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曹操優秀的兒子衆多爲何選曹丕爲皇位繼承人?

曹操優秀的兒子衆多爲何選曹丕爲皇位繼承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三國時期的曹丕是曹魏政權的開國皇帝,他的父親就是梟雄曹操。曹丕和父親曹操,再加上自己的弟弟曹植,在文學上都有着非凡的造詣,因此後世將他們父子三人合稱爲三曹。曹丕在很小的時候就跟隨父親一起出徵打仗,出生入死,所以在後來被曹操選爲接班人。曹丕雖然貴爲太子,且在文學上造詣極高,但是其人卻非常有意思。喜歡讀史的人都知道,王粲是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因爲才高八斗,所以就進入曹操的幕僚隊伍。當時王粲有一個非常奇特的愛好,就是喜歡聽驢叫。王粲去世的時候還很年輕,爲了表達自己對王粲的尊重,曹丕帶頭在王粲的墳墓前學了一聲驢叫,王粲的家人朋友都非常感動,因此王粲的葬禮就在一片驢叫聲中結束了。

曹操去世之後,曹丕就繼任爲皇帝,一想起弟弟曹植在皇儲鬥爭中的表現以及身邊聚攏的一大批有學之士,曹丕感到皇位不穩,夜難成寐。因此有一天曹丕找了一個機會名兵士將自己的弟弟曹植押解到自己面前,逼迫曹植說,聽說你才學很高,很會作詩,那我今天名你在七步之內寫出一首詩來,不然你就犯了欺君之罪。曹植直到哥哥曹丕想殺自己,因此就懷着一種悲愴的心情,在哥哥面前當堂做出了暗喻兄弟間自相殘殺的詩一首,因爲在七步之內完成的,所以又叫作七步詩。曹丕不但在文學上有極高的造詣,而且在軍事、政治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詣。但是,天要亡曹,曹丕在年近四十歲的時候就去世了。

曹丕從小文武雙全,長大後逐漸開始籌謀爭奪繼承權,是一個比較有心計謀術懂得經營政治的人。他拉攏的謀士比如賈詡,被稱爲百計千謀,從無失策。身邊圍繞的也都是名望厚重的人。雖然文采不及曹植出衆,但是卻打敗了曹植,爭奪出位。曹丕登位後開始殘害同仁宗族,心狠決絕,險些逼死曹植。爲了登帝直接逼迫獻帝讓位。曹丕自小熱愛文學,其文學方面頗有造詣。當時他和曹操曹植並稱三曹,重視文學研究和發展,寫的詩歌開創了新的詩歌體裁,寫得文章,觀點見解頗爲深刻,是歷史上文學批評論的先例。

曹操優秀的兒子衆多爲何選曹丕爲皇位繼承人?

曹丕在位六年期間做了不少政績:下令郡國每年察舉孝廉,重新修建孔子廟宇,復原太學;修復了洛陽,建造了五都;軍事戰略上以防守爲主,使得人民有精力生產,讓百姓休息;發展農田,施行新的經濟政策,維護社會治安,糧草充足,國力逐漸強盛;調節魏國階層矛盾,採納意見,建立九品中正制;集中權力,限制後黨外戚權利,壓制藩王,建立相應制度;強化中書省。曹丕短短在位幾年鞏固了魏國的基業,維持了天下三分的局面。軍事上他兩次親征伐吳、蜀,連諸葛亮、孫權都不敢小覷。但是曹丕伐吳的時候卻沒有采取正確的作戰而是觀望。雖然親征伐吳卻沒有戰功而返。軍事上不如曹操。但曹丕在位期間不停擴張版圖,收服北方鮮卑等部落臣服魏國,阻止東吳來犯,魏朝疆域一直延伸到了蒙古。曹丕的政治才能和文學造詣是值得肯定的。曹丕有勇有謀,能觀大局,但是軍事上不足,還有無情無義,心胸狹窄,爲人刻薄,也是客觀存在的。後人評價爲:文帝生性聰明,天生才華,廣學多識,如果能有包容的心胸,廣施仁義,修德惟行,那麼就不會這麼早就衰亡了。

曹操一生共有25位兒子,曹操最滿意的兒子有5位,分別是曹昂、曹丕、曹彰、曹沖和曹植。曹昂是曹操和劉夫人所生的長子,曹昂勇猛好戰,深得曹操的歡心,但是曹昂在宛平之戰中,不幸戰死了。曹衝是東漢末年的小神童,才智都很卓越,曹操早有打算讓曹衝作爲他的繼承者,但是曹衝13歲就早逝了,這讓曹操非常傷心。曹操便要從曹彰、曹丕和曹植三兄弟中選取一位作爲繼承者。他們三人都是一母同胞的三兄弟,曹丕和曹植在文學上都有很高的造詣和成就,和父親曹操被成爲“三曹”,足以見之兩兄弟在文學方面傑出的建樹。而曹彰在作戰方面又有很高的天分,到底選誰作爲繼承者,這讓曹操很是費心。曹丕爲人沉穩,從小便跟着曹操南征北戰,在戰場上得到了很好的學習,熟讀軍事兵法,除此之外,曹丕擅長騎射,曹操從小就培養曹丕的作戰精神。曹彰在軍事上也不亞於哥哥曹丕,但是在政治方面卻沒有曹丕想的周全。弟弟曹植在文學方面的造詣都比曹丕和曹彰強出很多,但是東漢末年,天下被瓜分成幾塊,如果領導者沒有遠大的政治抱負和卓越的軍事才能,一不小心,自己辛苦打下的天下就會落入他人之手。所以,曹操在選繼承者的時候,需要考慮各個方面,加上曹昂去世後,曹丕就是曹操的嫡長子,而在東漢時期,都實行的是嫡長子繼承製,所以,曹丕當上繼承者的概率非常大。曹操去世後,曹丕成了魏國的開國皇帝,曹丕繼承了曹操在軍事、政治、經濟上的治國政策,並且統一了北方。

作爲三國時代魏國的開創者,曹丕並不是用兵權打下的江山,而是他的君主漢獻帝拱手相讓。這漢獻帝心智上難道存在缺陷,將漢朝的大好江山拱手交給自己的臣子?這樣說可就真真冤枉了劉協。這皇位禪讓是漢獻帝迫於現實壓力被曹丕一手搞出來的“歷史正劇”而已,好讓曹丕名正言順的登上皇位。隨着漢朝的逐漸衰敗,皇權也漸漸旁落,最大的受益者莫過於曹操。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手握軍政大權,官拜宰相,被封爲魏王。曹操沒敢篡位,多受制於禮制法度,而且曹操爲人算得上光明磊落,又受到封建思想的禁錮,也樂得做一個有實無名的“皇帝”。

曹操優秀的兒子衆多爲何選曹丕爲皇位繼承人? 第2張

曹丕就大不同的,從曹操手中世襲了丞相與魏王封號,一心廢棄漢獻帝,開創曹氏家族的雄圖霸業。曹丕暗地裏籌謀,發動文武百官聯名上書,逼迫漢獻帝讓位。爲了名正言順的當皇帝,曹丕真的是無所不用其極,把原始部落按照賢能推舉領導人的禪讓制都搬出來了。漢獻帝非常明白自己的處境,軍政大權沒有在自己手中,只能是任人魚肉,乖乖的將玉璽交了出來,並隆重舉辦了禪讓大典。將原始部落的禪讓制運用到封建王朝的世襲制上,這不能說成是歷史的倒退,只能說是政治鬥爭的一種手段而已。曹丕的文治武功、膽識計謀都符合稱帝的客觀條件,把魏國治理的也是有聲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