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在東吳四大都督當中 裏邊到底誰強誰弱

在東吳四大都督當中 裏邊到底誰強誰弱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東吳“四大都督”聞名天下,他們之中誰最強?誰最弱?是很多人要的問題?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說到三國裏的猛將,似乎魏、蜀、吳中就要數東吳最爲缺乏,但平心而論,大慧認爲東吳將領的平均水平都很高,或者說是文武雙全的居多。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當屬“四大都督”:周瑜、魯肅、呂蒙和陸遜。從歷史上看,被正式任命爲大都督一職的只有陸遜一人,但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四個人都是東吳不同發展階段對外的主要負責人,對集團勢力的擴張、規劃、外交、戰爭指揮都起到了巨大影響,那麼在四人之中,誰最強,誰又最弱呢?

在東吳四大都督當中 裏邊到底誰強誰弱

圖片:孫權與周瑜、魯肅劇照

一、“前三國”時代的兩位都督

1、周瑜的功勞

周瑜是最早出場的一位,地位也最爲顯赫,當時東吳所處的大環境是救亡圖存,在亂世中尋求自保。赤壁大戰前東吳時刻面臨着生死考驗,只有擊敗北方的曹操,才能繼續活下來。

赤壁大戰後,原來的孫劉聯盟沒了意義,所以他開始搶佔地盤,其中涉及了荊州、關中、隴右、益州、交州等地。戰略規劃上,孫劉聯盟是必然的選擇,赤壁後變成了趁曹操新敗圖謀益州,奪取關中進而聯合馬超。

可以說,他的戰略符合當時的實際情況,如果東吳當時採取這個建議,不說能全面實現,至少奪取漢中,平西川還是有可能的。

外交方面,周瑜一直是以東吳主導這個孫劉聯盟,東吳外交中的關鍵,長期以來核心問題就是處理和劉備的關係,周瑜率先搶佔先機,主導了東吳在聯盟中的優勢。

這一點涉及到了戰爭任務分工,戰爭紅利的分配等方方面面,包括赤壁之戰、江陵之戰在內,周瑜都統一協調了和劉備、關羽等勢力的軍事行動,以東吳爲主,其他人爲輔。

利益分配時,劉備平定南部三郡和獲取公安,也都是周瑜說了算的,如果周瑜一直活着,劉備的生存空間會很小。

軍事指揮方面,四大都督都不差,周瑜的特點就是兇猛強悍,善於從正面和敵人硬鋼,直接擊敗對手取勝,除了赤壁之戰,江陵之戰也是他的傑作之一,所以從內到外,周瑜的作用、能力、實際辦事水準、戰略規劃,在東吳內都無人可比。

2、魯肅的能力

很多朋友對魯肅的評價要麼很高,要麼很低,那真相如何呢?我們還是從大環境、戰略規劃、外交、軍事指揮四個方面解讀一下。

首先看下大環境,魯肅時期,東吳的大環境和周瑜時期一樣,還是爭搶“中間地帶”,這個時候無論是曹操出兵關中、隴右,劉備出兵益州,孫權出兵交州,都是在避實擊虛。

接着是戰略規劃,魯肅在和孫權剛剛接觸的時候,就提出了著名的“榻上策”,目標就是要獲得整個荊州,從而佔據整個長江。在赤壁之戰打完,甘寧也拿下了南郡,這個目標基本上就實現了。

但是後來他建議把南郡給劉備,這就帶來了災難性的後果,這一招帶來的後果就是曹操和劉備先後獲得了漢中,劉備又奪得了西川,雙方都獲得了很大的發展,而東吳僅僅是擁有並不繁榮的交州進賬。

在東吳四大都督當中 裏邊到底誰強誰弱 第2張

圖片:孫權與魯肅劇照

外交方面,魯肅的能力大慧認爲是被高估了,很多朋友說他有大局觀,堅持了聯盟狀態,可是他身爲東吳利益的主導者,卻把便宜都讓給了劉備。

魯肅放棄了之前周瑜制定的壓制、把控合作原則,改爲以歡好撫慰的方式,這就爲後來聯盟的關係不均,進而分崩離析埋下了伏筆,總的來說是出力不討好。

軍事指揮方面,魯肅就有些乏善可陳了,也是四大都督中唯一沒有代表作的一位,不過好在他善於調度,把呂蒙、甘寧用得都可以。

二、兩位“後起之秀”

1、呂蒙的意志

呂蒙上臺後,關於地盤爭奪的時代基本過去,大環境上看他要尋求發展,只能從別人身上扒拉了。孫劉聯盟此時雖然形同虛設,但還存在,加上北方的從曹操,實際已是三方對立的狀態,劉備在益州,孫權在江東,大家都有穩定的統治區域,但漢中和荊州,誰搞得的都不穩定。

看下他的戰略規劃,呂蒙的方案很明顯就是奪取整個荊州,他自己堅守在襄陽,孫皎在南郡,潘璋在白帝,還有蔣欽率領的遊擊部隊,他完全不用依靠劉備的幫助。不得不說呂蒙很有野心,不僅要從劉備手裏拿回南郡,還要從曹操手裏得到襄樊。

再看下他的外交,之前不管是周瑜還是魯肅,也不管是用強壓還是撫慰,目的都是兩夥對抗一強,到了呂蒙,他認爲外交基本沒什麼用,劉備不是朋友而是威脅,關羽現在不打是因爲時機不成熟,所以乾脆就不搞什麼外交了,這也是呂蒙爲什麼看上去做事決絕的原因。

軍事上,215年他偷襲了南部三郡,這三郡都是他用書信直接勸降的,隨後他還用心理戰搞到了零陵,219年襲南郡,也是一波這樣的操作,成功離間公安和江陵,瓦解了關羽軍,是個地道的心理戰專家,就這方面放歷史上也是屈指可數的。

在東吳四大都督當中 裏邊到底誰強誰弱 第3張

圖片:呂蒙任職大都督劇照

2、陸遜的規劃

陸遜是四大都督中最後出場的,卻是任期最長的,大環境上,前期劉備大軍壓境,北方曹魏蠢蠢欲動,後期孫劉兩家重新結盟,兩夥重新對抗一強,彼此的勢力範圍都很固定。

戰略上,陸遜主要是尋求自保,並且促進國力的增長,他反對大規模的對外戰爭,也反對東吳向夷洲等偏遠之地發展。不但如此,他連靜觀天下之變這樣的策略也不提,完全就是自保一片江山,他主張以西陵、夷陵以點概面,建立全面的新國防體系。

外交上,從目前的史料記載看,他對這方面管理的很寬泛,雖然當時孫劉聯盟本着互惠互利建立,陸遜本人也不主張對外擴張,但在諸葛亮北伐期間,他多次支持發起側應式的的“攻勢”,曹魏部署對東吳作戰的時候,諸葛亮進攻陳倉,迫使曹魏從荊州回援,分擔了壓力。

軍事上,陸遜的用兵風格相當沉穩,充分詮釋了“先爲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這句話,代表作是夷陵之戰和石亭之戰。

綜上所述,大慧認爲東吳四大都督中周瑜最強,陸遜次之,然後是呂蒙,最後爲魯肅。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