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朝大臣方孝孺壯烈而死,他的死冤不冤?

明朝大臣方孝孺壯烈而死,他的死冤不冤?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爲大家帶來了一篇關於方孝孺的文章,歡迎閱讀哦~

忠憤激發,視刀鋸鼎鑊甘之若飴,百世而下,凜凜猶有生氣也!

這大概是後人對明朝大忠臣方孝孺的最貼切的評價了,也無疑是對方孝孺節操、風骨的最高概括。說此言者是清朝傑出政治家、著名歷史學者張廷玉。其實張廷玉對於方孝孺的評價不全是褒揚,他也承認方孝孺的纔能有限:“抱謀國之忠,而乏制勝之策”。今天咱們暫不討論方孝孺是否真的有治國安邦之才,僅就他的風骨或節操來探討一下,大義凜然死於朱棣屠刀之下的他,究竟算不算一條好漢?若換成後來的胡適或者魯迅先生,他們會怎麼做?

也許你認爲這樣的假設比較扯淡,胡適和魯迅跟方孝孺根本不在一個時代,沒有什麼可比性。錯,其實對於方孝孺的捨生取義,胡適和魯迅先生都是有他們的看法的,做爲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他們其實都有共通之處,當然也有很大區別。咱們先看方孝孺。

明朝大臣方孝孺壯烈而死,他的死冤不冤?

(一)方孝孺是不是必須得死?

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方孝孺是一位很正統的儒士,他四代從儒,自小接受的就是最正統的儒學教育。而儒學最爲標榜的就是風骨,是節操,是德。你可以無才,但不可以無德。所謂“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其中“德”的分量最重。而殺身成仁(語出《論語》)和捨生取義(語出《孟子》)均是儒家思想最高境界的體現。方孝孺做爲儒士的傑出代表,命中註定,他是不懼任何人的屠刀的。

第二,方孝孺的死其實也是有歷史淵源的。其父方克勤,就是明初洪武年間的一位清官,曾任山東濟寧知府。後來在著名的“空印案”中,方克勤被朱元璋冤殺(此案被株連遭殺害的官員達數百人)。就是說方孝孺的父親已經爲他做出了表率,子承父志,方孝孺只有做得更好。

方孝孺(1357—1402),字希直,一字希古,號遜志,亦稱“正學先生”,浙江台州府寧海(今浙江寧海)人。僅從他的名、字、號中的:“孝”“直”“古”“志”“正”中,就可以窺見他的風骨。

方孝孺自幼聰明好學,曾拜明初詩文三大家之一的大儒宋濂爲師。據明代著名哲學家李贄記載,“方孝孺自幼精敏絕倫,雙眸炯炯,日讀書積寸。爲文雄邁深醇,鄉人呼爲小韓子”。就是說他每天讀的書的厚度超過一寸,被稱爲“小韓愈”。明朝的印刷術已經比較成熟,那時的書字跡已經比較小了,紙張也比較薄了,每天讀書一寸厚絕對不是一般讀書人能達到的水平。

而且方孝孺對於寫文章,並不太重視文法修辭,而注重對於道義的宣揚,“孝孺顧末視文藝,恆以明王道、致太平爲己任”(《明史·方孝孺傳》)。方孝孺不追求物質生活,只注重名節,是人盡皆知的。他曾因病臥牀,家中糧食斷絕。僕人將情況向他報告時,他卻笑着說:“古人三十天僅進食九次,貧窮困擾何止我家也!”

方孝孺很早就被朱元璋看中,其實他是朱元璋心目中的“保留人才”。他25歲時,因人舉薦被朱元璋召見。朱元璋就對他十分欣賞,對皇太子朱標說:“這是一個品行端莊的人才,你以後應當一直用他到老。”朱元璋爲什麼不用方孝孺,而是推薦給他的兒子呢?因爲方孝孺主張“仁政”,這是儒家的核心思想,而朱元璋認爲開國之初不適合仁政,應該推行嚴刑峻法。

方孝孺在35歲時又被人推薦到朝廷,朱元璋仍說還不到大用方孝孺的時候,僅授其漢中教授之職,給衆儒生講學。也許冥冥之中,朱元璋就已經決定了方孝孺的命運。他做爲一個保留人才,一直到建文帝繼位,才真正走向歷史舞臺。

朱允炆即位後,召方孝孺爲翰林侍講。第二年又升調他做侍講學士,實現了自古衆多儒士所追求的終極目標,就是做一名帝王之師。建文帝朱允炆對他不僅尊爲老師,而且,國家重大的政事都要向他詢問,甚至讓他定奪。後來,燕王朱棣起兵造反,發動靖難之役,朝廷討伐他的詔令、檄文皆出於方孝孺之手。

像歷史上其他著名帝師一樣,方孝孺也是企圖利用或者通過他的學生建文帝朱允炆,實現自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遠大抱負的,這其實也是做爲一個儒士的終極理想。無奈方孝孺有大志而纔不及,雖有諸葛亮的忠心耿耿,卻沒有孔明先生的雄才大略,他對於建文帝的輔佐可謂是極其失敗的。那麼方孝孺做爲一代忠臣,或者一代儒士的代表,他就絕對是個君子嗎?恐怕也並不見得。

(二)方孝孺是否一個絕對的君子

其實方孝孺也做過“小人”的勾當的,當然這個小人是要打引號的,也就是說,做爲一個君子,方孝孺不可能做真正小人做的事情,只是說他也確實做過不夠光明正大的事情。比如建文三年(1401年)五月,朱棣曾派遣部下向朱允炆求和,皇帝想要答應時,方孝孺就堅決反對。此時不管朱棣是否真心求和,但起碼是個姿態,你反對人家求和,那麼人家打你似乎就有理由了。

你不答應就算了,朱允炆還殺了朱棣的使者。而方孝孺並沒有制止皇帝此舉。這其實都給他以後被朱棣算賬埋下了伏筆。如果方孝孺答應朱棣求和呢?至少應制止皇帝不殺朱棣的使者吧?兩國相爭不斬來使,方孝孺不會不明白這個道理。這件事方孝孺做得是不是不夠君子?

還有一件。方孝孺面對朱棣的威脅曾向皇帝獻了一條反間計。朱棣的世子(嫡長子)朱高熾性情仁厚,而他的弟弟朱高煦則比較狡詐陰險,但他卻受朱棣寵愛,所以他就想對其兄的世子地位圖謀不軌。方孝孺就以此設計離間他們,企圖造成朱棣家族內部混亂。他把此計獻給建文帝,但後來因用人問題而沒有成功。

反間計做爲三十六計中的一種,被堂而皇之地寫進兵法,當然誰都可以用。不過此計向來被認爲是一種比較卑鄙的手段,比如後來的努爾哈赤用反間計,除掉明朝名將袁崇煥,從而讓清朝擊敗明朝的砝碼大大增加,對於清朝的最終勝利立下不朽之功,然而英明的努爾哈赤也因此被永遠地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對於一個以正義、以風骨彪炳千秋的方孝孺來說,他的這兩個行爲也爲人詬病。

明朝大臣方孝孺壯烈而死,他的死冤不冤? 第2張

(三)方孝孺爲了忠於建文帝做到最好了嗎?

爲皇帝盡忠,方孝孺是否做到了最好?這也未必。

當朱棣大軍壓境,朱允炆沒有任何希望取勝的情況下,有人建議皇帝棄城而逃,當然不能說這就是逃跑主義。這是主動撤走,另覓他途,以待時機再與朱棣周旋。可此時方孝孺卻堅決請求守衛南京城池以待援軍,即使事不成功,也應爲社稷而死。結果,燕軍入城,朱允炆自焚而死。方孝孺被俘。

其實這時,做爲一名忠於自己主子的臣子,有不只一種選擇方案。其一是勇敢護主,甚至爲主擋槍。不過這一般是對於武士而言,而像方孝孺這樣的文人,他是沒有資本替人擋槍的,這可以理解。

第二種方案是,暫且忍辱偷生,詐降歸附敵人,然後等待機會爲主復仇。其實當時就有人這樣做。他叫景清。他也是一位文人,手無縛雞之力。當朱棣破城之後,他隨衆人投降,併爲朱棣所用。隨後他以御史大夫身份上朝時,懷揣利刃,行刺朱棣,但行刺失敗被殺。這種方案雖然風險很大,但不是沒有一點成功的可能性。萬一成功了,豈不是對主子的最大的效忠?當然,這樣做本身就必須要做出犧牲的準備。大凡做刺客的,就沒有想着要活命,必須有向死的勇氣!

事實上,最後景清失敗之後,跟方孝孺的下場是一樣的,就是被處死並滅族。方孝孺爲什麼沒有選擇這一種方式呢?他跟景清一樣都是文弱的書生,難道他是沒有勇氣嗎?顯然不像。一種解釋是,我心軟,我不想殺人。那麼還有第三種選擇。

其三是,我護不了主,也不忍心刺殺我主的仇人,怎麼辦?完全可以追隨其主啊,他自焚,我也自焚。就像《泰坦尼克號》中的男主傑克那樣,“You jump,I jump!”你跳,我也跳!既然對你絕對忠誠,你死了我豈能獨活!就像歷史上著名的崖山之役中,大臣陸秀夫揹着南宋小皇帝跳海自殺那樣,是何等壯烈!然而,方孝孺爲什麼不追隨朱允炆而去?怕死嗎?當然也不是,怕死就沒有後面的事了,那麼是爲什麼呢?

方孝孺放棄了上面的三種方式,他選擇了第四種,這裏姑且叫他方孝孺方式吧。咱們再來回顧一下當初的情景(太過殘忍,膽小者可跳過閱讀):

當初,朱棣率軍要攻打南京時,道衍和尚姚廣孝(他是朱棣的重要智囊,朱棣發動靖難之役的第一策劃人)曾對朱棣說,“南京城攻下之日,方孝孺肯定不投降,希望你不要殺他。殺了方孝孺,天下的讀書種子就滅絕了。”朱棣當時是答應的。

可等到朱棣拿下京城,要稱帝時,他想籠絡有威望的人擁護自己,就選中了聞名天下的大儒方孝孺,爲他起草即位詔書。方孝孺不答應,還大罵朱棣篡位。朱棣大怒,說不答應我滅你九族。方孝孺說,滅十族又何妨!繼續大罵。朱棣命人用刀割方孝孺的嘴,從嘴巴割到耳朵處,方孝孺嘴裏吐着鮮血繼續罵。朱棣決定對方孝孺凌遲處死,並滅十族。

本來在古代最嚴厲的就是滅九族,這就到頂了。九族是指,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自己一族、姑母及其兒子一族、出嫁的姐妹及外甥一族、出嫁的女兒及外孫一族;母族三是指,外祖父一家、外祖母的孃家、姨母及其兒子一家;妻族二是指,岳父的一家、岳母的孃家。滅九族簡直慘絕人寰了,朱棣又發明了第十族,就是把方孝孺的朋友和門生們另列一族,湊夠十族。

1402年7月25日,方孝孺面對朱棣的屠刀,賦詩一首,慷慨赴死,時年四十六歲。他的弟弟方孝友與方孝孺一同赴刑場,也賦詩一首而死。方孝孺的妻子鄭氏及兩個兒子事先自縊身亡,兩個女兒也跳進秦淮河溺死了。

這只是結局,其實方孝孺死的過程要慘烈得多。滅十族可不是一下子就滅了。歷史上還沒有滅十族的例子,當時是整整殺了七天,共殺873人。在刑場上,每抓到一個,都帶到方孝孺的面前,讓他看看,再行千刀萬剮。明朝的錢士升在《皇明表忠記》中有記載:“孝孺十族之誅,有以激之也。愈激愈殺,愈殺愈激,至於斷舌碎骨,湛宗燔墓而不顧。”然面對如此慘相,方孝孺自始至終,鎮定自若,不爲所動。這與其說是一種視死如歸,不如說是冷血。

明朝大臣方孝孺壯烈而死,他的死冤不冤? 第3張

把別人殺完,才殺方孝孺,他死前賦詩一首:“天降亂離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計兮,謀國用猶。忠臣發憤兮,血淚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嗚呼哀哉兮,孰不我尤!”

面對朱棣的屠刀,方孝孺的大義凜然,視死如歸,確實令人欽佩,他的士人風骨沒的說,然而他究竟算不算一條好漢?下面咱們看胡適和魯迅先生對他怎麼評價。

(四)如果換成胡適先生,他會怎麼做?

對於方孝孺的死,後人多做高度評價,比如笑傲天下的乾隆皇帝就很佩服方孝孺:雖殞身湛族,百折不回,洵爲無慚名教者也。

還有文中開頭張廷玉對方孝孺的高度評價。

不說古人,現在只說中國近代著名學者胡適先生。1961年1月11日胡適和他的祕書胡頌平聊天,說起了方孝孺。胡適說:“方孝孺是一個了不起的人。外人常說中國很少殉道的人,或說爲了信仰殺身殉道的人很少;但仔細想想,這是不確的。我們的聖人孔夫子在2500年前,就提倡‘有殺身以成仁,毋求生以害仁’,這是我們的傳統……方孝孺就是爲主張、爲信仰,爲他的思想而殺身成仁的一個人”(《胡適之先生晚年談話錄》)。

很顯然,胡適是很欣賞方孝孺的風骨的。如果胡適處於方孝孺當時的情景,他會慷慨赴死嗎?很可能會的。但是他不會跟朱棣大罵,激怒對方,從而讓自己被滅十族。因爲胡適不是一個硬心腸的人。大家知道,胡適跟魯迅、徐悲鴻等人一樣,都跟自己的原配夫人沒有感情,那都是父母強加給他們的媳婦,所以魯迅和徐悲鴻都毅然決然地放棄了沒有愛情的婚姻,尋找自己喜歡的愛人了。期初胡適也是這樣想的,但他的原配夫人江冬秀很剽悍,跟胡適鬧,一鬧,胡適心軟了,於是“胡適大名垂宇宙,夫人小腳亦隨之”,成了千古佳話。

連一個長得很一般、自己並不喜歡的小腳女人,胡適都不忍棄之,何況數百上千口人的生命呢?所以,面對朱棣的屠刀,胡適的選擇很可能是,殺我可以,但不要動別人。因此,他不會給朱棣起草即位詔書,但也不會大罵朱棣從而激怒這個惡魔,而殺我九族和朋友們的。

(五)若換成魯迅先生,他會怎麼做?

筆者才疏學淺,沒有找到魯迅先生對於方孝孺正面評價。但魯迅在《爲了忘卻的記念》一文中,有這樣一段間接評價方孝孺的話,當時魯迅寫這篇文章是爲了紀念左聯五烈士的,其中寫到五烈士之一的柔石時,他提到方孝孺。文中說:“他(指柔石)的故鄉,是台州的寧海,這隻要一看他那臺州式的硬氣就知道,而且頗有點迂,有時會令我忽而想到方孝孺,覺得彷彿也有些這模樣的。”

從這段話可知,魯迅對方孝孺也是持肯定態度的。甚至魯迅更佩服方孝孺的硬氣和骨氣。因爲“他的骨頭是最硬的,沒有絲毫奴顏和媚骨”(語出《論魯迅》)。那麼魯迅若處在當時的情景會如何?當然他也絕對不會向朱棣妥協,這首先應該肯定。不過面對如此暴君,魯迅不會貿然行事,他不會在當時就對着他罵。不是他不敢,而是朱棣不配!

罵人,或者打人也要看對手,看他有沒有資格讓我動手或者開口。

比如大俠郭靖,他不可能對一個手無綁雞之力的小叫花子動用降龍十八掌,但他可以對西毒歐陽鋒施展名揚天下的打狗棒法。魯迅先生當時可以大罵郭沫若、梁實秋等人,是因爲他們還值得一罵。而朱棣這人,簡直慘無人道,類同於獸,魯迅不會以人之智對獸之蠢。所以他會選擇隱忍。因爲他的宗旨是“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這個“孺”字跟方孝孺的“孺”字是一樣的,但意義不同,魯迅對於天下蒼生有的只是悲憫,所以他斷不會讓九族甚至十族的人爲自己陪葬的。

但魯迅向來有“韌”的精神,他不會放過朱棣這個暴君,他有可能學景清,去刺殺朱棣。用匕首,用投槍。但他不會像景清那樣輕易去送死,他要講策略。魯迅向來反對許褚那樣赤膊上陣的玩法,他要講策略。至於怎樣的策略,不在本文討論範圍。

最後回到開頭,就是面對屠刀視死如歸的方孝孺算不算一條好漢?

看看著名學者蔡東藩如何說:方孝孺一迂儒耳,觀其爲建文立謀,無一可用,亦無一成功。至拒絕草詔,猶不失爲忠臣,然一死已足謝故主,何必激動燕王之怒,以致夷及十族,試問此十族之中,有何仇怨,而必令其同歸於盡乎?

其實不用聽學者們的評論,僅一句民諺就說明問題了:一人做事一人當。真正的英雄好漢都是一個人承擔責任的,憑什麼我死了還要拉個墊背的?

這個道理再簡單不過,《上海灘》中的男主許文強有一句臺詞即可概括:

“我不想讓任何人發生意外!”

是啊,天是我捅的窟窿,天塌了我頂着,我不能讓任何人替我背鍋!這纔是英雄好漢,方孝孺不算!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