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戰史揭祕 > 古代戰役 > 宋太宗爲何能輕易消滅北漢?宋滅北漢之戰帶來哪些影響?

宋太宗爲何能輕易消滅北漢?宋滅北漢之戰帶來哪些影響?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太平興國四年,宋太宗趙光義率軍攻滅北漢,結束了五代十國的長期分裂局面,下面小編爲大家帶來詳細的文章介紹。

前因

1.劉崇建立北漢:公元951年(後周廣順元年),劉崇得知兒子死訊後在太原繼位,繼承後漢,史稱北漢。

2.宋太祖滅南唐:975年(北宋開寶八年),北宋軍攻克金陵(今南京),南唐國主李煜奉表投降,南唐滅亡。

3.吳越國納土歸宋:公元978年(北宋太平興國三年),吳越王錢俶納土歸宋,吳越國滅亡。

後果

高梁河之戰:979年(北宋太平興國四年),北宋軍爲奪取幽州(今北京),在高梁河(今北京西直門外)被遼軍擊敗。

詳細過程

第一、吳越國納土歸宋

公元979年,宋太宗趙光義率軍親征北漢。北漢皇帝劉繼元被迫投降,北漢滅亡。

當年,宋太宗先是命潘美爲北路都招討制置使,率軍攻太原。然後命郭進爲太原北石嶺關(今山西忻縣南)都部署,率軍佔領石嶺關,以阻擊從北面增援北漢的遼軍。最後,自己親帥主力進駐鎮州(今河北正定),之後分兵西進,圍攻太原(北漢都城)。

當時,北漢只佔據12個州,大致包括今天的山西省中部和北部,總兵力只有3萬多。而宋軍有幾十萬。所以不到兩個月,宋軍就把太原團團包圍了。

宋太宗爲何能輕易消滅北漢?宋滅北漢之戰帶來哪些影響?

第二、北漢皇帝劉繼元派兒子到遼國搬救兵

北漢皇帝劉繼元派兒子到遼國搬救兵。遼國派南府宰相耶律沙領兵支援。耶律沙率前軍奔石嶺關來救北漢,結果輕敵冒進,在白馬嶺(今山西盂縣東北)被郭進伏擊。遼軍大敗,被斬殺一萬多人,其餘倉皇逃走。宋軍急追,正好遇到了遼國北院大王耶律斜軫率領的後軍,遼軍萬箭齊發,宋軍才撤退。

經此大敗後,遼國不敢再輕易派出援兵。而且北漢再次派出的求援使者也被郭進捉住,北漢在沒有遼國援助的情況下,選擇了據城固守。

宋軍包圍太原後久攻不下,宋軍將士死傷慘烈。宋太宗親自督戰,振奮士氣的同時,一邊勸降北漢軍。今天去城西勸,明天去城北勸,終於有北漢的官員按捺不住,出來投降了。

接着,投降的人越來越多,北漢軍的抵抗意志在不斷下降,甚至劉繼元的親信也紛紛出城投降。於是,宋太宗親筆寫了一封勸降詔書給劉繼元,詔書寫得非常客氣,還誇讚劉繼元是個英武的皇帝。劉繼元不想再做困獸之鬥,就借坡下驢,出城投降。北漢至此滅亡。

宋太宗爲何能輕易消滅北漢?宋滅北漢之戰帶來哪些影響? 第2張

第三、宋太宗在戰前做的充分準備

宋滅北漢的這場戰爭,總體來說打得比較流暢。這得益於宋太宗在戰前做的充分準備:

其一,自登基以來,宋太宗就不斷練兵,加強了宋軍的戰鬥力;

其二,在一年前,他就統一了南方,消除了後顧之憂;

其三,這兩年他主動與遼國交好,在戰略上麻痹了北漢的盟友遼國,使遼國一直沒派出重兵支援北漢;

其四,戰前他制定了合理的戰略方針,即“肅清外圍,先阻遼援,後取太原”;並準備了充分的軍事物資,戰爭的前一年,他就命鄰近北漢的各州縣造好了兵器和攻城器械,籌備好了糧草。

而北漢僅憑彈丸之地,夾在中原大國與遼之間,能夠立國28年,不得不說也是一個奇蹟。

周世宗柴榮、宋太祖趙匡胤都曾率大兵攻打過北漢,但都以失敗告終。主要原因是北漢的背後有個強大的靠山——遼國。但打鐵也需自身硬,北漢首先得擋住大國的第一輪攻擊才行。擋住第一輪攻擊,北漢靠的是將士的強悍和太原城的堅固。

北漢是由後漢宗室劉崇建立,它的構成大多是後漢舊臣和舊民,對當年滅後漢的後周存有仇恨。宋太祖趙匡胤是後周舊臣,在後周、北宋兩朝都與北漢打過仗,所以北漢和北宋也是仇敵。仇恨使北漢軍對抗北宋軍時表現異常兇悍,所以宋軍圍攻太原時纔會死傷慘烈。

宋太宗爲何能輕易消滅北漢?宋滅北漢之戰帶來哪些影響? 第3張

太原是當年唐高祖李淵起家的地方,是出了名的易受難攻的軍事要塞。宋太祖圍攻太原時,曾徵民工幾萬人,修築長牆包圍太原,並引汾河之水灌城,圍攻三個多月也沒攻下,撤退後還被遼與北漢聯軍殺得大敗。從國家的角度來講,北宋能夠滅北漢,其實關鍵在於北漢的國力被不斷削弱。

一是連年爭戰,使北漢國力消耗嚴重;

二是北宋不斷派軍強遷北漢居民,使北漢的總人口急劇下降,兵力因此不足;

三是北漢要向背後的靠山遼國納貢,這更加重了北漢人民的負擔,內憂外患使北漢逐漸衰弱。所以宋太宗才能如此順利地滅掉北漢。

04結論

宋滅北漢,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北宋正式成爲大一統王朝。

將星傳奇
古代戰役
戰史祕聞
抗日戰爭
軍事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