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宋仁宗的存在感並不強,爲何還能爲後世帶來重要影響?

宋仁宗的存在感並不強,爲何還能爲後世帶來重要影響?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宋仁宗,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宋仁宗是一位在位時間很長,但是存在感很低的皇帝。”

這是《宋仁宗:共治時代》這本書楔子中,對宋仁宗的評價。

一部《清平樂》帶人們一睹了風起雲涌的大宋王朝,大家也被劇中輪番登場的“背誦默寫天團”所吸引。當然,也不能忽略這部劇的主角,大宋王朝的第四位皇帝:宋仁宗。

宋仁宗的存在感並不強,爲何還能爲後世帶來重要影響?

不過,要說我國曆史上有名的皇帝,你可能會想到秦皇漢武,也可能會想到唐宗宋祖,亦或是康熙乾隆,但估計很少有人會想到宋仁宗。

但不可忽視的是,宋仁宗主政時期,涌現了許多影響我國曆史進程的人。文學史上唐宋八大家中,六位宋朝的人都是在宋仁宗朝時期,登上舞臺的;在政治上,范仲淹、富弼、韓琦、呂夷簡、歐陽修、包拯……他們或活躍在仁宗朝,或在此時嶄露頭角。

那麼,爲何一個存在感不強的皇帝,他主政的時期卻能給後世帶來重要影響?這就是《宋仁宗》這本書中所論述的一個核心觀點:共治。

本書的作者是著名的宋史學者:吳鉤。他多年來一直研究宋朝的文化、歷史,著有《風雅宋:看得見的大宋文明》《宋:現代的拂曉時辰》等,曾獲CCTV“中國好書”獎。

本書是他所寫的第一部人物傳記。本書沿着時間脈絡,通過宋仁宗一生,向我們展示了他與士大夫的共治時代。

宋仁宗朝何以形成共治?

說到宋朝的君主,尤其是把宋朝和之前的唐朝進行對比分析時,很多人很容易看到相權被分割,從而推出皇帝更爲集權的結論。

但實際上,在相權被分割的同時,宋朝的文官隊伍,尤其是可以對君權形成制約的士大夫隊伍,實則是擴大了。

宋朝的中央政府在皇帝之下,分工更爲細緻。有負責財政的三司,有負責行政的政事堂,有負責軍事的樞密院,還有負責監察的臺諫。龐大的官員隊伍,對於皇帝來說,是一種制衡。

宋仁宗的存在感並不強,爲何還能爲後世帶來重要影響? 第2張

這種制衡,在宋仁宗朝時期形成了特點鮮明的共治。所謂共治,就是指仁宗皇帝與士大夫共同治理天下的格局。

宋仁宗時期,臺諫制度較之前有了很大的發展,無論是機構設置還是人員選拔,都有了很大變化。雖然說,臺諫是對相權的一種制衡,但是在實際發揮作用的過程中,臺諫是仁宗共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無論是仁宗廢后、迎娶新後、立皇嗣,還是與西夏的軍事戰爭、慶曆新政、嘉祐之治,臺諫的功能都不能忽視。

另一方面,共治需要強大的士大夫團隊做支撐。宋朝科舉制度的發展,爲朝廷提供了大量官員。其中,以仁宗嘉祐二年的科舉最值得說道。

這一年經歷多次貶謫的歐陽修,重返朝廷,成爲了貢舉考官。

對於那時文壇上,流行已久的“太學體”文風,歐陽修非常看不慣。這種文風,注重華麗的辭藻,但內容卻非常空洞。於是,歐陽修作爲考官,給“太學體”文風打了很低的分,也正是因爲歐陽修的極力倡導,科舉上的文風才得以轉變。

可能有人會問,皇帝不都是大權在手的嗎?爲什麼到了宋仁宗這裏,卻可以形成皇帝與士大夫共治的局面呢?

這裏就不得不說宋朝開國以來所推崇的“祖宗之法”以及所形成的以文治國傳統了。

宋太祖立國之初,提出了三條了戒律。其中一條就是不得殺士大夫和上書言事人,在太祖、太宗兩朝不斷完善後,形成了祖宗之法不可廢的傳統。這就要求君主要廣開言路,同時也給了士大夫們更多的施展空間。

宋仁宗的存在感並不強,爲何還能爲後世帶來重要影響? 第3張

另外,經歷了五代的戰亂後,宋代從建立之初就確定了 “以文官治天下”的策略。無論是科舉制在宋朝的發展,還是社會上對文人的重視,都提升了士大夫階層的社會地位,他們也愈發成爲政壇上堅實的力量。

共治不錯,但弊端也有

在本書中,作者不吝嗇對宋仁宗共治模式的稱讚,尤其是後來的宋人在評價仁宗的朝政時,很多都給出了積極的評價。比如宋哲宗的給事中範祖禹提出了“專法仁宗”的說法,並表示“陛下誠能上順天意,下順民心,專法仁宗,則垂拱無爲,海內宴安,成康之隆,不難致也。”

不過,作者也沒有迴避共治模式所存在的問題。仁宗共治的弊端,簡單來說可以概括爲兩個詞:低效與扯皮。

就效率來說,沒有什麼比軍事更講究效率了。然而,從寶元元年,西夏李元昊發難宋朝邊境,企圖自立,一直到康定二年,這4年時間裏圍繞着如何對付西夏,宋朝朝廷上的討論不曾終止。

康定二年宋朝與西夏交手的失敗,則徹底暴露了共治的低效。書中就寫到,“從宋真宗開始形成了一套集議制度,並在仁宗時期形成了定製,只要出臺決策,朝廷就會召集官員進行集議。”

這種方式雖然可以集思廣益,但也會延誤時機。在對待西夏戰事上,朝廷中主戰與主和的士大夫們,爭論不定,讓宋朝喪失了很多機會。

另外,由於宋朝非常重視文官隊伍,這一方面導致冗官,另一方面也會讓官員隊伍中,出現結派、扯皮的問題。宋朝從建立起,皇帝就非常害怕大權旁落,因此特別警惕官員們結成幫派。然而,在宋仁宗時期,不只一次在朝廷中出現“朋黨論”的聲音,范仲淹、歐陽修等人更是被“朋黨論”所影響,多次被貶謫。

宋仁宗的存在感並不強,爲何還能爲後世帶來重要影響? 第4張

草草終結的慶曆新政,恰恰表明,像仁宗這樣一位缺乏殺伐果斷的君主,在面對官員們的扯皮時,顯然無法當機立斷。

再論宋仁宗,是賢君還是窩囊廢?

明代萬曆年間內閣首輔朱國楨曾說:三代以下,稱賢主者,漢文帝、宋仁宗與我明之孝宗皇帝。

在我國古代上,廟號爲“仁”的皇帝並不多,宋仁宗就是其中一位。

宋仁宗趙禎給人留下了仁義、善良的形象。在他還是皇太子時,士大夫們就認爲,雖然他年幼卻少年老成,喜慍不形於色,“持謙秉禮”。

但是作爲一代君主,除了仁聖還需要有一定的魄力和果敢。在這一方面,宋仁宗差了不是一星半點。尤其是在嘉祐年間,不只一位大臣上書,希望他“簡出睿斷”。

不過,也得爲仁宗辯護幾句,不是他不想“睿斷”,而是有很多限制。一方面,他的性格決定了他難以殺伐果斷。另一方面,宋朝的制度設計讓君主很難獨斷專行。

事實上,每當仁宗“放飛自我”,繞過宰相做出一些決斷時,又會遭到大臣們的抗議。不知道仁宗在位時,是不是發出過“我太難了”的呼喊。

宋仁宗的存在感並不強,爲何還能爲後世帶來重要影響? 第5張

很多時候,當我們看歷史、評價古人時,很容易帶入現代人的眼光,甚至是站在一種“上帝視角”上去責備賢者。殊不知,對歷史的評價,離不開其所處的歷史環境。

就宋朝而言,這是個建立在五代混亂之上的朝代。對於宋朝的君主來說,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何避免自己成爲“第六代”。所以,在很大程度上,“守成”是宋代皇帝的一個核心要務。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他們倡導“事爲之防,曲爲之制”。當防範成爲主題時,就不可避免要面對一些“頑疾”。想要改革這些“頑疾”,如果皇帝本人很“中庸”,不能殺伐果敢,其結果可想而知。

宋仁宗親身經歷了慶曆新政的失敗,因此在晚年嘉祐之治時,反倒沒有了年輕時想要“幹一票”的心氣,而是選擇了垂拱而治。

他似乎在進退之中,找尋到了自己的位置。正如本書中所說的“萬事不會,只會做官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