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宦官張承業是什麼身份?大唐王朝最後的忠誠

宦官張承業是什麼身份?大唐王朝最後的忠誠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跟着小編一起探尋歷史上真實的張承業。

天祐十八年(公元921年)的三月,殘冬的餘威似乎格外的強勁,始終褪不盡那股令人生厭的寒意,然而此刻身在晉陽的張承業卻無心養病,正拖着衰老的身軀,顫顫巍巍地趕往魏州。他此去的目的很明確——勸阻晉王李存勖稱帝。

前不久,正當晉軍連破樑軍,一路高歌之際,一個叫傳真的魏州僧人給年輕的晉王進獻了一塊據說是四十年前黃巢作亂時從長安流出的傳國寶,惹得李存勖心情大悅。於是,河中節度使朱友謙、昭義軍節度使李嗣昭、橫海軍節度使李存審、義武軍節度使王處直、安國軍節度使李嗣源等紛紛乘機勸進,甚至還有淮南楊溥也遣使送書……慫恿晉王登皇帝位。

儘管李存勖經過三請三辭,尚未最終答應,但從言談舉止之間,分明流露出對皇位的渴望。因爲就在諸將勸進之後他回答說:“予當思之。”

李存勖這個態度讓已經步入風燭殘年的張承業倒吸一口冷氣,所以他顧不得重病未愈,令人用肩輿匆匆將自己擡往魏州。

宦官張承業是什麼身份?大唐王朝最後的忠誠

其實,勸進的事已經發生過一次。同年正月,蜀王王衍即遣使致書晉王,勸其登基稱帝,諸將也接連上表。只不過當時爲李存勖所拒,他說,當年王太師(王衍之父王建)也曾經勸說他的父親李克用稱帝,但是他李家世代忠良,應當以規復唐室爲己任,決不能做有辱家門的事情。

殊不料,時間僅僅過去一個多月,他就態度突變,這怎能不讓張承業憂心忡忡。要問張承業爲何要阻止李存勖稱帝,而他爲什麼又認爲自己能勸阻地住晉王稱帝呢?這都要從張承業的生平經歷說起。

02

我們先說說張承業是如何來到河東的?

會昌六年(公元846年),張承業出生在太原府的一戶康姓人家。自幼淨身入宮,被內常侍張泰收爲養子,因此改姓張。光啓年間主持合陽軍事,獲賜紫衣,升任內供奉。

乾寧二年(公元895年),因張承業多次出使渭北,唐昭宗任命爲河東晉軍監軍,跟隨晉王李克用(李存勖之父)征討邠寧節度使王行瑜。就是在這次征討後,昭宗皇帝見到前來獻捷、年方十一歲的李存勖,並叮囑李存勖:“兒有奇表,後當富貴,勿忘予家。”

宦官張承業是什麼身份?大唐王朝最後的忠誠 第2張

乾寧三年(公元896年),岐王李茂貞在逼死宰相杜讓能之後,又指使宦官殺死新任宰相崔紹緯,再次圍攻長安。朝廷軍隊連敗之下,昭宗皇帝計劃前往河東避難,因張承業與晉王李克用交好,“承業數往來兵間,晉王喜其爲人。”遂任命其爲河東監軍,先行去太原安排迎駕。不料昭宗皇帝尚未抵達太原,即被李茂貞的盟友華州刺史韓建挾持,幽禁三年。

天覆三年(公元903年),迎回唐昭宗的宰相崔胤仍堅持“宦官不除盡,朝廷終不得安”的政策,堅持殺盡宦官,並喻令各地藩鎮節度使,就地誅殺在軍中出任監軍的宦官。晉王李克用爲人仗義,顧念舊情,不忍心將張承業殺害,於是就安排他到斛律寺暫避風頭。後來,也就是天祐元年(公元904年),崔胤和昭宗皇帝先後爲朱溫所殺,晉王李克用纔再次起用張承業爲河東晉軍監軍。可以說,晉王李克用對張承業有救命之恩,這也是後來朱樑代唐以後張承業竭盡全力輔佐晉王的原因之一。

03

顯然僅靠張承業和李克用的關係,並不足以影響到李存勖的任何決定,所以我們還需要了解一下李存勖沿襲晉王之後,張承業又有何功績。

天佑五年(公元908年)二月,樑主朱溫引兵圍攻潞州,引發了樑晉第一次惡戰。期間,晉王李克用病重不支,臨死以三矢遺命與李存勖,並託孤給弟弟李克寧、大將李存璋、吳珙以及張承業四人。這就是五代史上著名的“晉王三矢”典故的出處。

宦官張承業是什麼身份?大唐王朝最後的忠誠 第3張

同年二月,李克用剛剛去世,身爲託孤重臣的叔父李克寧就在李克用養子李存顥和妻子孟氏的蠱惑下,殺死都虞侯李存質,意圖“兄終弟及”取李存勖而代之。接到倖臣史敬鎔告發的曹太夫人與李存勖大駭之下,召見了張承業與李存璋,表露出不願骨肉相殘,甘願退避賢路,少抒內禍的想法。但這個想法遭到張承業的堅決抵制,最終在張承業的幫助下,李存勖擺下鴻門宴,設計平定了李克寧與李存顥的謀叛,將河東的的一場內亂消於無形之中。毋庸置疑,張承業對李存勖承襲晉王之位具有擁立之功。

提到曹太夫人,就不能不提到張承業的秉公無私。李存勖在和朱樑作戰十餘年,期間軍國之事都委託給張承業,張承業也盡心不懈:“凡所以畜積金粟,收市兵馬,勸課農桑,而成莊宗之業者,承業之功爲多。”

李存勖從魏州歸來省親,需要一些賭博和賞賜伶人的錢財,於是在庫府之中擺下酒席宴請張承業,乘着酒意正酣,讓小兒子李繼岌爲張承業起舞助興。舞罷討要賞錢,張承業將自己的玉帶、馬匹贈給了李繼岌。李存勖指着錢堆對張承業說:“小孩子沒錢花,你就把這一堆給他吧,再說玉帶、馬匹什麼的又不值錢。”結果被張承業以“這些錢是國家的,不是我個人的”爲由直接給拒絕了。令李存勖大爲光火,於是藉着酒勁指責張承業。張承業說:“我就是個老宦官,沒必要爲後代做籌劃,你要用錢,儘管去取,到時候錢沒了,兵將也散了,也不是我一個人受禍。”李存勖讓元行欽取劍,要殺張承業,張承業拉着李存勖的衣服哭訴道:“臣受先王顧託之命,誓雪家國之仇。今日爲王惜庫物而死,死不愧於先王矣!”後來曹太夫人聽說了這件事,勒令李存勖向張承業致歉,並親自到其府上慰問:“小兒忤公,已笞之矣。”身爲晉王的李存勖這次爲了得到一些賞賜下人的零錢也算是費勁心機了,只可惜終究還是沒有成功。

其實,李存勖對張承業素來敬重。盧質在晉王府的時候,嗜酒傲物,經常對李存勖及其兄弟口出穢言,李存勖想殺了他。張承業知道後就用諷諫的方法,勸阻李存勖殺害賢良,救了盧質一命。

由此可見,張承業作爲顧命重臣在河東晉軍集團地位不僅僅是位高權重那麼簡單,他一直留守太原,執掌晉軍後方軍政,爲前線的李存勖征戰提供後勤保障,並深得大家敬重。

那麼,回到文章開頭的那個問題,這麼忠心耿耿的一個人,爲什麼又要阻止李存勖登基做皇帝呢?

宦官張承業是什麼身份?大唐王朝最後的忠誠 第4張

前面我們說過,李克用對張承業的救命之恩是張承業竭忠輔佐晉王的重要原因之一,很明顯,這裏還有其他重要的原因,並且這個原因甚至可以稱爲最主要的原因。

天佑四年(公元907年),朱溫代唐稱帝后,四川王建曾貽書一封交予李克用,大意是,朱溫已經建樑,大家就各自稱帝,獨霸一方吧。李克用回覆說:“此生誓不失節。”表示要規復唐室。這和張承業希望藉助晉軍的勢力復興大唐的願望是一致的,所以,張承業就把希望押在了李克用的身上。也正是這個原因,晉王屢次封賞張承業都被他拒絕,他始終以唐官河東監軍自居。顯然,李存勖登基做皇帝不是張承業想要的結果。

然而,隨着晉軍的節節勝利,河東將領的野心也日益膨脹,於是究竟是延續唐室還是代唐自立的問題就逐漸凸現出來。不過就第一次勸進的結果來看,李存勖的表現還是可圈可點,但在第二次很明顯就差強人意了。這也是張承業在七十六歲高齡,拖着帶病之軀,匆匆趕往魏州的原因。那麼,他的勸阻會成功嗎?結局證明,張承業明顯高估了自己的影響力。

其實,歷史註定了張承業的勸阻不會成功。因爲稱帝這件事不僅僅包含着延續舊王朝還是建立新皇室的問題,還夾雜着河東諸將領的諸多個人利益。所以當張承業見到李存勖,力阻其稱帝的時候,李存勖回答說:“這事不是我的意願,只是大家衆志從同,我也不好違背。”怎麼辦呢?他也很無奈啊。因此,張承業只能無功而返。

有意思的是,張承業返回晉陽以後,李存勖得知張承業一病不起,也暫時收起了稱帝的打算。直到一年之後張承業病逝,纔在同光元年(公元923年)四月,在魏州稱帝,新的王朝仍以“唐”自稱。不知道是不是張承業臨走時的那句的哭訴對李存勖心有觸動:“諸侯血戰者,本爲李家,今吾王自取之,誤老奴矣!”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