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范增作爲項羽身邊的謀士 范增水平實力如何

范增作爲項羽身邊的謀士 范增水平實力如何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9.2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項羽身邊的謀士范增,水平到底有多高?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看一看。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這大概是對一個謀士最高的稱讚。如果按照這個標準來評價,那范增只能算半個謀士。

因爲范增能爲項羽出謀劃策,但是項羽不一定聽。范增能弄明白天下局勢,卻不明白爲臣之道。范增只能做到爲項羽出謀劃策,卻不能讓項羽言聽計從。只能做到功成名就,卻不能做到全身而退。從這個角度來說,范增自然就只能算是半個謀士了。

至於說范增爲何最後會落得抑鬱而終的下場,這恐怕就要歸咎於范增和項羽之間的差異了。

首先,范增不瞭解項羽,兩人從來沒有達成戰略上的同盟,范增的手段,項羽看不上,項羽的幼稚也讓范增感到恨鐵不成鋼,所以二人不歡而散。

范增作爲項羽身邊的謀士 范增水平實力如何

但是,范增在出謀劃策方面,確實也很有能力。如果換一個君主,比如換成劉邦,范增的下場也不至於如此。至於說范增的謀略水平,到底是什麼層次,這一點或許我們可以從范增出過的幾條計策,來進行簡單的評判。

首先范增認爲,天下人知道大義,秦始皇征服六國的時候,就數楚國最冤,楚國的君主楚懷王被秦國欺騙,客死他鄉,絕對是非常悽慘的解決。如果扶持楚國打秦國,那麼一定會獲得楚國人的擁戴,流亡天下的楚國將領都會追隨而來。

另外,陳勝吳廣之所以失敗,本來打着張楚的旗幟,卻自立爲王。雖然一開始有人擁護追隨,但是時間長了,百姓們都會認爲,人人都可以稱王,這樣的話,陳勝這個王,就沒有了威信。

最後,項家世代是楚國的大將,本身有一定的威信。楚國大將項燕最後戰死於抗秦,在楚國乃至天下人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如果項家人以擁護楚國的形象出現,抗擊秦國名正言順,一定會獲得天下人的認可。

在這件事上,范增是對的,背靠大樹好乘涼,利用項家和楚國的優勢,這就是最有效的手段,但是項羽不認可,項羽認爲打仗就是打仗,秦朝暴虐人人皆知,不需要打着楚國的旗號受制於人。

但是范增不知道,當時項羽還初出茅廬,依靠着叔父項梁行事,這件事拍板的人是項梁,項梁歷經風霜,知道打仗需要師出有名,也需要名望,但是項羽不懂。

范增作爲項羽身邊的謀士 范增水平實力如何 第2張

此時范增認可的主公是項梁,與范增達成一致目標的人也是項梁,並不是項羽。而范增也沒有想到項梁會這麼快的戰死,范增的主公被迫換成項羽。

范增也沒有意識到項羽爲項梁謀劃的一切,項羽是不認可的,不明白的。稀裏糊塗,兩人就往下走了。這個時候君臣兩人之間留下了巨大的隱患,但是沒有人意識到,更沒有任何一次交流。

所以後來,項羽在項梁死後,殺了楚懷王熊心。

那項羽爲什麼要殺楚懷王熊心呢?

因爲楚懷王立劉邦爲漢王惹項羽不滿,楚懷王意識到了,但是沒有理會,沒有項羽爲王,項羽意識到楚懷王想要拿捏自己,惱羞成怒,對楚懷王起了殺心。

楚懷王是項家人擁護的,才從一個幫人放羊的,變成一國之君,雖然項家人是楚懷王的臣子,但是楚懷王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處境,自己始終是要依靠着項家人的。

楚懷王立劉邦爲漢王是信守承諾,項羽雖然不滿,但是也沒有理由說什麼,這時候如果楚懷王找個理由,比如項羽功勞大應該封王,項羽就不至於要殺了熊心了。

范增作爲項羽身邊的謀士 范增水平實力如何 第3張

項羽惱怒的是,我出生入死,到頭來卻沒有我的功勞,你熊心憑藉這我項家當上了皇帝,如今卻不思回報,明顯是卸磨殺馿嗎?這樣的話我還留着你幹什麼?

此時,項羽最需要的就是一個名正言順的王位好打天下,可是楚懷王熊心不給他,所以楚懷王和項羽之間是因爲分賬不均的矛盾,所以被項羽殺了。

項羽殺了楚懷王熊心,這件事給項羽帶來巨大的後患,失了民心。雖說是個工具人,但是楚懷王畢竟是主君,項羽畢竟是臣子,說出去畢竟是弒君,天下人以及各諸侯也知道了項羽的不臣之心與淺薄,項羽從此漸漸失去威信和凝聚力。這件事是范增的巨大成功,也是項羽的巨大失敗,是君臣意見的最大矛盾。

後來范增建議在鴻門宴上殺掉劉邦,項羽沒有聽從。劉邦率先攻下咸陽,就是急於封王,封王了之後就可以自立門戶了,脫離項羽的掌控,招兵買馬擴大勢力了。

范增着急的擔心劉邦會做大阻礙項羽,項羽卻不以爲然,在項伯的陳情下,怒氣就減了一半,認爲劉邦並無不臣之心。

可見范增的政治敏銳度是有的,下決定也是果斷的,作爲謀士,范增的每一個決定都是最利於項羽的,但是沒有考慮到項羽的脾氣性格,是否能接受。

范增作爲項羽身邊的謀士 范增水平實力如何 第4張

項羽就這樣錯失了殺劉邦的最佳機會,後來的劉邦在沒有給項羽殺他的機會。

范增氣急之下說出,這小子,不能給他出主意啊,天下一定是劉邦的。其實范增早有預感了,只是不忍心項羽,就這樣在逐鹿天下的棋盤中落敗,如果落敗下場一定慘烈,畢竟是項梁的侄子,項燕的後代。

劉邦逃跑後,便被項羽封在了關中這個不毛之地,後來平定三秦,還是敗在了項羽驚人的戰鬥力之下,三萬精兵將劉邦的幾十萬打的落荒而逃。

劉邦實在打不過,爲此險些一蹶不振,後來陳平出了一個主意,一定要削弱項羽的實力,就算不能正面剛,也要除掉項羽的羽翼。

陳平用離間計,使項羽不再信任范增。其實不過是在項羽和范增已有的矛盾上加了樂一點催化劑,讓項羽誤以爲范增已經投靠了劉邦。

如果換作普通謀士,項羽信了也無妨,但是范增是七十歲的老人啊,范增投靠劉邦有何用,要名要利嗎?沒有用啊!范增是項梁留給項羽的長輩,項羽平時稱范增爲亞父,可見是一位慈愛的長者。

范增作爲項羽身邊的謀士 范增水平實力如何 第5張

但是項羽就是懷疑了,動搖了,沒有考慮到種種不可能。信任這個東西一旦產生就像是毒藥,見血封喉。范增非常清楚,所以毫不猶豫地離開的項羽。

最終,二人不歡而散。

其實項羽也未必全信,但是二人的矛盾可是切切實實的存在,例如,立楚懷王,殺劉邦。項羽對范增的不滿不是一日兩日了。

范增其人,計謀和格局都是一頂一的,但是疏忽在對於和項羽的相互瞭解和交心上,疏忽在爲臣之道上,雖有智計,但是功虧一簣。不如張良,選得明主,功成身退,他看得準劉邦,瞭解劉邦,總是知道怎麼能讓劉邦接受自己的建議。

范增在出謀劃策方面,確實算得上是頂級人才。但是在爲臣之道方面,卻有所欠缺,一個只能功成名就而不能全身而退的謀士,恐怕也很難被稱之爲頂級謀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