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朱元璋曾兩次請他出山,劉伯溫最後爲何落得慘死的下場?

朱元璋曾兩次請他出山,劉伯溫最後爲何落得慘死的下場?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5.5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劉伯溫才能堪比張良,朱元璋曾兩次請他出山,爲何最後慘死?大家都熟知嗎?接下來小編給大家帶來相關的文章

劉備三請諸葛成爲千古佳話,朱元璋二請劉伯溫成就霸業,可惜的是劉伯溫雖有孔明之才,卻無孔明之命。劉備成事後,對諸葛亮更加倚重,可朱元璋成事後,卻越想除掉劉伯溫。

古代帝王都擔心功高震主,朱元璋也不例外,他除掉劉伯溫的首要原因,便是劉伯溫能力太強,功勞太大。朱元璋請劉伯溫出山時,也曾低聲下氣,許諾定不負劉伯溫。

朱元璋曾兩次請他出山,劉伯溫最後爲何落得慘死的下場?

朱元璋二請劉伯溫一舉,也曾被世人誇耀,後人把劉伯溫的“時務十八策”比作諸葛亮的隆中對,把朱元璋比作愛才如命的劉皇叔,如今看來,高下立見。朱元璋也曾把劉伯溫當作心腹知己,無論何事,都諮詢他的意見,可朱元璋還未得到愛戴人才的美名,劉伯溫就已經被百姓冠上張良在世的名號。

世人只知劉伯溫,無人再知朱元璋,身爲一代帝王的朱元璋,怎會容忍這種事情發生?而且除劉伯溫外,朱元璋竟再無能人可用,君王最重視的制衡之道,被劉伯溫破壞,所以,劉伯溫必死無疑。

朱元璋殺劉伯溫的第二個原因,就是劉伯溫嫉惡如仇,不適合官場生活。俗話說水至清則無魚,治理官場也是如此,劉伯溫雖懂這個道理,可他卻始終不願與這些人同流合污。他在元朝做官時便處處鞭笞時政,接連三次辭官。

朱元璋曾兩次請他出山,劉伯溫最後爲何落得慘死的下場? 第2張

大明王朝建立後,劉伯溫把一腔熱血投入治理朝政中,他針對當時朝廷弊端提出多方面的建議。他雖是好心,卻太過急功近利,觸動了大部分人的利益,更重要的是觸動了朱元璋高高在上的皇權威嚴。從這一點來看,朱元璋必殺劉伯溫。

劉伯溫也知道朱元璋嫉恨自己,於是他在1371年提出歸隱,可他歸隱後,政敵對他的攻擊越來越凜冽,百姓的愛戴也間接地把他推向深淵。1373年,胡惟庸誣陷劉伯溫佔用有龍氣的土地,以此來污衊劉伯溫謀反,劉伯溫親赴南京和朱元璋解釋,可朱元璋顧左右而言他,絲毫不提此事,劉伯溫百口莫辯,於1375年抑鬱而死。

歷史總是由勝利者書寫,史料記載的胡惟庸殺劉伯溫一事,漏洞實在太多。一來兩人並無深仇大恨,二來劉伯溫賦閒在家,胡惟庸平步青雲,兩者並無利益之爭,胡惟庸實在沒有理由,這麼想法設法殺一個與自己無關的人。

朱元璋曾兩次請他出山,劉伯溫最後爲何落得慘死的下場? 第3張

所以很多史學家都認爲,胡惟庸污衊劉伯溫是由朱元璋一手安排,這也能很好地解釋爲何劉伯溫赴南京求情時,朱元璋不理不睬,也能解釋胡惟庸如此殘害百姓,卻還能平步青雲。

劉伯溫死後,胡惟庸一家又被朱元璋全部誅殺,而且劉伯溫的兒子也因受胡惟庸慘案牽連而死。當時看來這是一樁普通案件,可如今看來,這不過是朱元璋斬草除根的慘案。

朱元璋對劉伯溫實在狠心,若無劉伯溫“先滅陳友諒,再滅張士誠”的戰略,誰主大業還未可知。

古人都說成就大業封妻廕子,劉伯溫雖成就了大業卻因此禍及家人,劉伯溫都自願辭官先退一步,朱元璋卻還不依不饒,如此看來,朱元璋此舉實在讓人心寒。人生若只如初見,兩人初見時朱元璋對他是何等尊敬,那時兩人定不會想到彼此是這樣的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