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身上有哪些謎團?

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身上有哪些謎團?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身上有哪些謎團?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說朱瞻基,先從一個故事說起。這個故事非常精典,既可以讓文中主角悉數登場,同時又把幾個當事人的隱忍、野心和螳螂臂刻化得栩栩如生。一句話,如果讀懂了這個故事,就有可能揭開朱瞻基身上的謎團。

這個人就是朱瞻基。

朱瞻基影視劇照永樂初年,明成祖朱棣爲彰顯正統、撇清和侄兒建文帝朱允炆之間的關係,於是派遣兒孫們前去孝陵祭拜父親朱元璋。此行,四個大腕將同時亮相,他們分別是:長子朱高熾;次子朱高煦;三子朱高燧以及長孫朱瞻基。朱高熾溫文爾雅,讀萬卷書,但不喜歡戶外運動,加之以前在北平的伙食不錯,時間一長竟落了個肥胖的毛病,連走路也常常需要人攙扶。而祭拜祖父是件非常嚴肅的事情,所以朱高熾堅決不乘轎,想自己大步流星一回。結果出了狀況:行進途中,站立不穩,來了個狗啃泥。朱高煦見狀,哈哈大笑,冷嘲熱諷地說:前面的人跌倒,後面的人應該警覺,再不要犯相同的錯誤(前人蹉跌,後人知警)。朱高熾眼神輕蔑,根本不把大哥當回事,另外他還有個鐵桿:三弟朱高燧。話音未落,一個人飛奔而來,扶起朱高熾,並接過朱高煦的話說:在你的後面同樣有人警覺也(更有後人知警也)。

南京明孝陵

彼時,朱高熾被立爲皇太子;朱高煦已封漢王;朱高燧爲趙王。朱瞻基呢?謝縉大儒的一句“好聖孫”讓朱棣心喜歡生,於是把他欽定爲第三代接班人:即皇太孫。按理,去孝陵祭拜朱高煦只有當配角的份,因爲他的一前一後是明朝未來的兩代帝王。當然,眼下一切還沒變現,而朱高煦更無法洞悉未來,此時他一門心思只想取代朱高熾一一朱高煦是明史上的一朵奇葩,野望無窮,一生在爭奪皇位的道路上不知疲倦地奔跑着。不過,朱高煦之所以如此驕橫似乎也有幾分道理。當年,朱棣不惜以全家老小作賭注掀起了聲勢浩大的“靖難之役”,最後渡江南下,打敗朱允炆,變成了令後世稱頌的永樂大帝。然而,靖難之役的過程相當艱難,朱棣曾被鐵鉉、盛庸、徐輝祖等猛人狂揍,好幾次只得單人單騎落荒而逃。

朱棣影視劇照

面對朝廷的圍點打援朱棣差點選擇了放棄,可每每在被逼入絕境時朱高煦卻如神兵天降,一次次救他於危難,着實爲朱棣成功翻盤立下了汗馬功勞。面對兩個兒子:一個悲天憫人、滿腹經綸;另一個則驍勇善戰、英姿颯爽,戰爭年代朱棣便不自覺地朝朱高煦袒露過自己的心跡。《明史紀事本末》記載:勉之!世子多疾一一兒子,好好幹吧!世子(朱高熾)身體不太好。就這樣,父子間形成了一個奇怪的格局:朱高熾謹小慎微、大氣也不敢喘;朱高煦則把這句話當寶貝,即便就藩樂城後仍不放棄,並把奪嫡作爲此生的終極目標。朱瞻基呢?更像個遊刃有餘的助攻手,一次次破局,一次次獲得成功,但成功背後卻充滿着懸疑,令人百思百得其解,以致讓後世吵吵嚷嚷了幾百年。

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身上有哪些謎團?

朱高煦影視劇照

該來的自然要來。永樂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朱棣北伐得勝,返京途中病死榆木川。按理,皇位應該由朱高熾自然承襲。但筆者前面已作了介紹,所以朱高煦每天在山東厲兵秣馬,苦等着機會。朝廷爲防止朱高煦藉機篡位、引發血腥爭鬥,所以英國公張輔、閣臣楊榮便布了一個局。1:嚴密封鎖朱棣病逝的消息,讓朱高熾鎮守北平,部署兵力、嚴陣以待;2:將軍中的漆器全部融化,製成一口大棺材,每天照例安排人前去帳內送餐、請安,保持着大軍還朝的樣子;3:一切準備就緒,這才着朱瞻基離京去草原上迎接祖父的靈柩。這個計劃近乎完美,由於沒給朱高煦提供有效的作案時間,同年九月朱高熾順利即位。關於朱高熾繼位有必要作以補充:朱高熾是明朝第一位在紫禁城登基的皇帝;登基典禮非常低調簡樸;他是衆人手捧城牆的結果,其中也包括長子朱瞻基。就這樣,兩個月後朱高煦纔得到了朱高熾登基的消息,眼瞅着生米煮成熟飯,朱高煦長吁短嘆、捶胸頓足,誓言重新奪回屬於自己的東西。

朱高熾影視劇照

面對朱高煦的咄咄逼人,朱高熾選擇了隱忍和原諒,爲切實安撫二弟,還大肆封賞,讓朱高煦的待遇遠超永樂朝。表面看起來,朱高煦不再跳彈,一切彷彿已歸於平靜。隨後,朱高熾改元洪熙,採取戰略收縮,釋放靖難之役的受害者,還耕地給百姓,授他們魚與漁,漸漸拉開“仁宣盛世”的大幕。朱高熾迎來了仁宗時代一一老百姓安居樂業,國力蒸蒸日上。第二年四月,南京多次發生地震,於是朱高熾下了一道聖旨,《明史.卷九》載:夏四月,以南京地屢震,命往居守。這一年,南京多次發生地震,朝廷需要派人去居守,任務自然落到了太子朱瞻基身上。熟悉明史的人大抵都知道,朱高熾的這個安排有點私心他非常念舊,想把都城遷回南京,之所以命朱瞻基去居守,其實主要是爲早日遷都作準備。與此同時,朱高煦也沒閒着,在北京撒下大把銀票,安插了爲數不少的眼線,當然,在山東更是整日磨刀霍霍、枕戈待旦。

朱高煦、朱高燧影視劇照

接下來,兩件蹊蹺的事情發生了。讓我們打開《明史.卷九》的記載,然後再分別展開。第一件:五月庚辰,仁宗不豫,璽書召還。意思是:1425年5月11日,在位不到9個月的明仁宗朱高熾快不行了,於是立即着人寫下詔書召朱瞻基緊急回京。這是一段平常的記載,但卻引發了一系列不可思議的事。前文介紹,朱高煦在京城埋設了大量眼線,所以包括仁宗不豫,通知朱瞻基回京的消息應該算不上什麼祕密。有理由相信,朱高煦的線人和朝廷的信使或同時從北京出發。得到消息後,朱高煦像打了雞血,終於等來了這次絕佳機會。(爲什麼稱爲絕佳機會,答案請允許筆者在後面揭曉)。爲此,他在樂城組織了一支敢死隊,決定在半道截殺侄兒朱瞻基,然後安排主力部隊跟進,隨後拿下北京,皇位便唾手可得。這是一個完美的計劃,可謂天衣無縫一一朱高煦設伏的官道是朱瞻基的必經之路。

朱瞻基影視劇照

爲什麼這麼說呢?讓我們打開地圖就可以得出結論,因爲南京到北京超過1000公里,而樂城到北京卻不足700公里。那麼,朱瞻基能躲過朱高煦的必殺嗎?當朱高煦看到朱瞻基的隊伍後全身血脈賁張一一成敗在此一舉,能否問鼎天下絕不辜負手中的刀劍。朱瞻基來了,一批敢死隊員拉緊攔馬的繮繩,其他的全部刀劍出鞘。接下來的一幕讓朱高煦驚呆了一一朱瞻基的隨從和衛隊一應俱全,而轎中卻空空如也一一朱瞻基不翼而飛,朱瞻基上天遁地了!朱高煦錯失良機,讓煮熟的鴨子飛掉了。這是朱瞻基在明史上留下的第一個謎團。他怎麼能躲過朱高煦的必殺技呢?後世推測有以下幾種可能:1:朱瞻基提前經過了設伏點(時間應該在接到聖旨前);2:朱瞻基繞道過了設伏點(這種情況不太可能,崎嶇山路讓他根本無法快速趕回北京);3:朱瞻基壓根就沒去南京,朱高熾的聖旨只是爲了迷惑朱高煦以及宮裏的線人;4:之所從讓衛隊經過設伏點,朱瞻基希望揭穿朱高煦奪嫡的陰謀,爲日後剷除這個亂臣賊子作道義上的準備。假如,以上推測屬實,這個局實在精妙!

明朝第五位皇帝,朱瞻基身上有哪些謎團? 第2張

在躲過朱高煦的必殺後,不久,朱瞻基突然在北京即位了。《明史.卷九》記載:六月辛丑,還至良鄉,受遺詔,入宮發喪。庚戌,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爲宣德元年。這段記載須翻譯清楚:六月三日,朱瞻基回到京郊良鄉,接受遺命,進宮發喪。十二日,即皇帝位。大赦天下。這段記載,看似平淡無奇,實際卻透着巨大玄機。在這裏我們不妨深入:從5月11日起,宮中的信使從北京出發,朱瞻基於6月3日返回到良鄉。這即是說:1:按每天600裏(300公里)加急計算,如果不出意外,信使晝夜不停,從北京到南京至少需要3到4天;2:朱瞻基第一時間接到聖旨,即便不準備,但隨行隊伍較多,起碼也要5到6天才能趕到良鄉(這也爲朱瞻基提前經過朱高煦的設伏點提供了一個合理的解釋)。然而,朱瞻基到良鄉,明史卻給出了準確時間:6月3日。這又讓筆者不得不提出一些質疑:1:從聖旨發出,朱瞻基從南京到北京一共用了23天;2:朱瞻基沒有日夜兼程,只是採用了高於常規的趕路方式;3:如果按23天的行程計算,他一定躲不過朱高煦的絕殺;4:聖旨裏提到朱高熾只是生了病,並沒有死去,而良鄉離京城僅30公里,進宮至多一個時辰。同時,又引出兩個問題:1:按正常速度推進朱瞻基爲什麼能躲過朱高煦的絕殺呢?2:既然知道父親已龍馭殯天,爲什麼要在良鄉接受遺命,而不快速回宮呢?合理地解釋:朱瞻基要麼壓根就沒去過南京,要麼早就知道父親會死,又或者,他安排自己的心腹在宮中提前結果了父親。

朱瞻基影視劇照

以上推論或許有點駭人聽聞。好了,讓我們放平心態,再看一段《明史.卷九》的記載:辛亥,諭邊將嚴守備。甲寅,趣中官在外採辦者還,罷所市物。翻譯一下:六月十三日告誡邊將嚴加守備。十六日,催促在外採辦中官全部回京,停止所交易之物。這段文字很不尋常:1:朱瞻基6月12日即皇帝位,6月13日下詔告之邊將嚴加守備,沒有任何問題;2:催促在外採辦的中官全部回京也說得過去;3:停止所交易之物,這纔是問題的關鍵。什麼是交易之物呢?簡單地說,就是朱瞻基登基儀式的用品。然而,4天前,朱瞻基在紫禁城登基,所有物品一應俱全,沒有絲毫的慌亂和倉促。難道是朱高熾知道自己要死,提前爲朱瞻基準備的?顯然不是,皇帝病入膏肓,舉國哀痛,有誰敢作這樣的安排,除非一個人,那就是皇太子朱瞻基。那麼,下詔召回中官無非是欲蓋彌彰罷了。當然,以上結論筆者只是根據史料的推斷和猜測罷了!至於真相到底是什麼,也許只有打開朱高熾的陵寢纔有可能揭開這個謎團。

紫禁城一角

讓我們回到朱高煦和朱瞻基的“恩怨情仇”。1426年八月,朱高煦終究耐不住寂寞,夥同山東都指揮使靳榮在樂城發動叛亂。得到消息後,朱瞻基先是採取懷柔政策對朱高煦大加安撫,然而效果並不理想。隨後,聽取了工部尚書楊榮的建議,決定御駕親征,討平叛逆。事實上,朱瞻基的平叛等同一次愉快的旅行,因爲當大軍抵擋樂安的第二,朱高煦便投降了。朱高煦投降的過程非常有趣,甚至讓人啼笑皆非,由於這事不是本文重點,就不再贅述。不過,朱高煦之死得提一提。投降後,朱瞻基把朱高煦帶回北京,削去爵位,將其貶爲庶民,順帶找個院落把他關了起來。過了幾年,朱瞻基去看望朱高煦,結果趁朱瞻基不備,朱高煦給朱瞻基一記掃堂腿,朱瞻基應聲倒地,和當年父親一樣來了個狗啃泥。朱高煦悲催了,朱瞻基命人取來大缸罩住他,同時在周圍生上大火,朱高煦被熊熊燃燒,缸迸炸裂而死。

朱瞻基影視劇照後記:作爲明朝的第五位皇帝,朱瞻基能文能武,體恤百姓,執政十年大力發展生產,和父親合力完成了明朝的第三個盛世一一仁宣之治一一贏得了明史上不可多得的黃金十年。從這個角度講,朱瞻基是個好皇帝。又或許,他身上的那些謎團並不是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