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宰予是什麼人?他多次被孔子罵是因爲什麼?

宰予是什麼人?他多次被孔子罵是因爲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3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宰予,春秋末期魯國人,孔子著名弟子,“孔門十哲”之一,“孔門十三賢”之一。今天本站小編爲大家帶來這篇文章,希望對你們能有所幫助。

孔子究竟爲什麼要辱罵自己的學生宰予,宰予最終的結局又是怎樣的呢?

如果我們仔細分析孔子和宰予的對話,我們會發現,宰予其實一次都不該罵。

第一次是關於“孝”的討論。宰予說,守孝三年時間太長了,如果在這三年時間裏,不講禮儀,禮儀就忘了;不聽音樂,音樂就荒廢了。宰予在質疑“守孝三年”這種腐朽周禮的同時,提出了一個新觀念。他說:“舊谷既沒,新谷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宰予的意思很明確,穀物的種植收成也就是一年,既然穀物一年一輪迴,人生也應該這樣。所以,他認爲,按照“天人合一”的道理,最好的守孝時間也就是一年。

但是,孔子明顯不屑於和宰予討論,他很不耐煩地問宰予,你只守孝一年,你心安嗎?宰予也乾脆地回答,心安。孔子諷刺他,你心安你就那樣做吧。宰予出去後,孔子把宰予大罵了一頓,罵他對父母不孝。

在這裏,宰予是和孔子討論守孝的時間,可是孔子直接進行人身攻擊,把話題引到宰予身上,認爲是宰予不孝道,完全背離了學術討論。

第二次是關於“仁”的討論。宰予給孔子提出了一個充滿“悖論”的問題。他說,如果有一個“仁人”,別人告訴他井裏有一個“仁人”,他應該跟着去嗎?當然了,宰予這裏討論的,並不是說一個人掉進井裏了,另一個人該不該去救。而是因爲孔子曾說過,對於“仁”,應該趨之若篤。既然如此,如果那個“仁”在井裏,也該趨之若篤嗎?趨之若篤,不就是也會跟着掉到井裏去嗎?

宰予是什麼人?他多次被孔子罵是因爲什麼?

孔子當然明白宰予的話是一個圈套,宰予是設置一個“陷阱”,讓他往裏跳。於是直接罵道,君子“可欺也,不可罔也”,意思是宰予在“演”他。

第三次是關於“社”的討論。魯哀公問孔子,夏商周三代,分別用什麼木頭當“社”,也就是土地神的神主。宰予我,夏朝用松樹,商朝用柏樹,周朝用栗子樹。用栗子樹的目的,是讓人戰慄。孔子知道這件事後,回答很奇怪,說:“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

孔子這裏說“既往不咎”,其意思肯定是認爲宰予並不是胡說八道,這事是真的。但是他想不出什麼來回答,於是就說,以前的事,陳穀子爛芝麻的,還說他幹什麼!顯然,孔子這是實在找不到答案的時候,就用老師的“大喉嚨”,強迫宰予不準說。

從上面的三件事可以看出,宰予雖然是個刁鑽古怪的學生,不過,他其實也是一個善於思考的學生。而他思考的問題,正是孔子學說中一個致命的弱點。也就是時代已經發展到春秋,奴隸制即將解體的時候,如果還墨守成規,搬用西周初年周禮的那一套,顯然是不符合歷史發展潮流的。從孔子三次對宰予的回答就可以看出,孔子其實對這個問題,實際上是無可奈何,回答不上來的。所以他纔會顯得非常不耐煩,用老師的“大嗓門”來壓服宰予。

但是,當宰予白天睡覺(這個睡覺不一定在課堂上。即便在課堂上,也說明宰予對孔子講的那一套實在不願意聽)的時候,孔子就完全是辱罵了。之前孔子之所以比較收縮,是因爲宰予說得確實有道理。但現在完全是宰予沒道理了,所以,孔子說了“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這樣難聽的話。

當然了,孔子畢竟是大宗師。他雖然生氣,氣魄還是有的,對宰予也有較爲中肯的評價。他說:“從我於陳蔡者,皆不及門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弓;言語:宰我、子貢;政事:冉有、子路;文學:子游、子夏。”

宰予是什麼人?他多次被孔子罵是因爲什麼? 第2張

這就是著名的“孔門十哲”。在這裏,孔子高度評價宰予是個能言會道的人,而且在排位上,還把他排在能言會道的第一位,子貢的前面。也就是說,還是充分肯定了自己這個學生的優點的。和網上那種辱罵學生的老師,顯然不是一樣的品格。

被孔子反覆打壓的學生宰予,最終的結局是怎樣的呢?

《史記》寫了他一個悲慘的結局,說他在齊國臨菑做大夫,和田常一起參與作亂,最後被滅族。孔子聽到這件事後,感到很羞愧。

不過《韓非子》上說的是“宰予不免於田常”,也就是宰予不能免於田常的政變,但是並沒有說他參與了政變。就算是參與了政變,那也是齊國新貴族和舊貴族之間的一場衝突,與宰予代表的新思想和孔子代表的舊思想是一脈相承的,並非簡單是造反。而且,唐代史學家司馬貞懷疑司馬遷把闞止當成了宰予,他們的字是一樣的。

宰予被孔子多次臭罵,不過後世對宰予的評價卻並不低。王充曾爲他打抱不平,說他白天睡覺是“小過”,孔子不能上綱上線,上升成“大惡”,說出“朽木不可雕”這樣的話。同時,唐玄宗把他追封爲“齊侯”,宋朝則追封爲“齊公”,嘉靖則追稱爲“先賢宰予”。

這樣的評價和結局,也是宰予應有的歷史地位。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