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努爾哈赤的兒子多鐸:率性而爲從此得罪皇帝

努爾哈赤的兒子多鐸:率性而爲從此得罪皇帝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時候一個人的性格決定了這個人的命運走向,有很多有才幹的人,卻因爲性格脾性的原因而得罪了不該得罪的人。清朝初年努爾哈赤的兒子多鐸就是典型的例子。

努爾哈赤的兒子多鐸:率性而爲從此得罪皇帝

網絡配圖

1

清太祖生子十六人,名聲顯著者當是幾個嫡福晉所生的兒子。若按嫡子齒序,第十五子多鐸爲幼子。太祖駕崩前,也作了安排,讓多鐸掌最精銳、最強大的正黃旗。

多鐸十三歲喪父。而在此前,他已在政壇嶄露頭角:天命五年九月,太祖廢黜大貝勒代善的儲位,而“立阿敏、莽古爾泰、皇太極、德格類、嶽託、濟爾哈朗、阿濟格、多鐸、多爾袞爲和碩額真”(《舊滿洲檔·昃字檔》),共議國政,多鐸僅六歲。天命九年正月初一,後金舉行新年朝賀典禮,不滿十歲的多鐸名列第七,實爲第六。天命十一年,多鐸成爲正黃旗主旗貝勒。

如此看來,太祖有意堅守滿人“幼子守竈”舊俗,讓多鐸繼承大汗的事業。但是,經朝鮮史料渲染,多傳太祖屬意多爾袞接班,代善攝政。最後的勝利者,卻是皇太極。

1636年,太宗皇太極稱帝,改元崇德,建號大清,同時建立了一套有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公、將軍六種十二等宗室爵位制,對從太祖、太宗征戰的兄弟子侄,敘軍功封爵。太宗給多鐸的冊封敕諭寫道:“考覈功罪,雖無大功於國家,以父皇太祖之少子,封爲和碩豫親王。”

努爾哈赤的兒子多鐸:率性而爲從此得罪皇帝 第2張

網絡配圖

2

當時,被封爲和碩親王者,太宗兄弟輩有禮親王代善、睿親王多爾袞、豫親王多鐸、鄭親王濟爾哈朗,子侄輩僅肅親王豪格。像最初對太宗有擁立首功的也最爲倚重的嶽託,戰功卓著,只封了郡王。而被封爲親王的,除多鐸外,都是有過獨領大軍外徵獲勝的猛將。

多鐸自天聰二年,跟太宗討伐多羅特部有功,被賜號爲“額爾克楚呼爾”(勇敢的將軍)。此戰爲多鐸的人生第一戰。爾後,他隨太宗、莽古爾泰、多爾袞等征討明朝,都是協同作戰,以幼留後,有些斬獲。他在小淩河一戰率軍追擊,逼近錦州時墜馬,馬逸入敵陣,就奪軍校馬乘以還。直至天聰六年,從太宗征伐察哈爾,率領右翼兵,殺俘其衆千餘。

多鐸在天聰年間,表現出色的一次,並非是多次從徵獲勝,而該是天聰七年,皇太極向大臣們詢問,明朝、朝鮮、察哈爾該先打哪個。《清史稿·多鐸傳》記載:“多鐸言:‘我軍非怯於戰,豈可必得?夫攻山海關與攻燕京,等攻耳。臣以爲宜直入關,庶饜士卒望,亦久遠計也。且相機審時,古今同然。我軍若弛而敵有備,何隙之可乘?吾何愛於明而必言和?亦念士卒勞苦,姑爲委蛇。倘時可乘,何待再計。至察哈爾,且勿加兵;朝鮮已和,亦勿遽絕。當先圖其大者。’”

努爾哈赤的兒子多鐸:率性而爲從此得罪皇帝 第3張

網絡配圖

在此前,像阿敏、莽古爾泰等一批猛將,樂於偏安,四處敲敲打打,掠人劫貨。此時的多鐸,不足二十歲,卻有集中優勢兵力專攻最強大的明朝的戰略眼光,充分展現出了一個年青軍事家的才幹。

多鐸受封鐵帽子王后,戰鬥力倍增,最大的成績莫過於崇德七年,生擒洪承疇,迫降祖大壽。

洪、祖這兩名明朝虎將的能耐,不亞於讓太祖生前念念不忘的袁崇煥。拔掉這兩顆釘子,收爲己用,爲後來清軍入關省去了不少阻力。洪承疇雖終太宗一朝,只以大學士做諮詢之用,但爲太宗瞭解明朝內部虛實起到了關鍵性作用。祖大壽爲明寧遠總兵吳三桂的舅舅,雖受太宗之命寫信勸降吳三桂遭外甥拒絕,但對後來吳三桂獻關投降還是有一定的影響。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