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文臣范仲淹爲何成爲了徹底治住了西夏的那個人?

文臣范仲淹爲何成爲了徹底治住了西夏的那個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場慶曆新政,雖敗猶榮,爲其後王安石變法拉開序幕,後人知其爲政治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千古流傳,爲後世文人立下處世之標準,後人知其爲文學家。而大多數人不知道的是,范仲淹還是一個傑出的軍事家,其軍事成就也並不遜色。

寶元元年(1038),党項族首領元昊脫離宋朝,另立西夏。從此,安定了幾十年的西北邊境烽火不斷。面對元昊所率的十萬大軍,宋軍狼狽不堪,毫無戰鬥力,延州北部數百里邊寨多被洗劫、掠奪。而這,震動了京師,也改變了范仲淹的命運。

仁宗任命夏竦爲前線主帥,又依韓琦的意見調范仲淹爲陝西經略安撫招討副使,尹洙同行。

兩鬢霜染,仕途艱辛的范仲淹進京面聖後即刻西行。在韓琦、夏竦的眼中,二十萬宋軍,當與西夏尋求決戰,一舉擊潰之。而同爲文人的范仲淹卻不盲目樂觀,親身視察後他發現,宋軍軍備廢弛,久不經戰,早已疏弊不堪;且在“強幹弱枝,重文輕武”政策的指導下,兵不識將,將不知兵,軍隊凝聚力不足,戰鬥力低下;以文人統軍之術,決定戰爭之方略,不能真正瞭解敵情,更不能依情而變,難以制勝。

文臣范仲淹爲何成爲了徹底治住了西夏的那個人?

慶曆元年(1041)正月,宋軍大敗於西夏。十六名將領陣亡,萬餘人慘死沙場。歸途之中,陣亡將兵家屬數千者夾道痛哭,韓琦掩面而泣。他不是佞臣,只不過纔不堪其任,能不勝其位。

事實證明,當時的宋軍急需改革。古者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對宋與西夏的國情分析之後,范仲淹確定了針對西夏的全面戰略,即:定守局。以經濟爲後盾,政治上孤立,軍事上改制,憑藉北宋巨大的經濟實力消耗西夏國力,逐步反攻。憑藉“重文輕武”政策給予文臣的極大權力,范仲淹開始了他對西北邊防軍的整頓。

范仲淹採取種世衡的建議,築延北城。然後封堵夏宋邊境,以堡寨相連,相互聯繫,形成一條嚴密的封鎖線。精兵去冗,從當地獵戶中挑選身強力壯之人,裁汰內地老弱冗兵,最終選出一萬八千人,分六部,每部三千,成爲邊防軍主力。改革更戍法,取締按軍階高低先後出陣的機械臨陣體系。以各個將領統率各部,使將兵之間形成穩定的關係,增強凝聚力。臨陣按情況出戰,便於將領靈活指揮,應對多變的軍情。尤爲可貴的是,對待邊疆少數民族,范仲淹坦誠相待,慷慨優惠,嚴明賞罰,使其歸順宋朝以孤立西夏,從而鞏固了邊防。

一系列的改革取得了成效,北宋政權憑藉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得以維持,而西夏由於經濟不支引發了政治變動,國力削弱。

慶曆二年(1042),范仲淹令長子純佑與蕃將趙明引兵襲西夏軍,奪回馬鋪寨。與此同時,他本人率軍深入西夏軍防地,就地築城,僅十天便築成新城。這便是鍥入宋夏邊境的著名孤城——大順城。西夏來攻之時發現,宋軍已形成以大順爲中心與堡寨相呼應的堅固體系。西夏軍無功而返,自此,范仲淹被譽爲“胸中有數萬甲兵”。

西夏由於連年戰爭,國力損耗,向宋投誠者越來越多。慶曆四年(1044),雙方最終達成和議,西北安定。范仲淹以最小的代價贏得了最終的勝利,也贏得了他政治變革的機遇。

一代名儒,未經戰,卻可戰。范仲淹堪稱有宋一代文人治軍的典範。遺憾的是,如范仲淹這樣能夠“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的儒將畢竟不多,書生帶兵並不能扭轉北宋軍事羸弱的局面。“國雖大,好戰必亡,雖處盛世,忘戰必危”(《司馬法》),北宋雖盛,忘戰輕武,乃能不危!這對於今天,也是極大地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