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近代名人 > 揭祕:卞之琳曾“苦戀”民國才女張充和幾十年

揭祕:卞之琳曾“苦戀”民國才女張充和幾十年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導讀:張充和1913年生於上海,祖籍合肥。她是民國時代著名的“張家四姊妹”之一,系蘇州教育家張武齡的四女。張充和1949年隨夫君、美國漢學家傅漢思赴美,50多年來在哈佛、耶魯等20多所大學執教,傳授書法和崑曲,爲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耕耘一生。她被譽爲“民國最後一位才女”。

“合肥四姊妹”中的小妹、美國耶魯大學教授張充和當地時間6月17日在美國逝世,享年102歲。

張充和1913年生於上海,祖籍合肥。她是民國時代著名的“張家四姊妹”之一,系蘇州教育家張武齡的四女。張充和1949年隨夫君、美國漢學家傅漢思赴美,50多年來在哈佛、耶魯等20多所大學執教,傳授書法和崑曲,爲弘揚中華傳統文化耕耘一生。她被譽爲“民國最後一位才女”。

合肥張家是近代史上的名門望族,四姊妹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張充和,分別嫁給了著名崑曲演員顧傳玠、語言學家周有光、文學家沈從文和德裔美籍漢學家傅漢思。四姊妹的傳奇故事和集體記憶,既展示了二十世紀中國私人生活的真實面目和傳統仕宦家庭的起落沉浮,也見證了古老中國在過去百年間的歷史和命運。

揭祕:卞之琳曾“苦戀”民國才女張充和幾十年

張充和

 [句號]“合肥四姊妹”已走進歷史

“九如巷張家的四個女孩,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葉聖陶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這四姊妹,指的就是張元和、張允和、張兆和以及張充和。

而有幸娶了四姊妹中的二姐張允和的語言學家周有光說:“張家四姊妹的名氣很大,不光在中國,在外國都有很大的影響。”

昨日,當張充和去世的消息傳來,引發無數感嘆。“作家韓晗”在其微博上稱,“驚悉張充和先生仙逝。合肥四姊妹已經走進了歷史,但其留下的風雅精神,卻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寶貴也最需要的文化遺產。”

揭祕:卞之琳曾“苦戀”民國才女張充和幾十年 第2張

張充和多部作品的出版方廣西師大理想國也在微信公衆號上感嘆:“一曲微茫,古色今香。合肥四姊妹從此成歷史。”中國作協副主席、文學評論家李敬澤在朋友圈表示:“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充和先生仙去。最愛先生小楷,一派清穆之氣。”

巴金故居常務副館長周立民在朋友圈發了一張巴金、沈嶽萌、沈從文、張兆和、張充和的五人合影舊照。他感嘆道,“這張照片上所有的人都走了,他們在天堂中聚會了”。

 [朋友圈]張大千爲她畫畫

張充和有着羨煞旁人的“朋友圈”。末代皇帝族兄溥侗常和她一起唱戲,章士釗贈詩把她比作東漢末年的蔡文姬,沈尹默要她學書法,聞一多生活拮据卻主動刻圖章相贈,張大千爲張充和畫過仕女圖。張充和的相交師友,燦若星辰。她的名字,和沈從文、卞之琳、俞振飛等人相連,一同成爲那個年代的傳奇。

21歲那年,張充和以語文滿分、數學不及格的成績被北大破格錄取。在北京大學國文系,張充和聽過胡適講文學史和哲學史,錢穆、俞平伯、聞一多都是她的老師。但張充和對學校之外的世界更感興趣,北大旁邊的清華,有位專業崑曲老師開課,她經常前往聆聽。

抗戰爆發後,張充和到重慶教育部禮樂館工作,結交沈尹默、章士釗等名士,並師從沈尹默學習書法。沈尹默說她的字是“明人學寫晉人書”,評價很高。書法是張充和一生的至愛,她曾說,自己不愛打扮,不喜歡金銀珠寶,但筆墨紙硯一定要用最好的。

張充和是沈從文的一個知己。沈從文去世後,遠在海外的張充和發來悼文:“不折不從,亦慈亦讓;星斗其文,赤子其人。”寥寥十六個字,寫盡了沈從文一生,後來這十六個字被銘刻在湘西沈從文的墓碑上。

 [情感]卞之琳“苦戀”她爲她寫詩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但凡喜歡現代白話詩歌的人,都會讀過卞之琳的這一名篇,而這首詩裏的“你”,正是卞之琳苦戀了幾十年的“女神”張充和。

在張充和的百歲口述史《天涯晚笛》中,採訪人曾這樣問她:“張先生,能談談卞之琳麼?我知道卞之琳這段苦戀的故事很有名,可是一直不好意思問你……”

張充和朗聲笑道:“有什麼不好意思的?這可以說是一個‘無中生有的愛情故事’,說‘苦戀’都有點勉強。我完全沒有跟他戀過,所以也談不上苦和不苦。”

揭祕:卞之琳曾“苦戀”民國才女張充和幾十年 第3張

張充和回憶道:“認識很早了。卞之琳出北大的時候,我進北大,可我還沒進北大的時候,在北大校園就見過他,後來又在沈從文家裏碰見過。從那時候開始,他就一直給我寫信。”

對於“卞之琳是否是一見鍾情”這樣的問題,張充和笑答:“我不知道這算不算一見鍾情,至少是有點一廂情願吧。”張充和還透露,卞之琳給她寫過百封信,自己沒有給他回過信,“那些信,我看過就丟了”。

  [追求]在美國傳播中國書法和崑曲

1949年,張充和隨丈夫傅漢思赴美。傅漢思在耶魯大學教中國詩詞,張充和在該校藝術學院教授中國書法和崑曲,直至1985年退休。她曾長期擔任美國崑曲學會顧問,組織演出,推廣中國戲曲。

張充和在耶魯藝術學院深得師生敬愛,被贊在中國古典藝術世界中達到了沈尹默所說的“無所不能”的造境。董橋談到張充和時,自稱“迷她的字迷了好多年”,而白先勇也贊她“琴曲書畫,當今才女”。

張充和百歲時,廣西師大出版社曾推出一套張充和作品系列,分別是《天涯晚笛》、《曲人鴻爪》和《古色今香》,收錄了張充和無意中留下的吉光片羽。

其實張充和做什麼都是隨興而至,她曾經說過:“我寫字、畫畫、唱崑曲、做詩、養花種草,都是玩玩,從來不想拿出來展覽,給人家看。”

“十分冷淡存知己,一曲微茫度此生。”她的詩句,恰是她一生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