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三過家門而不入:賢者大禹一心爲民的心意體現

三過家門而不入:賢者大禹一心爲民的心意體現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大禹,之前並不叫大禹,他叫姒文命,是因爲治水有功才被人們尊稱爲大禹。 

三過家門而不入:賢者大禹一心爲民的心意體現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傳他是帝顓頊的孫子,父親是鯀,曾因爲在堯手下治水失敗而被殺,母親是莘氏女修己。舜即位後,因爲治水有功,被推舉爲繼承人。關於大禹的故事,最有名的就是他在治水期間,三次路過家門而沒有進去吧。那麼他的生平呢?

在堯舜時代,帝王的確立方式是禪讓的,所以在舜死後,已經通過上天認證的大禹本該順應天命,但是他卻避居陽城,想要把帝位讓給舜的兒子商均,然而天下的諸侯卻並不買賬,依舊去朝見他。所謂“得民心者的天下”,有了天下人民的擁戴,禹的繼位便順理成章了。他繼位後,在安邑建立了都城,定國號爲夏。並且把丹朱分封給了唐,商均分封給了虞。重新改定了歷日,把建寅之月定爲了正月,同時又把天下所有的銅都收繳了上來,鑄成了九鼎,作爲天下共主的象徵。

當上天子的禹認爲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於是他廣納賢士,認真聽取他人的建議,是一代賢帝,最顯著的功績,就是治水和劃定中國國土爲九州。

可以說,大禹之所以能當上帝王,是因爲他的治水之功,和他心懷天下的胸襟,而他當上帝王之後確實也沒有讓百姓失望,他一心爲民,做了很多有利於百姓的決策。個人認爲,堯舜禹時期的帝位禪讓制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選拔明君的。 

 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

那時候的我們或是在爸媽那裏,也有可能是小夥伴的不完整敘述中,或多或少都聽過大禹這個人,最不濟在開始上歷史課的時候,老師也有講過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吧! 

三過家門而不入:賢者大禹一心爲民的心意體現 第2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那個一心爲民,有着鍥而不捨的精神的人,是多麼的值得我們學習。相傳大禹的父親是鯀,堯在位時任用他來治水,但是他採取的是最傳統的方法——“堵”,歷時九年都沒有解決水患,然後被堯在羽山斬殺了。但是殺了鯀並不能解決水患啊,還是要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不然百姓是無法生存的。所以舜即位後,啓用了大禹來治水。

大禹在治水的時候,總結了自己的父親失敗的經驗,認爲光靠“堵”是不能解決問題的,於是他決定採用“疏”的方法。不得不說大禹是聰明的,通過他的方法,水患減少了很多,他曾將東海的水引人蠻荒之地,開山導流,將荒地變爲良田,造福了一方的百姓。他在結婚四天後就又將精力投入到了治水中去,這一走就是十三年。據記載,在他離家的十三年間,他曾經有三次路過自己的家,但是因爲公事繁忙而一步也沒有踏入過,就連自己的兒子出生也沒有顧得上看一眼。這也就是爲什麼他的故事會被人們世代相傳的原因。

大禹之所以能被歷史記住這麼久,不僅僅是因爲他給後世留下了治水的方法,更是因爲他一心爲民的心意。 

 大禹故里

大禹的父親鯀的封地是在戶縣,也就是說戶縣是大禹父親的居住地,也是他的出生地。 在他當官後,曾經治理過戶縣的灃河、渭河,並且那裏有很多關於他的傳說。  

三過家門而不入:賢者大禹一心爲民的心意體現 第3張

 圖片來源於網絡

或許你會說傳說什麼的最不靠譜了,但是你要知道的是,在最早沒有文字存在的年代裏,關於歷史的傳承還真是靠着人們一代一代口述的。當然了,關於大禹的故里是有考古證明和文獻記載的。

在戶縣的餘姚村是有相關的碑文記載的,再者就是《戶縣誌》上也有記載, 三過村東有禹王廟。《連山易》也有寫到,大禹的父親鯀被封在,而崇就是戶縣,這也就證明了前文所提到的大禹的父親居住在戶縣,同時大禹也在那裏出生的。

再者《戶縣文史資料大觀》第328頁也有同樣的記載說戶縣是鯀的封地,大禹在那裏出生而且長期生活在那裏。在戶縣的儺舞中還保留了儺步,也就是禹步,這是一種起源於大禹走路姿勢的舞蹈,是爲了紀念大禹而存在的,同時戶縣那裏還有很多的禹王廟,現在依舊香火鼎盛的。

另外就是大禹故里風景名勝區被批准是在一九八九年三月二十三日,批准的政府是綿陽市人民政府。也就是川縣禹裏羌族鄉境內,離綿陽市有100公里,景區佔地30平方公里。現在你瞭解了大禹的故里了嗎,有機會可以去風景區旅遊,也可以去戶縣看攤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