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天京事變楊秀清掌握大權 韋昌輝是怎麼輕易解決楊秀清的

天京事變楊秀清掌握大權 韋昌輝是怎麼輕易解決楊秀清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天京事變中大權在握的楊秀清,爲何被韋昌輝輕易屠戮,兩萬人慘死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看一看。

衆所周知,天京事變的爆發使得太平天國運動走向衰落,爲何會爆發這次內訌事件?這次事件的經過是怎麼樣的?特別是東王楊秀清當時掌管軍政大權,爲何被韋昌輝輕易屠戮全家和部屬共計兩萬餘人,這其中到底有什麼不爲人知的隱情呢?

天京事變楊秀清掌握大權 韋昌輝是怎麼輕易解決楊秀清的

上圖_ 楊秀清(1823年-1856年),原名楊嗣龍,祖籍廣東嘉應(今梅州)

首先,我們要先了解太平天國內部的權力架構,這能方便我們理解太平天國的內部矛盾來源和所在。

太平天國是由洪秀全、馮雲山、楊秀清等人藉助“拜上帝會”這個宗教組織而創立的農民政權,洪秀全作爲“拜上帝會”創始人和最高宗教領袖,無疑在教內具有最高權威,馮雲山作爲洪秀全的忠實追隨者,堅持不懈地深入落後的山區傳教,並奉洪秀全爲教主。

洪秀全和好友馮雲山從廣東到廣西紫荊山地區傳教時,吸收了楊秀清、蕭朝貴等骨幹力量,後“拜上帝會”教衆因爲傳播新教、搗壞傳統神像從而引發了和當地士紳的矛盾,馮雲山被捕,洪秀全前往廣州設法營救,在這期間教衆羣龍無首,“拜上帝會”有分崩離析之勢,在此關鍵時刻燒炭工楊秀清藉助“天父下凡附身”來傳聖旨,穩定了人心,事後洪、馮二人爲了保持教內團結不得不承認了楊秀清的地位,而楊秀清的好友蕭朝貴同樣藉助這個把戲扮演“天兄耶穌下凡附身”,也得到了教衆的認可,這樣楊、蕭這兩個本地人就結成了同盟,和洪、馮形成了對立。

洪秀全的上帝次子身份和楊秀清的代言天父下凡身份形成了權力衝突,因此在金田起義前,洪秀全和楊秀清之間就已經隱藏着矛盾了,只不過不是太明顯。

天京事變楊秀清掌握大權 韋昌輝是怎麼輕易解決楊秀清的 第2張

上圖_ 天王洪秀全畫像

金田起義前夕,楊秀清、蕭朝貴以“避吉(躲避災兇)”爲名將洪、馮二人支開,讓他們躲進深山從而脫離教衆,自己則進行了大量起義前的準備工作,並且在起義爆發前幾天纔將二人接回,這就造成了楊秀清實際領導起義的局面。

金田起義後,楊秀清被任命爲正軍師,中軍主將,在永安分封諸王時,楊秀清獲封東王,除天王洪秀全外,其餘諸王(西王蕭朝貴、南王馮雲山、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均受東王節制,到此,在法理上楊秀清成爲了僅次於洪秀全的二把手,楊的權力進一步擴大。

因爲精明能幹,加之善於結交朋友,在之後的作戰中,楊秀清又掌握了軍政大權,並得到了多數人的支持,他甚至改變了太平軍的進攻方向,並最終決定定都南京,在此過程中洪、楊之間的矛盾也在繼續加深。

定都天京之後,楊秀清權勢更盛,他侵奪北王韋昌輝的權力,加之西王和南王均戰死,太平天國各項軍國大事,皆政出東王府,洪秀全只是名義上的最高領袖。楊秀清曾兩次假借天父下凡欲杖打洪秀全,對百官更是肆意凌辱,天京城內許多人充滿了對楊秀清的不滿和憤怒。楊秀清讓洪秀全“逼封萬歲”一事,可能是想發泄怒氣和消除百官對自己的不滿,並以此增強自身權力和地位,這導致了洪、楊之間的矛盾衝突進一步加劇。就連清軍間諜張德堅都認爲“楊賊與昌輝互相猜忌,似不久必有吞併之事”,一場腥風血雨正向天京城襲來。

在殺楊行動之前,洪秀全等人有沒有針對關於楊秀清的密謀呢?據後來李秀成、石達開被俘的供詞所言,當時天王洪秀全、北王韋昌輝、翼王石達開舉行過“誅楊祕議”,洪秀全可能借此試探了韋昌輝和石達開的態度,雖然三人沒有公開表態,但都對此心照不宣,楊秀清被殺只是時間問題。天京事變的爆發有其必然性,洪、楊二人權力分配的矛盾不解決,內訌就無法避免。

當時在江西前線督戰的韋昌輝受命領兵回京,天京城內山雨欲來風滿樓。有種說法認爲韋昌輝是受了洪秀全的指令而引兵,但是當時楊秀清掌握軍權,擁有強大的情報源,如果韋昌輝未經他同意調動數千人士兵回京不可能不會引起楊秀清的注意,楊秀清非常擅長搞制衡、分權,通過互調防區來有意識地防止其他將領權力過大。楊秀清調動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等部隊是爲了部署下階段的作戰,只不過他沒想到韋昌輝回京後最終會殺了自己。

當時深居天王府的洪秀全無法直接聯繫上在前線作戰的韋昌輝、石達開、秦日綱等人,直接派人聯繫他們的難度和風險都很高,當時恰好韋昌輝奉命回調天京,正駐紮在天京城外,於是洪秀全派人送出了“密函”,毫無疑問此封密函的核心內容是洪秀全讓韋昌輝誅殺楊秀清。

在受楊秀清打壓的天京城通信官陳承瑢的接應下,洪秀全和韋昌輝雙方取得了直接聯繫,誅殺楊秀清的行動被正式提上了日程表。接到密函的韋昌輝並沒有立馬行動,事關者大,韋昌輝對此進行了充分密謀和妥善準備。

天京事變楊秀清掌握大權 韋昌輝是怎麼輕易解決楊秀清的 第3張

上圖_ 太平天國首邑(天京)南京天王府

綜合各種資料,天京事變的主要經過爲:

咸豐六年八月初二日(1856年8月31日),韋昌輝奉楊秀清命回京,駐紮在天京城外,在此期間洪秀全發密函給韋昌輝,讓他誅殺楊秀清,由此確定了殺楊計劃;

八月初六(9月4日)深夜,月黑風高,經過周密準備,在天京城通信官陳承瑢的接應下,韋昌輝率軍入城,洪秀全派親信宣讀了天王詔旨並進行了動員,隨即韋昌輝領軍向東王府進發;

八月初七(9月5日)凌晨,韋昌輝率軍包圍東王府,血洗東王楊秀清全家和部屬共兩萬餘人,一時間天京城內哀嚎遍地、火光沖天,數萬太平軍將士喋血天京城,人間天國夢也伴隨着屠刀的落下而破碎。

爲何手握軍政大權的東王楊秀清在這次內訌中被韋昌輝迅速殺掉了呢?楊秀清其人精明強幹,但他對自己天父代言人的身份頗爲自信,並認爲這是自己的最大倚仗,甚至可以說是有點自負。正如李秀成所說“(楊秀清)威風張揚,不知自忌”,長期手握大權的楊秀清盲目自信,沒有看到危險步步臨近。

天京事變前,楊秀清把駐紮在天京附近的親信部隊調往外地作戰,使得自己失去了一大防備力量,留下巨大隱患,也致使天京事變發生後楊秀清集團立馬分崩離析。由此可見,天京事變楊秀清的失敗是必然的,某種程度上說他的性格決定了悲劇不可避免。

天京事變楊秀清掌握大權 韋昌輝是怎麼輕易解決楊秀清的 第4張

從之前的祕議、密函再到降旨,短短的5天內,在一系列必然原因和偶發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天京事變突然發生了,幾萬太平軍互相廝殺,許多太平軍老兵沒有死於殺敵戰場上,卻死在了自己兄弟的屠刀下。

太平軍領導層發生了內訌,太平天國運動的命運也迎來鉅變。天京事變後,韋昌輝殺石達開全家老小,接着韋昌輝又被洪秀全所殺,石達開率二十萬精兵出走,太平天國國勢日頹。經此一役,太平天國人心、士氣受到極大打擊,太平天國運動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

參考資料:

[1]羅爾綱 《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內訌考》,三聯書店,1955年版

[2]羅爾綱 《太平天國史》,中華書局,1991年版

[3]張光榮 《天京事變日期考》,《復旦學報:社會科學版》2002年第1期

[4]吳彤 《論太平天國運動初期的洪、楊矛盾》,《武漢大學學報(人文科學版)》2005年第3期

[5]劉晨 《從祕議、密函到明詔:天京事變爆發的複雜醞釀——兼辨太平天國的盛衰分水嶺問題》,《史林》2017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