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有哪些與齊宣王相關的軼事典故?史籍是如何記載的?

有哪些與齊宣王相關的軼事典故?史籍是如何記載的?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齊宣王,嬀姓、田氏,名闢彊,戰國時代田氏齊國第五位國君,在位共19年,齊威王之子。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相關內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齊威王三十六年(公元前320年),齊威王去世,田闢彊即位,是爲齊宣王。齊宣王六年(公元前314年),齊攻燕,幾乎滅亡燕國。齊宣王十九年(公元前301年),齊宣王去世,其子田地即位,是爲齊湣王。

軼事典故

有事鍾無豔,無事夏迎春

鍾、夏都是齊宣王身邊的女人,前者奇醜而有才,後者奇美而無能。於是,齊宣王有事,就跑去找鍾無豔幫忙;事情一過,則去找夏迎春尋歡作樂,把鍾無豔拋到了一邊。

濫竽充數

齊宣王讓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處士請求給齊宣王吹竽,宣王很高興。官府給他的待遇和那幾百人一樣。齊宣王死後,他的兒子齊湣王繼位。齊湣王也喜歡聽吹竽,但他喜歡讓他們一個一個地聽其獨奏,南郭處士只好逃走了。

有哪些與齊宣王相關的軼事典故?史籍是如何記載的?

宣王獨少一愛

一次,齊宣王對手下大臣淳于髡說:“先生談一談寡人喜歡的是什麼?”淳于髡說:“古代王者所喜歡的有四,而大王喜歡的有三。”齊宣王十分奇怪,禁不住問道:“這話怎麼說呢?”淳于髡說:“古代王者愛馬,大王也愛馬。古代王者愛美味,大王也愛美味。古代王者好美色,大王也好美色。古代的王者尊崇有才德的人,而大王卻不尊崇才德之士。”

齊宣王聽後,搖搖頭說:“國中根本就沒有傑出的才德之士,否則我也會尊崇他們,喜歡他們。怎麼能說我不尊崇有才德的人呢?”

淳于髡說:“古時有驊騮等好馬,可是現在沒有,大王就從不惜花費重金,從所有的馬中去挑選,可見大王真的喜歡馬。古時有豹象等動物的腸肚或嫩脆可口的肉,可是現在沒有,大王就命令手下人不辭辛苦從衆多美味中去挑選,可見大王真的愛好美食。古時有毛嬙、西施那樣的美女,可是現在沒有,大王就從當今天下的衆多美女中去挑選,可見大王真的喜歡美女。至於才德之士,大王就一定要等到有堯舜禹湯時代的賢德之士出現,然後纔去尊崇他們、喜歡他們;那麼如果禹湯時代的賢德之士知道,會覺得大王不是真心喜愛人才,也不會喜歡大王的。”齊宣王聽了靜默在那裏,不知怎麼答話。

王顧左右而言他

孟子有一次對齊宣王說:“有一個人,因爲要到楚國去,把老婆孩子交託給他的朋友,請予照顧。等到他回來的時候,才知道他的老婆孩子一直在受凍捱餓,那位朋友根本沒有盡到照顧的責任。你說對這種朋友該怎麼辦?”

齊宣王答道:“和他絕交!”孟子又說:“有一個執行法紀、掌管刑罰的長官,卻連他自己的部下都管不了。你說這該怎麼辦?”齊宣王說:“撤他的職!”

最後,孟子說:“全國之內,政事敗亂,人民不能安居樂業。你說這又該怎麼辦?”齊宣王看看自己的左右大臣,故意把話題扯到別處去了。

有哪些與齊宣王相關的軼事典故?史籍是如何記載的? 第2張

君子遠庖廚

孟子約於齊宣王二年(公元前318年)再遊齊國,受到禮遇。齊宣王問道:“齊桓公、晉文公在春秋時代稱霸的事情,您可以講給我聽聽嗎?”孟子回答說:“孔子的學生沒有談論齊桓公、晉文公稱霸之事,所以沒有傳到後代來,我也沒有聽說過。大王如果一定要我說。那我就說說用道德來統一天下的王道吧?”齊宣王問:“道德怎麼樣就可以統一天下呢?”孟子說:“一切爲了讓老百姓安居樂業。這樣去統一天下,就沒有誰能夠阻擋。”齊宣王說:“像我這樣的人能夠讓老百姓安居樂業嗎?”孟子說:“能夠。”齊宣王說:“憑什麼知道我能夠呢?”

孟子說:“我曾經聽胡齕告訴過我一件事,說是大王您有一天坐在大殿上有人牽着牛從殿下走過,您看到了,便問:‘把牛牽到哪裏去?’牽牛的人回答:‘準備殺了取血祭鍾’。您便說:‘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到它那害怕得發抖的樣子,就像毫無罪過卻被到處死刑一樣。’牽牛的人問:‘那就不祭鍾了嗎?’您說:‘怎麼可以不祭鍾呢?用羊來代替牛吧!’——不知道有沒有這件事?”

齊宣王說:“是有這件事。”孟子說:“憑大王您有這樣的仁心就可以統一天下了。老百姓聽說這件事後都認爲您是吝嗇,我卻知道您不是吝嗇,而是因爲不忍心。”

齊宣王說:“是,確實有的老百姓這樣認爲。不過,我們齊國雖然不大,但我怎麼會吝嗇到捨不得一頭牛的程度呢?我實在是不忍心看到它害怕得發抖的樣子,就像毫無罪過卻被判處死刑一樣,所以用羊來代替它。”

孟子說:“大王也不要責怪老百姓認爲您吝嗇。他們只看到您用小的羊去代替大的牛,哪裏知道其中的深意呢?何況,大王如果可憐它毫無罪過卻被宰殺,那牛和羊又有什麼區別呢?”

齊宣王笑着說:“是啊,這一點連我自己也不知道到底是一種什麼心理。我的確不是吝嗇錢財才用羊去代替牛的,不過,老百姓這樣認爲,的確也有他們的道理。”

孟子說:“沒有關係。大王這種不忍心正是仁慈的表現,只因爲您當時親眼見到牛而沒有見到羊。君子對於飛禽走獸,見到它們活着,便不忍心見到它們死去;聽到它們哀叫,便不忍心吃它們的肉。所以,君子總是遠離廚房。”

明察秋毫

齊宣王高興了,說:“《詩經》說:‘別人有什麼心思,我能揣測到。’──說的就是先生您這樣的人啊。我這樣做了,回頭再去想它,卻想不出是爲什麼。先生您說的這些,對於我的心真有豁然開朗的作用啊!這種心之所以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麼呢?”(孟子)說:“(假如)有人報告大王說:‘我的力氣足以舉起三千斤,卻不能夠舉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鳥獸秋天新生細毛的末梢【曰:“有復於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卻看不到整車的柴草。’那麼,大王您相信嗎?”(齊宣王)說:“不相信。”“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獸,而老百姓卻得不到您的功德,卻是爲什麼呢?這樣看來,舉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氣的緣故;看不見整車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緣故;老百姓沒有受到受護,是不肯佈施恩德的緣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統一天下,是不肯幹,而不是不能幹。”

有哪些與齊宣王相關的軼事典故?史籍是如何記載的? 第3張

緣木求魚

(孟子)說:“您最想要的東西是什麼,(我)可以聽聽嗎?”齊宣王只是笑卻不說話。(孟子)說:“是因爲肥美的食物不夠吃呢?又輕又暖的衣服不夠穿呢?還是因爲各種色彩不夠看呢?美妙的音樂不夠聽呢?左右受寵愛的人不夠用呢?(這些)您的大臣們都能充分地供給,難道大王真是爲了這些嗎?”(齊宣王)說:“不是,我不是爲了這些。”(孟子)說:“那麼,大王所最想得到的東西便可知道了:是想開拓疆土,使秦國、楚國來朝見,統治整個中原地區,安撫四方的少數民族。(但是)以這樣的做法,去謀求這樣的理想,就象爬到樹上去抓魚一樣。”【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闢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爲,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齊宣王說:“象(你說的)這麼嚴重嗎?”

(孟子)說:“恐怕比這還嚴重。爬到樹上去抓魚,雖然抓不到魚,卻沒有什麼後禍;假使用這樣的做法,去謀求這樣的理想,又盡心盡力地去幹,結果必然有災禍。”

安步當車

齊國有位隱士名叫顏斶(chù)。齊宣王聽說他很有名,就召見了他。

顏斶進宮後,齊宣王傲慢地說:顏斶,你過來!顏斶不卑不亢地對齊宣王說:大王,你過來!齊宣王很不高興,旁邊的大臣也都責怪顏斶。顏斶便說:如果我走到大王面前去,說明我羨慕他的權勢;如果大王走過來,說明他禮賢下士。與其讓我羨慕大王的權勢,還不如讓大王禮賢下士的好。

齊宣王惱怒地問他:到底是大王尊貴,還是士人尊貴?顏斶說:當然是士人尊貴!從前秦國進攻齊國的時候,秦王下令:誰敢在距離高士柳下惠墳墓五十步以內的地方砍柴,格殺勿論!另外還懸賞:誰能砍下齊王的腦袋,就封他爲萬戶侯,賞金兩萬兩。由此可見,一個活着的大王的頭,還抵不上一個死去的士人墳墓呢。

齊宣王覺得自己理虧了,便請求做顏斶的學生,並說:您和我在一起,食有美味,出必乘車,妻子兒女可以穿上華美的服裝。顏斶毫不動心,堅決辭謝:我還是希望讓我回去,每天晚點兒吃飯,也像吃肉那樣香;慢慢地走路,就當是坐車一樣;不犯罪過,就是保持自己的尊貴。清靜無爲,純正自守,樂在其中啊!顏斶說罷,告辭而去。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