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李勣的一生是什麼樣的?有哪些功績?

歷史上李勣的一生是什麼樣的?有哪些功績?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唐朝(618—907年),是中國歷史上統一時間最長,國力最強盛的朝代之一。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讀,接着往下看吧

李勣,唐初名將,本名徐世勣,字懋功,故又稱徐懋功,《隋唐演義》中徐茂公的原型,投奔大唐後李淵賜姓“李”,故稱李世勣,李世民登基後避諱,改名李勣。早年參加瓦崗寨,後隨李密投降大唐,跟隨李世民征戰南北,立下汗馬功勞,爵封英國公,凌煙閣二十四功臣排名第二十三,受寵於太宗和高宗兩朝,總章二年去世,享年76歲。李世民曾評價:“李靖、李勣二人,古之韓、白、衛、霍豈能及也!”大唐風雲人物志第六篇講述與李靖並稱的大唐名將李勣。

大唐英國公

瓦崗一夢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羣雄並起,李勣和同鄉好友單雄信一起投奔了瓦崗寨翟讓。恰逢朝廷派遣張須陀率領2萬人進剿瓦崗寨,翟讓被嚇破了膽,收拾行囊準備跑路,被李勣攔住,在李勣的指揮下,瓦崗衆人誘敵深入,利用地形打伏擊,竟然全殲隋軍,一代名將張須陀戰死。瓦崗寨一戰成名,李勣也被翟讓引爲柱石,頗受倚重。

李勣目光遠大,一心想把瓦崗寨做大做強。蒲山公李密參加楊玄感反叛失敗,正到處逃竄,李勣認爲他是天下英雄,又是名門之後,頗具聲望,如果他能加入瓦崗寨必定能極大地加強瓦崗寨實力,提升瓦崗寨聲望,便和王伯當一同勸說翟讓邀請李密加入瓦崗寨。

歷史上李勣的一生是什麼樣的?有哪些功績?

瓦崗羣雄

李密是梟雄,怎甘心位居翟讓之下,他在房彥藻的幫助下殺了翟讓,奪過了瓦崗寨大權。事變之中,若不是王伯當相救,李勣也差點被李密的人一刀砍了。李密爲了收買人心,繼續讓李勣、單雄信等人統帥隊伍。

因爲動亂,中原地區到處是餓死的人,隋朝在洛陽周邊建有很多大糧倉,李勣向李密建議攻取黎陽倉,並親自帶兵拿下了黎陽倉,隨後開倉放糧,中原地區的流民紛紛加入瓦崗寨,一夜之間瓦崗軍擴大到十餘萬,成爲中原地區最大的起義軍勢力。

正當李勣覺得可以依託瓦崗寨一展宏圖時,李密飄了,他一心想拿下洛陽,住進洛陽恢弘的宮殿,擺脫山大王的身份,結果洛陽城池高大,久攻不下,反被王世充擊敗,一夜之間瓦崗寨土崩瓦解,李密逃入關中投降唐朝,李勣也歸入大唐。

南定維揚,北清大漠

李勣剛投降唐朝,便上演了一出好戲。李密逃入關中時,瓦崗寨並沒有徹底瓦解,李勣還佔據着部分地區,衆人勸李勣將這些地區獻給大唐以獲得功勞,李勣卻說這些地方是屬於魏公的(李密),應該由魏公獻給大唐,於是派人將土地黃冊等送給李密,由李密獻給大唐。李淵聽說這件事情後,對李勣的印象大好,直接封他爲“萊國公”,賜姓“李”。

此時正值唐朝統一天下的時候,李勣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戰,特別是在消滅王世充、竇建德的關鍵一戰中,李勣的軍功僅次於李世民,李世民爲上將,李勣爲下將,身着金衣隨李世民太廟獻俘。

武德五年,徐元朗在兗州復叛,李勣率軍討伐,很快徐元朗授首,兗州平定;武德六年,輔公祏在江淮地區復叛,李淵命李勣由北向南,李靖順江而下討伐,最終李勣斬殺輔公祏,平定江淮。

李世民登基後,開始頻繁對外用兵,李勣建功頗多。貞觀三年,李世民決定對東突厥用兵,李勣率領大軍出雲中,配合李靖行動。李靖突襲定襄“嚇跑”了頡利可汗,逃跑途中頡利的軍隊正好碰上李勣,一陣廝殺後落荒而逃。頡利連忙派人向李世民求和,稱願意歸附大唐,李勣卻和李靖商議,他認爲應該一鼓作氣,千萬不能放虎歸山,得到了李靖的同意。於是兩位絕世名將,李靖負責正面突襲,李勣繞道磧口圍堵突厥人,最終擒獲頡利,一舉滅亡強大的東突厥,洗刷了李淵稱臣、李世民渭水之盟的恥辱,將大唐軍威播撒到草原、西域諸國,引來萬國來朝,共同尊李世民爲“天可汗”。

歷史上李勣的一生是什麼樣的?有哪些功績? 第2張

自武德八年開始,李勣一直在幷州任職,處於抵禦草原諸部落的最前線,東突厥被滅亡後,唐廷一直緊盯草原,僅防再次有部落統一草原成爲強敵,薛延陀的真珠可汗不信邪,於貞觀十五年聯合同羅、僕骨、回紇、靺鞨、霫等部族南侵已經歸附大唐的突厥俟利苾可汗阿史那·思摩,阿史那·思摩向唐朝求援,李勣率軍出征!面對二十萬的草原聯軍,李勣僅用6萬步卒,數千騎兵便將其打得潰不成軍,回到草原上安心放羊。

至此李世民評價道:南定維揚,北清大漠。

消滅高句麗

隋煬帝三徵高句麗失敗動搖國本,李世民晚年三次討伐高句麗未能完全成功,空耗了國力,隋唐兩代,高句麗成爲中原王朝跨不去的坎。

到了高宗乾封元年,高句麗國王淵蓋蘇文病死,泉男生繼位,其兄弟泉男建、泉男產發動政變,驅逐了泉男生,泉男生向唐朝求援,希望唐廷主持公道。

李治任命已經63歲的李勣爲遼東道行軍大總管,統帥大軍討伐高句麗,左武衛將軍薛仁貴聽從調遣。此次唐軍作戰,一改之前的頹勢,在李勣的指揮下摧古拉朽,連破邊境十六座城,薛仁貴作戰勇猛,攻陷重鎮扶余城,迫使扶余川等四十餘城投降。鴨綠江邊,李勣指揮唐軍擊潰高句麗五萬大軍,跨過鴨綠江追擊二百餘里,一直打到平壤城下,團團包圍了平壤,一個月後泉男產投降,泉男建被俘,平壤城坡,高句麗滅亡!

韓國人心目中的高句麗

這場勝利最開心的人是高宗李治,他完成了父親沒有做到的功績,於是他命李勣先在昭陵獻俘,向太宗“炫耀”,隨後再到太廟獻俘,向列祖列宗“炫耀”,然後舉辦大朝會,在含元殿受俘,向天下人“炫耀”,最後到南郊祭天,宣告高句麗平定,向上天“炫耀”!

備受榮寵

李勣經歷了高祖、太宗、高宗三朝,從高祖的賜爵賜姓,到太宗朝榮登凌煙閣,受託爲顧命大臣,李勣備受榮寵,而這一切在高宗朝達到巔峯。

歷史上李勣的一生是什麼樣的?有哪些功績? 第3張

李治剛登基,便將其擢升爲尚書左僕射,位居百官之首,加封開府儀同三司,後又加封司空,位極人臣。除此之外,李治還在“個人”情感上非常尊重李勣,下詔允許他騎馬去尚書省“上班”,還特意爲他安排一名小官每日迎來送往,李勣只要身體不舒服,李治就會親自問藥,經常到李府探望,甚至愛屋及烏,對李勣的親人也倍加榮寵,李勣的姐姐早年守寡,住在李家舊宅,李治前往泰山封禪時經過,專門派遣武皇后(武則天)前往慰問,還封其爲東平郡君,李勣的弟弟也被李治徵召入朝,做了大官。

李勣去世後,李治下令爲其停朝七日,準其陪葬昭陵,命人將他的墳墓修建成陰山、鐵山及烏德鞬山形狀,表彰其肅清草原的功績,唐初名將中享受此等待遇的只有李靖和李勣二人。出殯當天,李治登上宮樓爲其送葬,直到送葬隊伍遠去才下樓。

李勣能受到李治和武則天如此優待不僅是因爲他功勞大,還因爲他會做官做人。李治把武則天接到宮中之後,一直想廢掉王皇后,立武則天爲後,但是受到了朝堂的反對,尤其是顧命大臣中的長孫無忌、褚遂良,但是李勣一直沒有當衆表態,李治便單獨召見李勣,詢問他的意見,李勣說了一句著名的話:“此陛下家事,何必更問外人!”意思是立誰爲皇后,是皇帝的家事,何必問外人!先不說這句話對與錯,李治聽到的時候肯定心中暗爽,下定了立武則天爲後的決心,後來武則天知道了也頗對李勣感恩。

也正是因爲這句話,李勣被後人罵爲“媚上”,更加諷刺的是,他的孫子李敬業後來起兵反對武則天,武則天大怒,命人將李勣掘墓砍棺,剝奪其一切爵位,恢復“徐”姓,真是自己種下的因果。唐中宗復辟後,恢復了李勣一切榮譽,重新爲他修建墳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