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李建成作爲大唐的太子 李世民爲什麼還能掌握兵權

李建成作爲大唐的太子 李世民爲什麼還能掌握兵權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李建成和李世民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李建成分明纔是太子,爲什麼李淵還讓李世民手握重兵呢?

李淵表示沒的辦法啊,誰叫自己這個兒子這麼卓越呢?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

李建成作爲大唐的太子 李世民爲什麼還能掌握兵權

(影視劇照:太穆皇后竇氏與唐高祖李淵)

都說“龍生九子,各有不同”,唐高祖李淵一生共有二十二個兒子,在唐代所有皇帝中已經算是超級能生的,這麼多兒子,名氣最大的也就排名前列的幾個兒子,包括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李玄霸、四子李元吉在歷史上皆赫赫有名,其他諸多,多寂寂無聞,稍有名氣的,如五子楚王李智雲、二十四子滕王李元嬰,在這幾位哥哥面前,也是不足一提的。

唐高祖李淵,在還沒有建立唐代之前,已經是一個位高權重、衣食無憂的官二代,祖、父兩代效命西魏、北周、隋三朝,祖父李虎,是西魏八柱國之一,官至太尉,聯合丞相宇文泰、大司馬獨孤信、太保李弼等同保魏室,賜姓大野氏。父親李,襲封唐國公,在北周官至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娶了同爲八柱國之一的獨孤信的女兒,與北周明帝宇文毓、隋文帝楊堅是連襟關係,李淵還要喊宇文毓、楊堅姑父。

李淵七歲襲封唐國公,及當婚之年,迎娶北周文帝宇文泰(追尊)外孫女神武郡公竇毅的女兒竇氏爲國公夫人,竇氏的母親是宇文泰之女襄陽公主宇文氏,因此,竇氏還要喊北周明帝宇文毓和北周武帝宇文邕爲皇叔父或皇伯父。

從西魏到北周再到隋朝,貴族之間爲了加強利益關係,互相聯姻是常態。獨孤信七個女兒,有三個成了皇后,而且分屬於三個王朝,這在歷史上是極爲罕見的,可能僅此一例。而身爲北周文帝宇文泰外孫女的竇氏嫁給唐國公李淵後,非常爭氣,先後生下李建成、李元吉、李玄霸、李元吉和平陽昭公主,惋惜,還沒等到唐代建立,便在隋煬帝大業九年(613年)去世,時年四十五歲,唐高祖即位後,追封爲太穆皇后。

竇氏是李淵的嫡妻,因此她所的幾個子女都是嫡子女,而且,他(她)們也是李淵最年長的幾個孩子。李世民,出生於隋文帝開皇十七年(598年),從小便聰明機智,見識長遠,關鍵時候剛毅果決,不拘小節,具有冒險家的氣質。因此,在李淵的兒子中,李世民是與衆不同的一個,相比李建成的保守、李元吉的魯莽、李玄霸的文短武長,李世民在幾個兄弟中綜合能力是最強的,能文能武,能屈能伸。

晉陽起兵,李世民首倡

李建成作爲大唐的太子 李世民爲什麼還能掌握兵權 第2張

(晉陽起兵)

關於晉陽起兵,到底是李淵自己的主意,還是李世民積極向李淵進言舉兵起事,史學界至今還存在着爭議。

根據《舊唐書·卷二·本紀第二》記載:“時隋祚已終,太宗潛圖義舉,每折節下士,推財養客,羣盜大俠,莫不願效死力。”可知,李世民早在隋煬帝滯留江都不還時,便已預感隋朝氣數將盡,畢竟當時已經是四方兵亂突起,形勢對隋朝極爲不利。李淵移鎮晉陽纔不過兩年,根基尚不穩,此時晉陽一旦亂起來,恐怕李淵自己都無法遏制局勢。

李淵身爲太原留守,必然要獨擋一方爲隋朝穩定西北局勢,但是,以晉陽令劉文靜、晉陽宮監裴寂爲首的年輕官員,卻並不想爲隋朝繼續賣命,他們素來與李世民關係密切。局勢到了生死存亡關頭,李世民便與兩人祕密商量起兵造反,又恐李淵反對,就找機會灌醉李淵,然後調兵遣將準備起事,待李淵酒醒,事已難挽,最終答應了起兵。關於晉陽起兵這一事,《新唐書》有較爲詳細的記載:

“世民陰與寂謀,(裴)寂因選晉陽宮人私侍高祖。高祖過寂飲酒,酒酣從容,寂具以大事告之,高祖大驚。寂曰:“正爲宮人奉公,事發當誅,爲此爾。”世民因亦入白其事,高祖初陽不許,欲執世民送官,已而許之,曰:“吾愛汝,豈忍告汝邪?””。

隋末天下大亂,連西魏太保李弼的後代李密都落草爲寇,成爲瓦崗軍首領公然與隋朝對抗,還有身爲鮮卑貴族之後的宇文化及,更是直接在江都弒殺了隋煬帝。如此亂世,以李淵區區太原留守,如螳臂擋車,再愚忠效命隋朝顯然不現實,李世民眼光長遠,孤注一擲,力勸李淵起兵反隋,這是一個大局,連李淵都想不到的大局。

李淵反隋之前,所有的兒子中,唯有李世民眼見獨到,雖然時至今日,關於反隋之舉,到底是李淵本意還是李世民力勸李淵舉兵,一直爭議不斷。但是作爲正史的《新唐書》和《舊唐書》都公認爲是李世民首議反隋,加上大量其他史料的佐證,可以肯定的是,李世民在反隋這一大事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趨於保守,一昧愚忠的李淵面前,李世民做了太多的努力,最終促使李淵扯起大旗反隋,並憑藉自己世家大族的深厚基礎,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即在長安稱帝,開創了兩百多年的大唐盛世。

四方征戰,以武服人

李建成作爲大唐的太子 李世民爲什麼還能掌握兵權 第3張

(隋末四方割據)

爲了反隋,李世民挖空了心思,最終才迫使李淵答應起兵。但這僅僅是開始,李世民,似乎天生就是一個當皇帝的料。

爲什麼這麼說,大家接着往下讀,就瞭解李世民的履歷是有多牛,他真的是爲大唐的江山穩固付出太多了。

唐代能在短短的不到一年時間裏建立,主要還是因爲唐軍起點很高,當時中原正處於大小勢力膠着的狀態,李密的瓦崗軍、還有河北的夏王竇建德、陰懷二心的王世充,幾股勢力膠着在河北。李淵反其道而行之,先不介入中原亂局,而是發兵向西,攻取陝甘之地,奪下隋朝國都之一的長安,並就地稱帝建立唐代,雖然彼時天下還是亂成一鍋粥,但誰先稱帝誰就佔了上分,這一點,李淵、李世民父子還是很明智的。

攻下河西,進兵河東,奪取隋都大興城(西安),將關中平原作爲唐代一統天下的後方,這一戰略方略方針足以看出李世民是個不可多得的軍事天才。也因此,李淵從一開始便對這個兒子委以重任,將軍事指揮權交給他。在唐代建立過程中,李世民四處征戰,所向披靡。義寧二年(618年)五月,隋恭帝楊侑禪位於李淵,李淵改國號爲唐,建元武德,封李世民爲尚書令、右武候大將軍,進封秦王,加授雍州牧。

唐代建立之初,李世民的武人集團初具規模,手下名將雲集,這成爲李世民此後可以叫板太子和齊王的基礎,兵權在手,能打仗的將軍都聽命於他,這樣的條件連太子李建成都感到擔憂。

唐代建立後,高祖李淵便在長安皇宮享受他的皇帝生活,而李世民則繼續領兵四方征戰,先後平定割據隴西的薛仁杲、依附突厥佔據河東的劉武周、在河北自稱夏王的竇建德、在洛陽稱帝的王世充、竇建德舊部劉黑闥、瓦崗軍的李密等大小十幾股割據勢力,爲唐代的建立與一統立下赫赫戰功。

李淵仰賴於李世民這個兒子實現天下一統,這是很令他欣慰的事情,畢竟有一個這麼能打仗的兒子,總比將兵權交給外人來的好。

武德四年(621年)六月,秦王李世民大勝班師回朝,在太廟貢獻夏王竇建德和鄭王王世充兩位俘虜,以及隋朝器物車乘。李世民立下如此不朽功績,把李淵高興的不得了,爲了表彰他的特殊功勞,李淵決定另發徽號,加封他爲天策上將軍封號、陝東道大行臺,位在王公之上,增食邑兩萬戶,至此,李世民已是權勢熏天,風光無兩,而太子李建成與這個能幹的弟弟,關係也開始緊張起來。

不偏不倚

李建成作爲大唐的太子 李世民爲什麼還能掌握兵權 第4張

由於李建成是嫡長子,按照嫡長子繼承製度,李建成自然是皇太子的不二人選。李建成的功業雖不如李世民,但他也確實並非碌碌無爲之人,在從討四方的過程中,李建成也出力甚多,高祖爲了讓李建成熟悉政務,還讓他主持朝廷日常工作,做的也是有聲有色。司馬光就曾高度評價李淵父子三人,說“高祖有文王之明,隱太子有泰伯之賢,太宗有子臧之節。”

兩個兒子都這麼卓越,高祖李淵實在難以做到偏愛誰,次子李世民首倡舉義,其功之巨,在諸兄弟之上,但因爲嫡次子的身份,他終究無緣皇位。或是爲了彌補這一遺憾,李淵對李世民的封賞尤其之高,唐代建立後,北方的突厥成爲這個新興王朝的最大外部威脅,李淵需要李世民來獨擋一方,因此就必須對他付之以兵權。

太子在內,秦王在外,亦可避免兄弟爲爭儲位而產生矛盾,李淵在處理這兩兄弟關係上,最初確實是做到了不偏不倚,對秦王李世民的高度籠絡,是他平衡太子黨和秦王黨的一出妙招。只是到了後面,隨着齊王李元吉的加入,形勢發生逆轉,高祖爲了穩固太子的地位,開始不斷打壓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