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淵心中的繼承人是李建成 李世民爲什麼還能掌握兵權

李淵心中的繼承人是李建成 李世民爲什麼還能掌握兵權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帶來李淵和李世民的故事,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本站小編一起看一看。李淵心裏的繼承人一直是李建成,爲何還讓李世民手握重兵?

武德九年六月初四,一個小太監慌忙跑進太極宮:“皇上……大事不好了!”一旁的大太監立馬冷下臉:“大膽奴才,敢驚擾皇上休息,不要命了?”當小太監擡起頭後,他卻嚇得拂塵都掉在了地上。原來對方滿臉鮮血。

李淵滿臉不悅地睜開眼睛:“什麼事,這般大驚小怪!”

“不好了皇上,秦王率兵在玄武門設下埋伏,把太子和齊王殿下給殺了!”

“你說什麼!”李淵一個機靈就從牀上坐起來了,聽到這個消息差點沒背過氣,好在旁邊有太監們扶着:“你再說一遍,發生了什麼事?”李淵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李淵心中的繼承人是李建成 李世民爲什麼還能掌握兵權

“稟告皇上,太子和齊王被秦王殺死了,玄武門現在全是秦王的兵馬,他們殺了好多人,奴才剛經過附近,全是屍體,地面上全是屍體!秦王反了!”

好似晴天霹靂,一切發生的這樣突然,李淵像一個木頭站在那裏。旁邊的太監們也嚇得不知所措:“皇上!皇上您怎麼了……”看着一動不動的李淵,太監總管趕忙扶着他坐了下來。

李淵內心十分迷茫又帶有一絲恐懼,他了解這個二兒子不會反了他,可是這到底是怎麼回事,爲什麼自己的骨肉,會互相殘殺。

難道真的是自己做錯了嗎?當初就不應該交給李世民那麼多兵權,否則今天也不會釀成這樣的後果,越想越激動,李淵一口鮮血噴了出來......

父子齊心,共建李氏王朝

起兵太原,登基稱帝

隋朝隋煬帝楊廣登基之後,生活上開始逐漸奢侈起來,大興土木爲自己建造豪華的宮殿,下令蒐集天下奇珍異石、珍奇野獸送來自己的花園,消耗了太多的財力、人力,百姓們苦不堪言。

到了隋末,各地起義事件頻繁發生,漸漸不被控制。而楊廣因爲失德,手下的人才也都離他而去,能用的人才寥寥無幾。而李淵出身北周關隴貴族家庭,襲封唐國公,深得隋文帝和文獻皇后垂愛

大業十二年,楊廣不得不派出李淵趕赴山西解決起義事件,藉此李淵掌握了一定的兵權,加上被降服的起義士兵,李淵有了一支屬於自己的大軍。

而爲了防止此地再次發生起義事件,楊廣便命令李淵駐守此地,成爲太原地區的實際管理者。隋煬帝楊廣並不是一位英主,隨着很多貴族也漸漸認清了楊廣這位君主的性情,楊廣逐漸失去管理國家的能力。

李淵心中的繼承人是李建成 李世民爲什麼還能掌握兵權 第2張

這時候,李淵也考慮到自己不能再繼續扶持楊廣了,開始準備起兵。大業十三年七月,李淵正式起義造反,讓楊廣做了太上皇,扶持楊廣的孫子隋恭帝楊侑上位,所以這位新皇帝也就是一個傀儡皇帝。之後楊侑封了李淵爲唐王,自認爲丞相,而李淵兒子們自然就成了世子

李淵的母親是隋朝開國皇后獨孤伽羅的親姐姐,所以李淵跟楊廣有着親戚關係。開始李淵還是非常支持楊廣的,但是楊廣不知進退,對李淵的態度不是很好,這可能跟李淵跟他哥哥楊勇的關係更好吧。

楊廣的皇位算得上是從哥哥楊勇的手裏搶來的,所以楊廣並不十分信任李淵。楊堅在位的時候,李淵升遷還是很快的,但是等到隋煬帝繼位,李淵很久都沒有得到欣賞升遷。

義寧二年(618年)三月,隋煬帝於江都兵變中被人勒死了,李淵一看這時機到了,於是在同年五月逼迫楊侑禪讓,自行稱帝。李淵改國號爲唐,降楊侑爲酅國公,閒居長安。

楊侑在位僅177天,至於楊侑的死,有說病死的,又有很多人認爲是被害死的,真相不得而知。

雖然李家算是有了自己的國家,但是其勢力範圍也就是關中和河東一帶,其它地域都有大軍閥佔據着,北面還有突厥虎視眈眈,現在中原形勢正亂,他們也要來分一杯羹。

所以,當初李淵登基之後的情況非常不樂觀,這個時候要做的就是掃除一切障礙,徹底佔據主導權。

《明史》:已而以周文王終守臣服,唐高祖由太宗得天下,遂寢其祀,增祀隋高祖。

然而,有觀點認爲,李淵從起兵建唐到平定天下,全靠李世民之力。雖然不能說是全靠李世民,但李世民絕對是功臣之中的第一順位。

征戰四方,軍中立信

既然要獲取更多的土地與權力,就需要派人去征戰,打敗其他競爭者。這個時候,李淵已經稱帝,李建成自然就成了太子,打仗派太子出去,這說出去面子上也過不去。

李淵心中的繼承人是李建成 李世民爲什麼還能掌握兵權 第3張

所以李淵需要找到一個人去帶領士兵,但是自己剛剛建國,這個時候把兵權交給其他人,李淵也是不放心的,這時候他想到了李世民。

他的這個二兒子不論是打仗還是謀略,都是非常出衆的,當初在晉陽的時候,李淵非常猶豫要不要起兵,自己心裏沒有定數,萬一失敗了,自己一家子就會都搭進去。

這時候正是李世民的一番勸說,才使得他下定主意,甚至自己當時還有立這個二兒子爲太子的想法,但是真正立國後,自己還是按照長幼的順序選了李建成。

並且,李世民年輕的時候非常善解人意,自己確實排序老二,而且與哥哥李建成相比,無論是戰功還是品行,都差不多,既然父親要按照長幼的順序,自己也沒什麼意見。

自從李建成當了太子之後,就不怎麼帶兵打仗了,經驗趕不上之前當世子的時候。二兒子李世民一直征戰四方,三兒子年紀輕輕就死了,而老四年紀太小,所以當時的李世民是非常合適的人選。

從這之後,李世民就帶其父李淵開始四處征戰的日子。

李世民帶兵打仗非常有自己的想法,手底下能人衆多,先後打敗了薛舉、宋金剛、劉武周等人,在虎牢關之戰中,大破王世充和竇建德,爲大唐領土擴張做出了巨大貢獻。

通過一次又一次大戰,李世民的名聲越來越大,也先後招攬了很多帶兵打仗的人才,比如尉遲敬德、秦瓊等人。

在那個年代,不是誰有錢就有權勢的,領土是靠一點點打出來的,所以李世民地位越來越高,以至於後來李淵不封賞,大臣們都看不過去的地步。

李淵心中的繼承人是李建成 李世民爲什麼還能掌握兵權 第4張

況且李世民的貢獻,李淵是看在眼裏的,自己穩坐皇位,多數還是靠這個二兒子。所以自己也給了李世民更多的兵權。

有事李世民,無事李建成

打了勝仗的李世民回到長安之後,受到的嘉獎無數,其中最爲人知的就是“天策上將。”朝野上下,大家都在議論秦王多麼有勇有謀,有了李世民,李淵在開始那幾年,過得非常順心。

這邊隨着李世民的軍權越來越大,李淵覺得有必要權衡一下兒子之間的實力了,畢竟作爲太子的李建成被二兒子壓下去的話,大臣們會在背後議論的。

所以當李世民完成虎牢關戰役之後,李淵覺得現在天下算是穩定了,也用不着太多的征戰了,開始削減李世民的兵權。

但是卻被一件事阻止了,那就是劉黑闥造反。

劉黑闥是竇建德的舊部下,當初竇建德兵敗後,他旗下的封地都歸屬了大唐。但是竇建德不同於一般的對手,他的手下能人衆多,而且其本人在軍中非常有威望,也就有一羣死士追隨着他。

其中劉黑闥趁着唐代還沒開始正式管理封地,率先領兵造反了。而這邊因爲李淵想減弱李世民的兵權,所以想着劉黑闥也不是什麼難啃的骨頭,竇建德都打敗了,還怕區區一個小人物嗎?

於是李淵只是派了幾個宗室人員去攻打劉黑闥,哪知,這幾個人跟李世民相差得太多了,沒幾個回合,就被劉黑闥打得落花流水,慢慢的,劉黑闥竟然把之前屬於竇建德的領土全部搶回來了。

這種情況下,李淵不得不再次派出李世民,經過數次苦戰之後,李世民不出意外地將劉黑闥打敗了。在打敗劉黑闥之後,李世民還想繼續南下征戰,但是李淵害怕了,想要控制住李世民。

但是這時候李世民羽翼漸豐,已經不是能掌控得了的。李世民手下控制了北方的大部分城池,即使李世民沒有當太子的想法,但是其在軍中的呼聲,讓太子感受到了威脅。

軍權被削,兄弟排擠

李淵爲了避免李世民獨大,開始培養李元吉,奈何這個李元吉就是個莽夫。李淵的如意算盤打不響,這個兒子簡直就是爛泥扶不上牆。

李淵把李元吉安排在了“根據地”晉陽,想着把四兒子放在自己的發跡的地方,即使他不如李世民,也能在這裏大展拳腳吧。

李淵心中的繼承人是李建成 李世民爲什麼還能掌握兵權 第5張

但是這個李元吉,沉迷於射獵,整理不理軍務。李元吉的手下還搶劫當地百姓,甚至士兵之間也時常會有互毆致死的事件發生。

這樣不務正業,軍心渙散,李元吉還認爲自己非常有實力。當劉武周帶兵攻打的時候,自信地派出一百人迎戰,結果,連同領兵的將領一起投降了劉武周。

而李元吉卻在這個時候,假裝出城迎戰,實則跑回了長安。劉武周來勢洶洶,一鼓作氣拿下了晉陽,李淵得知此件事後,簡直要被活活氣死。

晉陽陷落後,李淵擔心打不過劉武周,就想要保住關西地區,大臣們也懼怕劉武周,紛紛贊同。但是,這個時候李世民站了出來,認爲不能放縱這樣的人,提議帶着三萬精銳士兵去攻打劉武周。

好在後來李世民成功收復了被其佔據的並、汾二州,劉武周也不得不逃亡突厥,後來死掉了。

但是這樣勇猛殺敵的李世民還是沒有得到父親的支持,李淵逐漸把天策府的屬官驅逐出去,一點點削弱李世民的實力,壓制李世民。

李淵心中的繼承人是李建成 李世民爲什麼還能掌握兵權 第6張

李建成這邊,也開始忌憚自己的親弟弟,從他們起義開始,各自都有了自己的大軍組織,比如在帝都有太子李建成的東宮、李世民的天策府、秦王府還有李元吉的齊王府等等。

在地方,李世民以洛陽爲中心,山東、陝東道大行臺都在其管轄內,李建成的勢力範圍在河北幽州等地,李元吉則一向擔任幷州地方長官。

李建成覺得李世民威脅到其太子之位,便聯合四弟李元吉處處針對李世民,朝廷上排擠他。李建成還讓自己的妃子在李淵面前詆譭李世民,據說還曾經利用自己的愛妃給李世民下毒。

抓住時機,一舉成功

李世民與李建成和李元吉之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東宮加上齊王府的鎮守士兵遠遠超過自己的秦王府兵。但是李世民不得不賭一把,否則就會淪爲魚肉,爲人刀俎。

在發動政變之前,李世民給自己留了後路,事先派手下張亮帶領天策兵去往洛陽,這樣可以保證自己失敗之後,可以退回洛陽。

事發之前,李世民收買了負責玄武門執勤的門將常何,而這位常何是太子的親信,確保了李建成不會提前發現異常。

當時秦王手下的士兵包含秦王府的八百名士兵,加上高士廉釋放的囚徒,給這些人事先發放了兵器,伏擊於芳林門。芳林門在玄武門的西邊,一旦發生意外,可以退回秦王府。

李世民手中的兵力十分有限,所以當東宮和齊王的士兵們趕到的時候,他們只能退回玄武門,只要出去就會死無葬身之地。

李淵心中的繼承人是李建成 李世民爲什麼還能掌握兵權 第7張

雖然最後成功的是李世民,但當時的情況十分危急,李建成的手下翊衛車騎將軍馮立率領三千人攻打玄武門,後來好在尉遲敬德及時斬李元吉首級於馬下,馮立的士兵們軍心渙散,四散而逃,否則李世民也有生命危險。

歷史選擇了李世民,也是李世民改變了歷史。在當時危險的時機,及時出手,憑藉自己並不算突出的實力除掉了對手,使得皇位穩穩地抓在手裏。

寫在結尾

李淵作爲一位開國君主,雖然他不及他的兒子那樣有政治才能,但算得上沒有什麼詬病。作爲一位父親,他內心是想讓兒子們之間和平共處,共同維護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王朝。在初期,他把軍權放在李世民手中,也是看中了二兒子的軍事領導才能,讓自己的兒子更好地在軍中施展拳腳,也是爲了更好的鞏固李家的王權。

對於李建成,他也是非常疼愛的,雖然內心認爲二兒子確實更爲出色一些,但是他不願意讓大兒子因此失落,仍然按照長幼順序立了李建成爲太子。

李淵心中的繼承人是李建成 李世民爲什麼還能掌握兵權 第8張

在李建成與李世民都擁有自己的組織的時候,李淵已經穩坐在皇位上了,他看到了兒子們之間的嫌隙,這時候想要用自己這個父親的身份,調和兒子們的矛盾。他希望兒子們和平相處,但是就當時的情況,李建成和李世民都不在他的掌控之內了,所以這場鬥爭必不可免了。

後期的李淵內心也是苦悶的吧,當初爲了李唐王朝,自己給了李世民過多的權力,也是這個原因導致了兄弟反目。也是因爲給了李世民過多的權力,間接的幫助李世民除掉了李建成和李元吉,而自己最後也爲此付出了代價,禪位李世民。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