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他十五歲就統領軍隊,南征北戰屢立戰功,但子孫卻是天大恥辱

他十五歲就統領軍隊,南征北戰屢立戰功,但子孫卻是天大恥辱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4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五月二十二日,成都,蘭尋書院。

員外挑起了話頭:“秀才,桓溫枋頭大敗,和慕容恪沒關係吧?他當時已經不在人世了嘛!”

書生摺扇輕搖:“慕容恪是前燕支柱。枋頭一戰時,慕容恪故去不過兩年,餘蔭尚在,此後的前燕就迅速衰落了。”

道士兩眼放光:“北喬峯南慕容,慕容恪是不是慕容復的祖先?”

書生瞟了道士一眼:“慕容恪地下有知,見了慕容復這樣的不肖子孫,肯定會甩他幾個大耳刮子。慕容恪是一位名將,更是一位全始全終君臣情誼的攝政名臣,他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幾乎可與諸葛亮相媲美。

慕容恪生於公元321年,一輩子和前燕的興盛相始終。慕容氏是鮮卑大姓,慕容恪的祖父慕容廆遷到遼寧義縣大棘城後,於公元307年自稱鮮卑大單于。

慕容廆很有見識,他討伐西鄰段部和北鄰宇文部,以示忠於晉朝,並收容晉朝逃難士民。晉朝樂見日漸漢化的遼東慕容氏強盛,不停加官進爵。

公元333年,慕容廆與石勒同年去世,慕容皝繼承父位,並於公元337年九月稱王,建立前燕,公元342年遷都遼寧朝陽。

慕容恪是四王子,十五歲時就統領軍隊,南征北戰,屢立戰功。”

員外摸了摸下巴:“慕容恪十五歲就領軍,慕容皝也放得下心?”

書生打了個響指:“慕容恪的軍事生涯,不負一流名將之譽,戰鬥層面或有小挫,戰役層面常勝不敗。

他十五歲就統領軍隊,南征北戰屢立戰功,但子孫卻是天大恥辱

公元338年,後趙皇帝石虎親率數十萬大軍攻打燕國,卻久圍棘城不克,被迫撤軍。年僅十七歲的慕容恪率兩千騎兵,奔襲撤退中的趙軍,石虎以下幾十萬趙軍棄甲潰逃,被燕軍順勢斬首三萬餘級,這是慕容恪成名之戰。

同年密雲山之戰,慕容恪以七千騎伏擊麻秋三萬趙軍,又是斬首大半,順勢將鮮卑段部一舉收服。

公元341年,慕容皝親征高句麗國,以聲東擊西之計,殺進高句麗國都,一把火把高句麗王宮燒燬,拆除丸都城牆後,帶着國王高釗母親和妻子、大量珍寶,以及五萬多高句麗人,滿載而歸。

二十歲的慕容恪在那之後受命鎮守遼東,嚇破了膽的高句麗人再不敢向西覬覦,慕容恪又順勢推進,拿下了高句麗重鎮南蘇城,把那裏建成向高句麗腹地步步蠶食的基地。

公元344年,二十三歲的慕容恪與其弟慕容垂分路並進,攻滅鮮卑宇文部。

公元346年,二十五歲的慕容恪統帥一萬七千騎兵,奔襲東北地區最後一個勁敵扶餘國,所向披靡,大獲全勝,扶餘國王和五萬多扶余軍民都成了俘虜。

至此,慕容氏燕國獨霸遼東,徹底掃除後顧之憂,爲接下來中原逐鹿打下了堅實基礎。”

道士急忙問了一句:“逐鹿中原,慕容恪表現如何?”

書生摺扇輕搖:“擊破扶余後兩年,慕容皝於公元348年去世,世子慕容儶即位。此時的慕容恪,已經是攻必取、戰必勝的大燕軍神,在國內聲望隆高,成爲慕容儁軍政上最得力的輔弼。

公元351年八月,慕容恪攻破河北定州,冉閔也於同年攻取了河北邢臺,欲圖幽州,迎頭相對,大戰不可避免。

慕容恪和冉閔本是老對手,慕容恪十七歲成名的棘城之戰,數十萬趙軍被其兩千騎襲擊而崩潰,後趙僅有冉閔治軍有方,三萬人馬一軍獨全,在幾十萬潰退趙軍中鶴立雞羣,從此冉閔得到石虎重用,屢屢出征克捷,逐步掌握後趙軍權,方能滅後趙建冉魏。

他十五歲就統領軍隊,南征北戰屢立戰功,但子孫卻是天大恥辱 第2張

兩位頂級名將同時一舉成名,登場歷史舞臺,十四年後的公元352年,命中註定的宿敵對決於廉臺。

廉臺之戰,慕容恪以數萬騎兵對決冉閔的萬餘步卒,初戰十戰十敗。冉閔展現了不亞於西楚霸王項羽的神勇,單人擊斬三百餘敵人,和項羽烏江之戰的絕唱一樣,是冷兵器史上僅有兩例。

而慕容恪也沿襲了韓信當年在垓下之戰的策略,並創造性發明瞭連環馬戰術,中軍退卻後、兩翼包抄夾攻,將冉閔軍全殲。慕容恪俘虜魏帝冉閔後,陸續討平王午、呂護等軍閥,統一河北。

公元356年,三十五歲的慕容恪揮軍東進,野戰獲捷,破敵三萬,圍城經年,攻滅齊王段龕,平定山東。難能可貴的是,慕容恪治下前燕軍隊,堪稱五胡時代王者之師,惜墨如金的史家也評其軍令嚴明,秋毫不犯。

公元360年,已稱帝八年的慕容儁病危,對慕容恪說:如今天下三分,江南東晉和關中秦國虎視眈眈,我兒子慕容暐年幼,所以我想讓你繼承皇位。

慕容恪堅決推辭:陛下既然認爲臣能夠承擔平定天下的重任,難道臣就不能和周公、諸葛丞相一般,忠心輔佐少主麼?

慕容儁連連稱好,含笑而逝。十一歲的太子慕容暐即位,三十九歲的慕容恪被封太宰、錄尚書事,從此總攬燕國朝政。”

員外捏着肥厚的下巴:“慕容恪真正的考驗,這纔剛開始呢,他能做到善始善終麼?”

書生點了點頭:“慕容恪可不是哄人,說場面話。很快,另一位輔政大臣、太師慕輿根表示願意支持他奪取皇位,想博得擁戴之功,被慕容恪嚴詞拒絕。不久後,更以慕輿根心懷不軌之罪,將他一黨誅殺,令百官震懾之餘,人心就此安定。

此後,一直到慕容恪生命盡頭,都真正做到了爲國家嘔心瀝血、對君主謹守臣節。因此,慕容恪生前身後,皆被朝野稱譽爲周公、諸葛亮一般的聖人。君主慕容暐同樣感懷他的恩情,厚待他的家人,給予他隆高的身後之譽。

他十五歲就統領軍隊,南征北戰屢立戰功,但子孫卻是天大恥辱 第3張

慕容恪治國理政,同樣成績斐然,前燕步入勢力鼎盛期,在與東晉長期拉鋸戰中獲勝,攻取洛陽,並將河南各地納入版圖,前燕成爲當時第一強國。

在慕容氏燕國不到百年曆史上,慕容恪這個攝政親王的作用、威望和影響力,遠非那些燕國皇帝可比。”

道士撇了撇嘴:“秀才的嘴下,慕容恪幾乎是個完人了?”

書生搖了搖頭:“從評點一國執政者的角度,其實有不少缺憾:慕容恪以人格魅力而非法度治國,也給前燕留下了隱患。

慕容恪治下的前燕,完全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式的放羊式經營,全靠自己的個人魅力讓各個階層有限度的合作,以和稀泥的方式維持國家運轉。

爲了讓前燕政權各股勢力能和衷共濟,慕容恪不但多次放棄自立爲帝的機會,也不去經營嫡系勢力。而且,慕容恪爲了尊重幼帝慕容暐及其母可足渾氏的意願,慕容評這樣的庸人不能驅逐,更是在身後留下了大患。

公元367年,慕容恪病重,慕容暐親臨慕容恪府,向他詢問後事,慕容恪再次推薦慕容垂繼任,言終而卒。然並卵,慕容恪死後,慕容評就以太傅主政。

此時,前燕已錯失了強化自身根基的大好時機。慕容恪剛去世纔多久,前燕就從當世第一強國,淪落到被桓溫幾萬軍馬欺上門來,竟對此束手無策,差點捲鋪蓋回遼東。

好不容易由慕容垂出馬,在枋頭大敗桓溫,挽回局面,慕容暐和慕容評卻又將其逼走,轉瞬就被苻堅王猛一戰滅國。”

員外思索了一下:“雖說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但慕容恪一死,前燕斷崖式下跌也太快了,原因何在?”

書生收起摺扇:“明日再說,就清楚慕容恪與王猛的差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