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朝中後期遍地藩鎮,卻能延續一百年,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唐朝中後期遍地藩鎮,卻能延續一百年,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朝的強大,不僅是經濟、軍事、外交、風氣的強大,更重要的是解決了困擾中原王朝幾百年的權利格局問題。

在唐初,“關隴貴族”一家獨大,朝堂所有的職位都被他們佔據。

李世民登基後,在承認“關隴貴族”特權的前提下,引入了“山東豪傑”來制衡,並且分封宗室,成爲第三方勢力。這樣,就形成了穩定的權力格局,大唐的盛世由此開始。

這一套體系玩到唐玄宗手裏的時候,玩脫了。

唐玄宗全面打壓了宗室的力量,把王子、王孫們全部養在長安,不允許參與朝政。

而在邊塞設立節度使,重用胡人將領。他們不僅掌管幾十萬大軍,還能管當地的賦稅、人事調動。朝廷裏呢,關隴貴族經過幾代皇帝打擊,早已沒落。

一句話:中原空虛,邊塞權重。

原本穩定的三角結構,徹底崩塌了。於是,安祿山美滋滋的造反了,唐玄宗只能灰溜溜的逃亡成都。

等到“安史之亂”被平定後,朝廷意識到,要重建大唐的政治格局。

那麼,在這場遊戲中有哪些玩家呢?

藩鎮肯定是重要的一環。在“安史之亂”後期,朝廷已經沒有能力打下去了,而剩餘的叛軍也沒有能力繼續進攻,雙方達成妥協,封三個叛軍首領爲節度使,史稱“河朔三鎮”。

這樣,大家名義上還是一家人。

唐朝中後期遍地藩鎮,卻能延續一百年,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爲了防禦“河朔三鎮”,朝廷在河東、河南一帶有設置了一大批小的節度使,將河北緊緊包圍。但是時間久了,這一大批的“防禦型”節度使也產生了離心力,開始想要割據稱王。

於是,朝廷只好在江南、關中、西南等地在設立一批節度使,把之前的一批“防禦型”節度使再度包圍起來。

這樣,整個大唐天下就被大大小小的節度使瓜分殆盡。

唐朝中後期遍地藩鎮,卻能延續一百年,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第2張

但這個時候,大部分節度使還是聽朝廷的命令的。因爲朝廷裏還有兩股勢力:宰相派和太監派。

宰相派,以出身門閥士族的文官爲主,“鄭半朝”、“李半朝”都是在這個時候。他們掌握着天下的人才、經濟、輿論,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太監派,以皇宮裏的太監爲主,以依附於他們的徒子徒孫爲輔。他們掌握着唐朝新的中央軍——神策軍。這支軍隊有十幾萬人,戰鬥力強大。

你看,繞來繞去,唐朝的政治格局還是三方勢力相互制衡。

唐朝中後期遍地藩鎮,卻能延續一百年,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第3張

這個時候藩鎮很強大,朝廷沒有辦法徹底剷除,只能通過制衡來維持天下的穩定。

如果哪個節度使造反了,那麼朝廷就號召周圍的節度使一起圍毆他,不聽命令的話,神策軍就出去打那個不聽話的。所以,天下藩鎮大部分都是聽話的。

這種局面,雖然不復盛唐的聲勢,但能維持。

唐朝中後期遍地藩鎮,卻能延續一百年,有一個重要的原因 第4張

直到黃巢起義,才把這種局面打破。黃巢縱橫千里攻入長安後,嬌生慣養的神策軍早已不能打仗,被徹底掃進歷史的垃圾桶。那些門閥士族的宰相官僚們,也被殺了一大批。

從此,朝廷的兩根支柱再也起不到任何作用了。

熟悉歷史的我們知道,一家獨大往往就意味着改朝換代。這以後的時代,將由朱溫和李克用唱主角。

一個是黃巢餘部,一個是靠剿滅黃巢起家,真是一對歡喜冤家。

朱溫在以後的30年間,陸續平定了中原的各路節度使,李克用在河東苦苦抵抗。整個北方,朱溫一家獨大,改朝換代就提上日程了。

延續了三百年的唐朝,也就到了滅亡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