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近代名人 > 埃貢·席勒的繪畫風格是怎樣的?社會評價是怎樣的

埃貢·席勒的繪畫風格是怎樣的?社會評價是怎樣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裝飾性趣味

線條的裝飾性效果:在席勒1911年創作的人物畫《黑髮的裸體女孩》中,這張作品最重要的裝飾效果就是運用線條繪製的人體,畫作將情色的吸引力和厭惡感結合起來。再如席勒在1917 年創作的一幅風景畫《乾洗房》中,他用棱角的線條去突出和表現自己的意圖,如畫面中質感柔軟的衣物和天空中柔軟的雲,流暢彎曲的線條勾勒出隨風飄蕩的衣服、排列有序的房屋以及遠山白雲,具有明顯的裝飾意味。

色彩的裝飾性效果:席勒的作品中色彩豐富多變,充滿了對比強烈的節奏感,但色調卻極爲統一。作品中很多色彩都是非自然的,都是由畫家的主觀感受所決定的。如《乾洗房》畫面中的裝飾意味就很強,帶着兒童畫那種無拘無束的色彩,而這種場景只出現在童話世界中。畫面中大部分的物象都是以紅灰、橙灰和綠灰色塊組成,紅灰的瓦片又穿插着綠灰和橙灰,白灰的牆上又呈現出藍灰和橙灰色。這些都是畫家根據自己的主觀印象再加工的,體現了畫家高超的藝術創造力。整幅畫作單純而又富有變化,線條和色彩的微妙處理給人營造出了一種和諧舒適的氛圍,透露出濃重的裝飾性趣味。

埃貢·席勒的繪畫風格是怎樣的?社會評價是怎樣的

平塗的繪製:筆觸富有韻律的起伏,在保持動感韻律的同時又不失去畫面的和諧。如1910 年席勒繪製的《山丘景色》中,大片田野採用平塗的方式,變化多端的筆觸使稀少的物象不失去其生動趣味;又如風景畫《克魯默景色》中,紅、綠、黑是出現最多的顏色,色彩平塗的薄與厚,色塊面積的大小對比,加上豐富多變的筆觸形成了強烈的視覺效果,反映出畫家內心澎湃的藝術創作激情。

放縱肆意

在席勒的各種畫作中,誇張的造型、大膽放縱的線條與極富個性的色彩成爲他顯著的繪畫特徵。席勒用富有激情的線條、破碎生冷的色塊和生澀的筆觸對物象進行誇張,形成了個人獨特的藝術魅力。

在造型上,席勒獨具特色。例如在席勒筆下所塑造的人物,大多都是用直線型簡潔的造型,塑造成修長、誇張、收縮的和起伏感強烈的形體;或者將人物服飾進行變形處理,誇張刻畫服飾的圖案和色彩,使作品獲得強烈的對比效果。正是這種主觀有意的構成促使席勒藝術獨特面貌的形成,如1910年席勒所作的《自畫像》中,人物造型就非常誇張,畫家的身體是脫臼和彎曲的,手指強直地伸開,上肢劇烈地絞擰着。身體上也沒有多餘的血肉和曲線,只留下神經質的線條和筋骨、肌肉以及帶有棱角的幾何結構,彷彿在訴說內心的鬱悶彷徨和對現實諸多不滿。

在線條方面,席勒的天賦要高於他的老師克里姆特。克里姆特善於用流暢的線條表現女人的柔美體感,如《貝多芬牆角壁畫草圖》中的女人體。而在席勒的素描人體中,畫家更喜歡主觀地使用線條來強調形體的骨感,表現人體上起伏的結構,用一種極近立體解構主義的形式來捕捉形體。如1917 年的《擁抱》中線條的運用達到了一種極致,一對戀人緊密擁抱着躺在那裏,人物線條流暢,構圖動感,且集中突顯了人物起伏的幾何形體。

埃貢·席勒的繪畫風格是怎樣的?社會評價是怎樣的 第2張

在色彩運用方面,席勒也有自己鮮明的特色。他的色彩以深色和暖色爲主,運用小面積的補色對比,從而產生強大的視覺衝擊力,給人以不安與苦悶。而且席勒常常使用強烈的紅、黃、黑等色彩進行大面積的平塗,最大限度地發揮色彩內在的張力和精神。如畫作《死神和少女》中,畫面中心少女緊緊地摟抱住死神,少女紅黃相間的連衣裙與死神黑褐色的衣服,呈現出熱烈與寧靜的對比。而凹凸不平的筆觸,赭、紅、黃的等色調的突現,使暖色調的畫面感覺不到溫暖安寧,只有一絲絲淡漠的傷感,預示着少女即將被死神帶走的情景。

雖然埃貢·席勒在短暫的生命中處處顯示出個性的桀驁不遜和對繪畫成規的反抗。他用自己敏銳的直覺,真實地揭露人性的本質。席勒雖然像一個藝術“殉道者”一樣飽嘗苦難和嘲諷,但卻以這種獨特的藝術光輝照亮了歐洲藝壇,成爲傑出的現代表現主義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