首頁 > 歷史人物 > 近代名人 > 孔祥熙“多行不義必自斃”,最後還是被攻倒

孔祥熙“多行不義必自斃”,最後還是被攻倒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倒孔(孔祥熙)運動,在國民黨統治史上是一件值得注目的事。

遠在舊民主主義革命初期,孔祥熙的夫人宋藹齡在東京就是孫中山先生的祕書。以後蔣、宋聯婚,孔祥熙更成了蔣介石的連襟,所以很早就受到重視和重用,歷任財政部長、行政院長。問題不僅在於官大、權大,尤其在於其權力不限於財政、經濟,而擴大到政治;在於其黨羽和機構遍佈全國,形成禍國殃民的毒瘤。

孔祥熙“多行不義必自斃”,最後還是被攻倒

到40年代初,一方面是國難深重,另一方面是四大家族的反動統治,政治腐敗,經濟崩潰,貪污盛行,物價飛漲,民不聊生,使國人陷於極度苦悶的低氣壓下,而有關孔祥熙的醜聞更是傳遍全國。當時有志之士談到孔祥熙的荒淫無恥、倒行逆施、生活腐化,無不咬牙切齒,義憤填膺!

張治中對孔祥熙十分痛恨。1941年,張被任命爲“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的書記長。三青團是蔣介石爲了同中共爭奪青年知識分子而設置的,大批大中學校的學生被強迫加入,其中不少是朝氣蓬勃、富正義感的愛國青年。張治中就設想以這些學生作爲反孔倒孔的主要力量。

到了1942年,醞釀逐漸成熟,各地三青團支部就領導發起了倒孔運動。昆明是首義者,不久就蔓延到全國,蔚成風潮,但遭到蔣介石的嚴厲鎮壓。張治中不得不引咎請辭書記長職務,但蔣未批准。

然而,張治中對於倒孔並未灰心。在一次日機空襲重慶時,張治中和蔣介石、宋美齡同進防空洞。張趁機向蔣進言:“現在有一種不好的現象,就是大家都不說話,顯得消沉衰老。”蔣問:“爲什麼大家不說話?”張說:“因爲不敢講,也不願講,如果您能鼓勵大家多說話,大家是會願講和多講的。”蔣聽了連連點頭,宋美齡在旁插話:“講話是可以,但是不能亂講!”這顯然是在警告張,不許他再說倒孔的話。

直到1945年,張治中仍不死心。在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召開時,三青團有六十位代表參加,張看到自己能在其中掌握過半數,其他代表也還有不少能受他影響,於是就約集一批人向大會提出一個《改革政治案》,主張“真正以工農爲本黨組織的社會基礎;徹底實行民主集中制;根絕黨內小組織”。另外還提出了《限制黨團員財產案》,要求規定黨團員財產不得超過戰前價格5-10萬元,超過者自動捐獻,違者開除黨團籍。這又是針對孔祥熙之流的。這種與虎謀皮的幼稚想法,當時就被中共方面引爲笑談。一位中共朋友跟張治中打趣說:“如果你們的提案得到通過,那麼國民黨在全國就成了左派,我們共產黨將成爲右派了!”

張治中和傅斯年都主張反孔倒孔,並且有一個共同的天真想法,就是反孔而擁蔣。所以,傅斯年最後隨蔣逃離大陸,老死臺灣;張治中則繼續充當蔣的和談代表,直至1949年4月北平和談失敗,才最終與蔣決裂。

“多行不義必自斃”,孔祥熙最後還是被攻倒了。這當然是各種因素促成的,包括全國的輿論,人民的向背,以至美國的壓力等,但傅斯年、張治中等在這方面堅持不懈的努力,在歷史上無疑是應當寫上一筆的。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