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黃巢都殺入長安了,爲什麼推不翻唐朝?

黃巢都殺入長安了,爲什麼推不翻唐朝?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古代的衆多農民起義軍首領中,有一個人最爲與衆不同。這個人就是唐朝末年的農民起義軍首領黃巢。其他起義軍首領,基本都是農民出身,只有黃巢是出身富商,家境富裕,《新唐書》記載,黃巢家“世鬻鹽,富於貲”,而且還是財大氣粗的鹽商。別的農民義軍造反,基本都是因爲天災人禍,衣食難繼,纔會逼上梁山。黃巢也和他們不同,他造反的原因,是因爲參加科舉考試屢屢受挫,從此對朝廷極大不滿,憤而造反。感興趣的讀者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黃巢的特殊出身和經歷,使得他日後成了唐朝末年實力最強的義軍首領。他早年飽讀書史,熟知兵書戰策、三韜六略,無論用人之道還是用兵之道,他都遠遠勝過同時期的其他義軍首領。憑藉過人的膽識和才幹,黃巢逐漸成爲唐朝末年農民義軍的領軍人物,也成了唐朝的心腹大患,差一點成了唐朝的終結者。

黃巢在山東起兵後,立即遭到了唐朝的重兵圍攻。在極爲危急的局面中,黃巢展現出驚人的軍事天賦,簡直到了用兵如神的境界。他採取了游擊戰的靈活戰術,不與敵軍死打硬拼,不計較一城一地得失。他轉戰南北,避實擊虛,時而在中原腹地鬧得天翻地覆,時而突然渡江南下,一口氣跑到嶺南。唐朝還沒有反應過來,他又神出鬼沒地再度北上,讓唐朝大軍疲於奔命,完全陷入被動。

黃巢都殺入長安了,爲什麼推不翻唐朝?

公元880年九月,正在江淮地區攻城掠地的黃巢突然消失。正當唐朝大將們莫名其妙之時,黃巢的義軍千里奔襲,突然出現在洛陽城下,一舉攻克洛陽,並且乘勝西進,直撲潼關,謀取關中,直接威脅到唐朝的統治核心長安。

黃巢這一招“斬首戰術”十分狠辣,他企圖一舉攻克唐都長安,最好連唐僖宗也一併活捉,就此推翻唐朝。然而,一個唐朝詩人及時出手,讓他的美夢最終破滅。廣明元年十二月初五,黃巢得意洋洋地進佔長安。然而令他失望的是,他此行最大的目標唐僖宗,卻提前得到消息,逃離了長安,直奔四川避難。

黃巢不死心,他豈能讓這煮熟的鴨子飛了,立刻派大將王璠帶領3萬多人馬,星夜兼程追趕唐僖宗。唐僖宗一行人包括後宮妃嬪、很多文武大臣,拉家帶口行動遲緩,而黃巢的追兵都是精銳的騎兵部隊,眼看唐僖宗在劫難逃。

就在唐朝即將面臨覆滅的危急時刻,一個唐朝詩人出手了。他就是當時駐守在長安西部的鳳翔右節度使鄭畋。鄭畋是中唐著名詩人,他文采出衆,以能詩善文而聞名。他的詩《馬嵬坡》被選入《唐詩三百首》,傳誦千年:“玄宗回馬楊妃死,雲雨難忘日月新。終是聖明天子事,景陽宮井又何人”,被視爲唐詩中的上乘之作。

鄭畋原是儒生出身,長期擔任禮部尚書等文臣。唐僖宗逃離時無人可用,臨時把他火線提拔成鳳翔右節度使,讓他負責斷後,阻攔追兵。面對一片風聲鶴唳的混亂局面,鄭畋臨危不懼,顯示出非凡的勇氣和才幹。

鄭畋經過仔細勘察地形,在黃巢大軍的必經之路上選擇了一處名叫龍尾坡的地點,事先埋伏重兵,設下天羅地網。黃巢的大將王璠帶領追兵,趾高氣揚而來,進入了鄭畋的埋伏圈。鄭畋一聲令下,伏兵四起殺聲震天,把黃巢的部隊切爲數段,首尾難顧,最終大獲全勝,“軍四合,鏖戰龍尾坡,殺賊二萬級,積屍數十里,多獲鎧仗”,黃巢遭遇了多年未見的一次大慘敗。

《新唐書》形象記載了黃巢的反應:“巢大懼,不敢西謀”,再不敢西出長安一步,他推翻唐朝的進程被迫中止。鄭畋這次行動,讓黃巢的攻勢戛然而止,成爲了唐朝平定黃巢起義的轉折點。不僅救了唐僖宗,也挽救了唐朝。唐僖宗得以平安脫險,以四川爲基地,重新調兵遣將佈置反擊,最終扭轉了局面。鄭畋由此成爲唐朝的大功臣。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