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揭祕:他繪製大清朝地圖:清史上真正的周培公

揭祕:他繪製大清朝地圖:清史上真正的周培公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康熙王朝》中,周培公率領一幫紈絝子弟,消滅了察哈爾叛軍,勸降了王輔臣。因滿漢有別,朝中大臣忌憚周培公受到重用,滿族重臣開始排擠他。康熙帝無奈之下,只好任命周培公爲盛京提督。周培公在冰天雪地之地,難以承受惡劣的天氣,最終病倒。康熙來到盛京之後,見到了重病已久的周培公,周培公向康熙獻上他花費十年之久繪製的大清疆域圖。康熙帝后悔當年將他放到冰天雪地的盛京,在周培公死後,停朝一次,爲其守靈。

以上是康熙王朝中的周培公,接下來我要說一下史上真正的周培公。本文不是要說《康熙王朝》有多假,而是想與大家一起看看史上的周培公。《清史稿》記載:“昌,字培公,荊門諸生。好奇計。佐振武將軍吳丹有勞,以七品官錄用。圖海次潼關,以策幹之,客諸幕。輔臣所署置總兵黃九疇、布政使龔榮遇皆昌鄉人,屢勸輔臣反正,以蠟丸告昌,昌白圖海。……”

周培公身世可憐,年幼喪父,有個母親,李自成攻入城後,其母殉難而死。從此,周培公孤身一人,落魄無依,成了州卒小吏。在那個年代,要想發達,是要依附一部分人的,這一點也是古往今來不變的定律。周培公依附顯貴,跟隨其進京,這也算是有了個好差事。在內閣幹了很多年,周培公也沒能再進一步。一個漢人,在清朝朝廷裏,想出頭真的很難。周培公清楚這一點,他也無可奈何。到了康熙十三年,吳三桂發動三藩之亂,策動陝西提督王輔臣在北方反叛呼應。這次叛亂,成爲了周培公一生的轉折點 。

康熙帝調遣大軍,從江西、浙江、陝西、甘肅等地阻擊吳軍,圍剿耿精忠、王輔臣叛軍。陝甘地區爲西北邊防重地,又近京師。吳三桂的叛軍還是其次,重要的是對清廷構成直接威脅的王輔臣叛軍。因此,康熙帝恩威並用、剿撫結合,想盡快撲滅王輔臣的叛亂。

康熙十五年,康熙帝任命圖海爲大將軍,統轄陝甘征討大軍。王輔臣擁兵自重,驍勇善戰,完全不把清軍放在眼裏,清軍也很懼怕王輔臣。圖海到平涼之後,諸將紛紛請命攻城。周培公向圖海獻上取平涼城的計策,圖海認爲可行,於是召他爲幕僚。周培公審時度勢,提出陝西關中地區是天下脊樑,吳三桂這次造反不及時從雲南取道四川進取陝西,而盤踞在湘鄂之間與荊襄官兵對峙,實是大錯。王輔臣跟隨吳三桂造反,舉足輕重,但他的反叛,是情勢所逼和捨不得高官厚祿。如果朝廷派人前去勸誡,王輔臣必然會投降朝廷。圖海聽周培公之言後,認爲此舉最爲合適,圖海也不想與王輔臣對抗,贏了還好,輸了就剩下砍頭了。

揭祕:他繪製大清朝地圖:清史上真正的周培公

王輔臣手下參將黃九疇、布政使龔榮遇與周培公均是同鄉,曾屢勸王輔臣歸降,王輔臣舉棋不定。他們將這一消息傳送給周培公。周培公了解了王輔臣的真實想法後,主動請纓勸降。圖海本來就找不到合適的人去談判,這下好了,周培公自告奮勇。於是,圖海上奏此事。康熙帝傳諭周培公進京,在乾清宮召見。聽完周培公的想法後,康熙帝封周培公爲參議道臺、一品銜,賜穿黃馬褂,攜帶詔書,前往平涼招撫。事情正如周培公所想,一切都很順利。王輔臣派龔榮遇率代表出城,向圖海獻平涼名冊,其子王吉貞及總兵等上繳吳三桂投遞的信函及平遠大將軍印、陝西東路總管將軍印,接受清廷招撫。

平定王輔臣陝甘叛亂,解除了朝廷的重大威脅,剪除了吳三桂在西北的羽翼。朝廷嘉獎有功之臣,周培公卻不戀權位,只提了一個要求,他的母親孫氏以父死殉節,他要爲母請旌(忠孝節義之人向朝廷請求表揚)。圖海不忘周培公的功勞,特奏請康熙升任周培公爲山東登萊道,對周培公母親孫氏予以嘉封。康熙十五年,清廷誥封其母孫氏爲貞烈恭人,加贈夫人銜。其父封贈爲朝烈大夫,加贈中奉大夫銜。康熙帝御筆爲孫氏撰寫祭文,規定了祭祀規格,命武昌道參政吳毓珍辦理。

此後,周培公在家守孝三年。之後,到山東任職。後因與總兵意見不合,在任三年後,辭官回鄉。康熙二十九年,蒙古噶爾丹反清。賦閒在家的周培公希望復出,得知噶爾丹反清後,向朝廷上奏平叛條呈。康熙帝採納了周培公的建議,任命周培公爲盛京提督,負責戍邊。康熙四十年,周培公卒於盛京提督任上,年69歲。縱觀周培公一生,做了三件事,一是勸降王輔臣;二是爲母親請旌;三是盛京戍邊。三件事,用兩個字便可概括,一是孝;二是忠。

也許你會認爲周培公不該勸降王輔臣,應該助吳三桂一臂之力。不過,我認爲,周培公做的對,他爲了天下蒼生計,爲了老百姓不再受到戰火的襲擾。勸降王輔臣,並非壞事。就算讓那個當年出賣自己民族的吳三桂當上皇帝又能如何?何況他沒有那個實力。主動請求戍邊,這是周培公的忠,不在乎自己的得失,一心爲了國家的安定,此等忠義之士,不是我們所期望見到的嗎?!至於說《皇輿全覽圖》,這圖的確是大清最精最全的地圖,也是中國自古以來最精最全之圖。但它並非周培公繪製,而是康熙帝授意傳教士所作,完成於平噶爾丹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