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諸葛亮在安排自己後事的事情 姜維什麼沒有能“挑大樑”

諸葛亮在安排自己後事的事情 姜維什麼沒有能“挑大樑”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瞭解:諸葛亮和姜維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三國時期的歷史非常的複雜,無數的英雄豪傑並起,一同爭奪天下。僅僅在當初討伐逆賊董卓的時候,就有十八路諸侯出兵,足以見天下局勢之亂。但是隨着時間的推移,真正厲害的君主慢慢的吞併了其他不夠強大的人,局勢也明朗了。瞭解後來三分天下的局勢形成。纔算是真的穩定了,這之後一直持續了很多年。

諸葛亮在安排自己後事的事情 姜維什麼沒有能“挑大樑”

我們都瞭解姜維這個人,他本事曹操營中的大將,軍事能力非常強,就連諸葛亮也曾敗在他手中過。由此可見此人之厲害。但是後來因爲諸葛亮的離間之計,讓姜維跟曹魏之間的關係出現了裂痕,所以後來的姜維叛出了曹魏,投入了蜀國的麾下。這讓諸葛亮非常的高興。因爲諸葛亮一直都覺得姜維是一塊非常完美的璞玉。動了愛才的念頭。

諸葛亮安排後事,姜維沒能“挑大樑”

後來諸葛亮當起了姜維的老師,將自己的畢生所學,傾囊相授。而姜維也不負衆望,成爲了一個非常厲害的謀士。但是因爲其太過年輕了,所以在資歷和威望上都有所欠缺。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直到後來諸葛亮重病去世,他纔得到兵權,可以一展自己的宏圖。

但是諸葛亮在死前安排的後事卻是讓姜維非常的失望和不解。當時的諸葛亮,爲劉禪安排了蔣琬和費禕,做了蜀國的丞相。但是對姜維卻沒有做出安排,這讓姜維很是鬱悶,按理說,應該讓自己成爲大將軍呀!這樣才能更好的爲蜀國效力。但是諸葛亮卻沒有交代,可見,其實諸葛亮是不打算讓姜維“挑大樑”的。那麼爲何會這樣呢?諸葛亮花心思培養姜維,難道不是爲自己培養出一個接班人麼?

北伐11次,勝多敗少,卻跟君主鬧了矛盾

姜維此人一直是希望自己能夠像軍師諸葛亮一樣,能夠北伐勝利,這其實也算是繼承了諸葛亮的遺志。因爲姜維一直一來比較贊同的做法,就是以攻代守。再加上諸葛亮當時將權利分散開來,所以的人都要各司其職。所以作爲一個將軍,想要或者功勞,唯一的途徑就是戰爭了。於是姜維一有機會,就會向劉禪提出想要北伐的想法。

諸葛亮在安排自己後事的事情 姜維什麼沒有能“挑大樑” 第2張

他前前後後北伐了十一次,其中勝利了五次,失敗了兩次,還有四次是平手。從這樣的戰績中,我們也能看出姜維的軍事才能是非常厲害的。但是我們都瞭解,戰爭是需要消耗錢財的。而蜀國因爲一直都是出於弱勢的地位,所以一直以來,富裕程度都是遠遠不如曹魏的,所以沒過多久,蜀國的百姓就怨聲載道。在加上朝中人們對姜維的詆譭。特別是後來在宦官黃浩的問題上,更是讓他跟劉禪有了很大的分歧。

當時忠誠的姜維想要去跟劉禪理論,但是他沒有看透這件事情的本質,其實劉禪就是在藉着這樣的一件事情來敲打他,最後的時候劉禪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卿何容不了一宦官耶。”這樣的一句話,登時讓姜維醒悟過來了,於是他明白了,其實自己在劉禪心目中的地位,跟自己的老師諸葛亮那是完全沒得比的,所以後來的他就開始細細的思考自己的處境,幸好得到了欲正的提醒,開始了自己屯田避禍的計策。

諸葛亮在安排自己後事的事情 姜維什麼沒有能“挑大樑” 第3張

屯田避禍,卻未能逃過一劫,司馬昭一語破天機

但是我們都瞭解,大軍是用來打仗的,要是來耕田,時間短了看不出來,但是時間一長,自然是戰鬥力會直線下降。但是姜維也沒有更好的辦法。果不其然,後來魏國抓住機會,就破了蜀國的都城,成功擒住了劉禪。而姜維只能假意投降,希望能夠東山再起。在這個過程中他還希望能夠策反鍾會,但是最後卻失敗了,兩個人都被殺死了。

諸葛亮在安排自己後事的事情 姜維什麼沒有能“挑大樑” 第4張

其實當時的司馬昭曾說過一句話,道出了其中的玄機:“人之無情,乃至如此!雖使諸葛亮在,亦不能輔之久全,何況姜維乎?”這句話其實是在說劉禪,大意就是說諸葛亮自己在位時期,都不能輔助好劉禪,換成姜維,自然也是不可能做得更好了,所以諸葛亮最後不對姜維做出安排,其實也是證明對劉禪是徹底的失望了,瞭解姜維是幫不了他的,即便是將這樣的重擔壓在姜維的身上,也是徒勞而已。 與其如此,還不如讓姜維輕鬆一些。

縱觀姜維一生,雖有大才,但是卻生不逢時,沒有遇到對的君主。正如司馬昭的話所說,生逢末世,君主昏庸,自己有再大的本事也難成大事。惋惜了這樣的一員大將。如果劉禪能夠早一次全力支持姜維,雖不敢說能夠一統天下,蜀國的歷史至少還能再延長數十載。不瞭解你們是怎麼看姜維的呢?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