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如何評價李清照?她的一生都沒能得到安寧

如何評價李清照?她的一生都沒能得到安寧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說到李清照,大家都會想到什麼呢?下面小編爲各位介紹一下相關的歷史事蹟。

李清照,千古第一奇女子,公主的命,活得卻像一個騎士。

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

李清照自號“易安居士”,也許,相比男人,作爲女人的李清照更需要安定,尤其是在那個男權的時代,哪怕只是一個容膝之地,也足矣。

可安寧,又談何容易?

如何評價李清照?她的一生都沒能得到安寧

1、李家有女初長成,文采斐然勝鬚眉。

宋神宗元豐七年,山東明水老李家生下一個女嬰,老李歡喜的很,用最喜歡的一句詩給女兒起名,“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丫頭,你就叫清照吧。

老李名叫李格非,是蘇東坡的門生,正直不阿,文采過人,是當時有名的學者,撰寫過多部學術著作。

書香門第,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在這樣濃厚的文化氛圍中,加上李清照天資聰慧,自然才氣非凡,少時便能熟背詩詞。老李對這個女兒也是抱有極高的期望,希望能把她培養成蔡文姬那樣留名青史的才女。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十六歲那年,李清照填了一首《如夢令》,老李看完欣喜非常,我老李家的才學後繼有人啊!

李清照不光寫詩詞,更是關心國家政治,她卒讀《讀中興頌碑》,直抒己見,鍼砭時弊,憂國之心,流露其中。

很快,才女李清照名動京城,她的詩詞被廣爲傳頌。時人盛讚:“才力華瞻,世無其二。”

如何評價李清照?她的一生都沒能得到安寧 第2張

2、情竇初開遇良緣,一見鍾情定終身。

十七歲的李清照出落的亭亭玉立,老李也是忙着張羅相親,可李清照對上門的那些官二代都瞧不上眼,相比門當戶對,李清照覺得三觀一致更爲重要!

一次燈會上,趙明誠出現了!

吏部尚書的小兒子,一表人才,正讀大學,詩詞功夫不如李清照,可對考古頗有研究,畢生志向就是完成《金石錄》,證經補史,以垂後世。

十七八歲的年紀,少男少女情竇初開,一見鍾情,就像是一部偶像劇。

可按照禮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少不了的。趙明誠也毫不含糊,很快就上門提親,也許李清照永遠也忘不了那個場景。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這一闋《點絳脣》寫得就是趙明誠來李家提親的情景,字裏行間,全是少女的嬌憨與羞赧。

那一年,大宋文藝界發生了三件大事,一是張擇端創作的5米長卷《清明上河圖》被選入皇宮;二是蘇軾與世長辭,宋詞半壁江山傾倒;其三則是老李家才女李清照結婚了!

新婚後的李清照,幸福美滿,安穩靜好。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雲鬢斜簪,徒要教郎比並看。

3、時局動盪兩分離,魚雁往來通心意。

可生活,哪有那麼多歲月靜好。

不久後,政治局面動盪不安,宋徽宗親政,政派兩黨之愈演愈烈,老李站錯了隊遭受牽連,淪爲“奸黨”,新婚一年的李清照爲了不牽連趙家,獨身一人回到故鄉,這一別,竟長達三年。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此間,李清照將滿腹相思和一腔落寞,都化作了紙上的詩詞,與丈夫趙明誠魚雁往來,互通心曲。

如何評價李清照?她的一生都沒能得到安寧 第3張

崇寧四年(公元1105年)重陽節那天,獨自飲酒賞花,坐盡黃昏的李清照,給丈夫寄去了一闋《醉花陰》: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好一句“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趙明誠收到信後,讚歎不已,自愧不如。

都說在極盡思念與落寞的時候,是靈感頻頻爆發的最好時機,果真如此。

4、夫妻團聚又逃難,家國動亂盡悲涼。

三年後,政局緩和,李清照與趙明誠重新團聚。

可好景不長,公公趙挺之去世,趙家遭奸黨迫害,一家人又回到青州逃難。

夫妻倆在鄉下煮酒論詞,賭書潑茶,收集金石文物,日子過得雖然簡樸,但也足夠靜好安寧,李清照以爲這就是自己一生所尋的容膝之所,十餘年的青州生活,或許是李清照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

她做夢也沒有想到,丈夫趙明誠會辜負諾言,另納小妾,李清照受盡冷落,心如死灰。

可禍不單行,靖康元年,金兵大舉攻宋,帝王成俘虜,皇城金銀散盡,無數書畫被付之一炬,但凡金兵所到之處,燒殺擄掠,無惡不作,大宋一分爲二,隔岸相望。

江山易主,家破國亡,李清照滿心荒涼。當時的趙明誠任江寧知府,第二年,趙明誠接到朝廷詔令,即將調任湖州。而就在他們準備動身之前,江寧發生了一次兵變,江寧知府趙明誠,竟棄城夜逃。

那個時候,李清照還在城內。她心痛難遏,丈夫不僅又一次辜負了夫妻情分,還對家國不忠,對百姓不義,心之所許竟是這般慫人一個。

次年五月,趙明誠被罷官。離開江寧後,夫妻倆路過烏江,李清照想起西楚霸王,又念及家國之痛,身世之悲,只恨自己不是男兒身,空有滿腹文采,無法上朝堂,諫君王.....

如何評價李清照?她的一生都沒能得到安寧 第4張

在霸王祠的牆壁上,李清照留下了一首《夏日絕句》,爲偶像項羽瘋狂打call,錚錚鐵骨,豪情不輸男兒半分:

生當作人傑,死亦爲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項羽雖敗給了時勢,卻依舊是那個頂天立地,氣吞山河的英雄,相比之下,夫君趙明誠太過不堪了。

5、久病尋醫逢恩緣,芳心輕負撕渣男。

第二年,趙明誠身患重病,倉促離世。

喪夫之痛,家國之悲,加上舟車勞頓之苦,李清照大病了一場,心神俱損,滿目憔悴。

借酒澆愁時,她寫下了這一闋《聲聲慢》,字字淒涼,讓人不忍卒讀: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着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李清照爲護金石文物周全,一路顛沛流離,屢屢與命相搏。

紹興二年,李清照重疾纏身,病入膏肓。

就在此時,渣男張汝舟粉墨登場,花言巧語將李清照玩弄於股掌,李清照身心俱疲,難辨善僞,芳心錯付,不顧流言蜚語,再嫁張汝舟。

再婚之後,張汝舟的豺狼之心原形畢露。他只是爲了騙取李清照的金石文物,逼問索要不成,便對李清照拳腳相加。

痛定思痛,李清照決定上訴官府,做宋朝第一個休夫的女人。

上訴親夫,需入獄兩年是大宋的律法,李清照心甘情願,張汝舟被流放,金石文物得以保全,而李清照受盡了閒言碎語,牢獄之苦。

6、閒言碎語受譏謗,盡情盡興盡坦然。

李清照這一輩子,怕親人受苦,憂愛人負心,痛河山易主,唯獨不懼閒言碎語。

南宋後,有人這樣評價她: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易安再適張汝舟,……傳者無不笑之。

晁公武《昭德先生郡齋讀書志》:右皇朝李氏,格非之女,先嫁趙明誠。……然無檢操。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易安居士李氏清照……嫁與武趙明誠德甫。晚歲頗失節。

朱彧《萍洲可談》:(易安)然不終晚節。

沈濤《瑟榭叢話》:不應人比黃花瘦,卻道全無晚節香。

史靜《閨秀正始集》:人比黃花更消瘦,何緣晚節有參差。

字字句句,盡是刻薄,世人贊她謗她,卻不見她孤身入紅塵,空有飛蛾撲火的鏗鏘,細水長流的溫柔,卻在愛情的世界裏,從未棋逢對手。卻不見她一片真情,獨自堅守人格,一生不懼輸贏,活得盡情盡興。

如何評價李清照?她的一生都沒能得到安寧 第5張

7、花自飄零水自流,一代才女終消魂。

晚年的她,漂泊異鄉,依舊嗜酒,喜歡博戲,習慣將世情的冷暖,人心的悲歡傾注筆端。但歷經半生流離,滿身風雨,命運一次又一次的擊打,她也愈發活得通透。

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朝廷定都杭州,並改名臨安,山水百里皆皇城。

物是人非事事休,暮年時,李清照又回到了西子湖畔,閒看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或許,她偶爾也會想起十六歲時的藕花與鷗鷺,會想起十七歲時的青梅與鞦韆……

七十一歲那年,李清照一身惆惘,悵然而去。

然而太多的人,只看到她“花自飄零水自流”的落寞惆悵,卻不知“自是花中第一流”,纔是真正的李清照!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