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官渡之戰袁紹實力比曹操還要大 曹操是怎麼打敗袁紹的

官渡之戰袁紹實力比曹操還要大 曹操是怎麼打敗袁紹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官渡之戰,曹操如何打敗袁紹?的讀者,下面本站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導語:《三國演義》雖然七分虛、三分實,但羅貫中通過自己的方式給我們呈現了一個戰亂紛飛、鼓角爭鳴的亂世。在三國時期,除了各位梟雄的雄才大略、各位戰將的氣吞山河,更少不了背後那些運籌帷幄的謀士。謀士,在《三國演義》中有着重要的戲份。

官渡之戰袁紹實力比曹操還要大 曹操是怎麼打敗袁紹的

東漢末年,曹操和袁紹正面相抗,曹操以少勝多,取得了官渡之戰的勝利,從此奠定了雄踞北方的基礎。此戰中,一共出現了11位謀士,非常精彩。本文筆者來透過“演義”和“正史”,來分析曹操和袁紹的謀士陣營。

一、亂世既起:三國的謀士文化

官渡之戰中,曹操和袁紹雙方陣營中一共出現了11位謀士,他們之間的表現可謂精彩紛呈。袁紹一方,包括逢紀、郭圖、田豐、審配、沮授5人,曹操一方包括荀彧、荀攸、郭嘉、賈詡、程昱等5人,另外,還有一位謀士比較特殊,此人就是許攸,他先在袁紹陣營,然後投奔了曹操,並且起了關鍵作用——建議曹操偷襲烏巢軍糧。

官渡之戰袁紹實力比曹操還要大 曹操是怎麼打敗袁紹的 第2張

在三國時期,謀士爲何會如此搶鏡?和那些上戰場殺敵的武將不同,謀士們個個滿腹經綸,爲何會一定要加入亂世紛爭呢?其實,這就是三國時期的謀士文化。《論語·子張》記載:

子夏曰:“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

對於古代讀書人來說,他們的終極目標就是入仕,也就是爲做官。但在東漢末年,皇室羸弱,漢獻帝自己已經自顧不暇,這些讀書人如何能效力於他呢?所以,謀士們若想有一番作爲,必將選擇一位雄才大略的“主公”,只有選擇了合適的平臺,才能展示自己的才華。

反過來說,梟雄立於亂世,除了要帶兵打仗,籌備糧草軍械,還要面臨諸多文書、謀略。若想取得天下,就要廣泛聽取多人的建議,加以綜合分析,才能做出最正確的判斷。所以說,梟雄在擴展自己勢力的同時,也要尋找許多謀士,因此纔有劉備“三顧茅廬”等求才的故事。

所以說,在東漢末年,皇室羸弱,天下大亂,謀士爲了展現自己,選擇“主公”,梟雄爲了奪取天下,選擇“智囊”,二者是一個相互選擇的過程,這才形成了三國時期濃厚的謀士文化。

以曹操陣營的5位謀士來說,荀彧和荀攸是叔侄兩人,荀彧本來在袁紹麾下,後來他覺得袁紹不能成大事,所以改投了曹操,荀彧投奔曹操時間較早,當時曹操還只是個奮武將軍。《三國志·魏書·荀彧傳》中記載:

(荀彧)或度紹終不能成大事,時太祖爲奮武將軍,在東郡,初平二年,彧去紹從太祖。太祖大悅曰:“吾之子房也。”

也就是說,荀彧在袁紹和曹操之間選擇了後者,這是謀士的選擇。而曹操見到荀彧後,讚賞他有“張良”之才,這是梟雄的選擇。

荀彧加盟曹操,5年之後,他的侄子荀攸也來到曹操的陣中。在此之前,荀彧又向曹操推薦了程昱,程昱又推薦了郭嘉、郭嘉又推薦了劉曄。而曹操的另一位謀士賈詡,則最爲坎坷,他最初在董卓麾下;董卓死後,他投奔李傕;李傕失敗後,賈詡又投奔張繡;在張繡的麾下,賈詡用計謀,兩次幫助張繡打敗曹操。但最終,賈詡還是認爲曹操纔是他要找的“主公”,於是投奔曹操,最終成爲曹操手下著名的謀士、曹魏的開國重臣。有意思的是,三國時期,呂布被稱爲“三姓家奴”,但看賈詡的經歷,先後效力四個陣營,但曹操並沒有因此而看不起賈詡,可見,曹操在選擇謀士的時候,首先看重的是才華,這就是曹操用人的獨到之處。

官渡之戰袁紹實力比曹操還要大 曹操是怎麼打敗袁紹的 第3張

綜上所述,三國時期,謀士和梟雄的相互選擇,是三國謀士文化的鮮明特點。同時,這些謀士爲當時的天下格局,做出了很大貢獻。

二、官渡之戰:謀士的團結與分裂

曹操和袁紹麾下都有諸多謀士,戰場上,瞬息萬變,如果謀士們能夠提供有價值的策略,對主公來說非常關鍵。但如果謀士們把重心放在了爭權奪利上,那對己方陣營來說,簡直是災難。官渡之戰時,曹操和袁紹的謀士陣營,正好形成鮮明的對比。

·袁紹陣營謀士的“分裂”

在官渡之戰前夕,袁紹已經平定河北。此時的劉備佔領了沛縣,背叛了曹操,曹操出兵攻打劉備,劉備只得求救於袁紹。到底要不要救劉備?袁紹詢問諸位謀士的意見。此時,袁紹手下6位謀士(包括許攸)的表現是這樣的:

1.田豐的建議,《後漢書》記載:

與公爭天下者,曹操也。操今東擊劉備,兵連未可卒解,今舉軍而襲其後,可一往而定。

也就是說,田豐認爲,我們的主要敵人是曹操,應該趁這個時候襲擊曹操後方,不僅可以打敗曹操,還可以送劉備一個人情。

2.審配的建議,《獻帝傳》記載:

紹將南師……審配曰:“兵書之法,十圍五攻,敵則能戰。今以明公之神武,跨河朔之強衆,以伐曹氏。譬若覆手,今不時取,後難圖也。”

審配的建議是:我們的兵馬比曹操多數倍,正面迎敵,足以滅掉曹操。

官渡之戰袁紹實力比曹操還要大 曹操是怎麼打敗袁紹的 第4張

3.郭圖的建議,和審配非常相似,只是郭圖建議聯合劉備,一起攻打曹操。

4.沮授的建議,據《獻帝傳》記載,沮授認爲我們糧多兵廣,應該對曹操進行持久戰。

5.許攸的建議,《漢晉春秋》記載:

許攸說紹曰:“公無與操相攻也。急分諸軍持之,而徑從他道迎天子,則事立濟矣。”

也就是說,許攸的意思是,曹操派大軍和我們對敵,他的大本營許都肯定空虛。我們只需要正面拖住曹操的軍隊,然後派輕騎星夜趕路,抄小道攻下許都,把漢獻帝搶到手,我們就贏了。

6. 逢紀的建議,逢紀本來是個極其聰明的人,他沒有提供什麼建議,只是反對了審配和田豐的建議。

大戰將至,謀士們各抒己見,本來沒有什麼不對。但這些建議背後,卻存在許多私利。田豐的建議時間較早,當時袁紹說自己的兒子生病了,不能及時出擊,所以否定了田豐,最後因爲田豐多次勸阻,袁紹乾脆把田豐關押起來。逢紀因爲嫉妒審配和田豐等人,所以極力反對二者的建議。許攸的建議本來很好,但在這個時候,有人舉報他的家人犯法,袁紹要將許攸抓起來。後來袁紹兵敗,逢紀又進獻讒言,讓袁紹殺掉田豐。就這樣,袁紹的謀士們因爲意見不合、嫉妒、私怨等原因,亂作一團,形成“分裂”之勢。

·曹操陣營的“團結”

官渡之戰之前,曹操出兵攻打張繡,結果大敗,袁紹給曹操寫了一封信,羞辱曹操。當時袁紹勢大,曹操勢力遠不及袁紹,曹操心中十分惱火,但卻不知如何應對。這是,曹操陣營中一位27歲的謀士發表了“十勝十敗”論,被歷史銘記。這位謀士就是郭嘉,他被稱爲“亂世奇佐”。晉代史學家傅玄在他的《傅子》中記載:

嘉竊料之,紹有十敗,公有十勝,雖兵強,無能爲也。紹繁禮多儀,公體任自然,此道勝一也。紹以逆動,公奉順以率天下,此義勝二也……

也就是說,在曹操失敗的時候,郭嘉發表了“十勝十敗”言論,斷定袁紹必敗,曹操必勝。這番言論,讓曹操和將士們信心大震。也正是這番言論,奠定了郭嘉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

官渡之戰袁紹實力比曹操還要大 曹操是怎麼打敗袁紹的 第5張

郭嘉的說法得到了曹操的認同,而此時謀士中的大佬荀彧的表態則較爲團結,荀彧說“郭奉孝(郭嘉,字奉孝)所言,正和愚見相合!”

在曹操攻打呂布時,下邳久攻不下,荀彧建議用水淹城,郭嘉、賈詡等人也立即表示贊同。

許攸在袁紹陣營被排擠,混不下去,所以來投奔曹操。他知道曹操軍中缺糧,就建議曹操去燒袁紹的烏巢軍糧。作爲剛投奔而來的謀士,荀彧、郭嘉等人並沒有排擠他,而是覺得這個方法好,因此曹操憑藉燒軍糧而扭轉戰局。

另外,謀士許攸在白馬之圍時建議曹操分散袁紹兵力,最終袁紹麾下大將顏良被關羽斬殺。謀士程昱奉命守鄄城,雖然城內只有700多人,但他建議曹操不要增加守軍數量,這樣可以疑惑袁紹,讓袁紹不敢攻打。曹操麾下謀士奉獻計謀的時候,其他謀士都沒有出現針對性的駁斥和反對,大多都是集體認同。

官渡之戰袁紹實力比曹操還要大 曹操是怎麼打敗袁紹的 第6張

總之,曹操陣營的謀士表現出的謀略,大多相同。即使有不同,也沒有爭權奪利,相互攻擊的表現。這是曹操和袁紹謀士之間最大的不同,也是導致曹操最終勝利的關鍵因素。

三、結局各異:謀士的結局

官渡之戰之後,袁紹一敗塗地。可袁紹回到冀州之後,誅殺謀士田豐,田豐因爲自己最初提供了正確的策略而死,十分可惜。而沮授被曹操活捉,曹操愛才,本來打算招降,可惜沮授因盜馬逃跑被殺。而後,袁紹去世,謀士逢紀陷入了袁尚和源譚的兄弟之爭,最終被袁譚所殺。審配協助袁尚,最終被曹操打敗,被曹操所殺。最後謀士郭圖因爲協助袁譚,被樂進射殺。

袁紹手下的六位謀士,除了當初投奔曹操的許攸,其他5位,都是慘死。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結局,一方面是因爲袁紹不能兼聽謀士的意見,另一方面是因爲謀士們勾心鬥角,最終自食其禍。

官渡之戰袁紹實力比曹操還要大 曹操是怎麼打敗袁紹的 第7張

反觀曹操陣營中的謀士,郭嘉38歲病逝,青史留名,曹操後期多次懷念郭嘉。程昱、賈詡、荀攸都是壽終正寢。許攸最終因爲冒犯曹操而死; “大佬”荀彧雖然服毒自殺,但曹操追封荀彧爲太尉,封賞了荀彧的兒子。

曹操在官渡之戰前的六位謀士(包括許攸),大多名留青史,雖然有兩人非正常是死亡,但並不是死在權力鬥爭上。曹操“人盡其用”,謀士也都“以身相報”了。

四、曹操和袁紹的謀士陣營對我們的啓示

東漢末年,到三足鼎立,名將輩出,名臣如雲,謀士更是如浩瀚星辰。正是因爲有這些謀士在,才讓那段紛亂的歷史更加出彩,讓三國文化更加璀璨。在三國時代,謀士遠遠不只上文提到的11位,但通過曹操和袁紹陣營,對我們以下三點啓示。

第一、在團隊建設方面,通過曹操、袁紹的謀士陣營,可以看出。謀士的“團結”和“分裂”,對己方陣營的結局有最直接的影響。不管是在戰爭,還是在其他領域,一個團隊的合作,都是建立在團結和奉獻的基礎之上,否則,勝利無望。

第二、通過曹操和袁紹的謀士陣營,能讓我們更深入的瞭解官渡之戰和三國曆史。三國,是梟雄的時代,是名將的時代,更是謀略和謀士的時代,他們讓這段歷史更加豐富多彩,但也給後世的和平帶來新的啓迪。

第三、通過曹操和袁紹的謀士陣營,能讓我們瞭解三國乃至古代的謀士文化。謀士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謀士文化中,蘊含了中華民族古老的智慧。

但是,謀士文化中也有不被提倡的部分,例如爾虞我詐、爲達目的不擇手段等。好在中華文明的發展,本身就是一個吸取精華、去其糟粕的過程。 希望通過本文,對大家有新的啓示。

參考文獻:《三國演義》原著;《論語》《三國志》《資治通鑑》《後漢書》《獻帝傳》《漢晉春秋》《傅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