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中國名人故事之春秋第一相管仲,管仲留下了什麼樣的美名?

中國名人故事之春秋第一相管仲,管仲留下了什麼樣的美名?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管仲,又稱管敬仲,是春秋初期的政治家,經濟學家,名夷吾,字仲,潁上郡潁水之濱人。管仲出身貧賤,曾與好友鮑叔牙一起經商,在坎坷的生活中,兩人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如果沒有被後人傳爲美談的管鮑之交 ,那麼我們在這裏很有可能就看不到管仲的名字了。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管仲曾經感慨地說:“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子也”。但是在齊國以後的政治鬥爭中,兩人卻暫時分手了。因爲在春秋時期齊國第三個君主襄公是個昏暴之君,在他統治時期,政治黑暗,民不聊生,階級矛盾十分尖銳。襄公的兩個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糾爲了避難陸續外逃;公子小白在鮑叔牙的幫助下逃到了莒,公子糾在召忽和管仲的幫助下逃到魯國。在此之後,齊國發生內亂,襄公被殺,公子無知被立爲齊君,無知也是個昏暴的人,不久就被雍林人殺掉。這時,公子小白在國內貴族國氏、高氏的幫助支持下乘機從莒返國,去奪取君位;魯國聞知無知被殺,也發兵送公子糾回國奪取君位,並派管仲在公子小白回國的途中把他殺掉。管仲路遇公子小白,放箭射中他的帶鉤,小白應弦而倒,用裝死騙過了管仲的追擊,並搶先趕回齊國,奪得了君位,他就是春秋第一個赫赫有名的霸主——齊桓公。

中國名人故事之春秋第一相管仲,管仲留下了什麼樣的美名?

齊桓公繼位後,立刻發兵攻打魯國。這年春天,雙方在乾時兵戎相見,魯國兵敗,公子糾被殺,管仲作爲公子糾的謀士也成了齊桓公的階下囚。鮑叔牙力勸桓公放了管仲,並推薦說管仲是個難得的治國之材,應委以重任。他甚至要求使管仲代替自己的卿位置,並甘願作他的下屬。齊桓公對管仲的博學多才早有所聞,經鮑叔牙的力薦,對他更爲賞識,於是齊桓公不計前嫌,答應了鮑叔牙的請求,將管仲任命爲卿,並尊稱他爲“仲父”,管仲也不負齊桓公所託,助其成就了千秋霸業。

齊桓公晚年,漸漸對管仲有些疏遠,而開始接近一些奸佞小人。這使管仲很擔憂,民間流傳有一個管仲預見的故事。說的是管仲病了,桓公去看他,讓他不要擔心國事,安心養病就好,要是有擔心的事,就說出來。

管仲見齊桓公態度誠懇,便憂心忡忡地說:“好吧,既然主公願意聽,我就說出來自己的擔憂。”

齊桓公問道:“仲父,不知你爲什麼擔憂?”

管仲說:“但求主公今後不要重用易牙、豎刁、常之巫、公子啓方几個人,最好讓他們遠離您的身邊。”

齊桓公說:“這我就不懂了,像易牙這樣的人連自己的孩子都肯煮了給我吃,像豎刁這樣的人爲了在我身邊侍奉,寧可自Yan當太監,而常之巫有測生死禍福的能力,可以幫助我逢凶化吉,至於公子啓方多年追隨我,連父親病故都不肯離開我去奔喪,這些人如此忠心耿耿,怎麼用得着去提防呢?”

管仲輕輕地嘆了一口氣,說:“主公仔細想一想就會明白:一個人連自己的親骨肉都能不愛憐,都肯殺死,難道他不會殺主公嗎?一個人連自己的身體都肯殘害,難道他不會去殘害主公您嗎?一個人的吉凶禍福是和他本人的做人的根本聯繫在一起的,只要好好修煉自己的德行,自然會善始善終,不是靠外力所能改變的。所以,我只求主公看在國家社稷的份上,三思而行!”

齊桓公對管仲的人品是很信服的,等到管仲死了以後,齊桓公按照管仲生前所提醒的,把易牙、豎刁、常之巫、公子啓方等打發出宮。但易牙等人出宮以後,齊桓公卻覺得心裏一下子空落落的,飯吃不香,覺睡不好,好不容易熬過三年,還是把易牙等人找了回來。

中國名人故事之春秋第一相管仲,管仲留下了什麼樣的美名? 第2張

第二年,齊桓公臥病在牀 ,易牙等人便大肆活動,放出謠言,說齊桓公已不久於人世。然後封鎖宮廷與外界的聯繫,不準任何人給齊桓公送吃的東西,齊桓公悲嘆道:“都怪我沒聽管仲的話啊!”

管仲治齊40年,實行一系列改革內政外交 的重大措施,使齊國在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都取得了優勢。曾經“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使齊國成爲春秋五霸的第一個國家。他對外以“尊王攘夷”爲號召,挾天子以命諸侯,從而鞏固了齊國的霸主地位。對內實行改革,發展工商漁鹽冶鐵,推行“相地而衰徵”的政策,即按土地的好壞分出等級來徵收租賦。“作內政而寓軍令”,寓令於民,擴大了齊國之兵源,增強了齊國軍隊的戰鬥力。爲了加強統治力量,管仲說服齊桓公舉賢任能,制訂選拔人才的制度,士經3次審選,可爲“上卿之贊”,即上卿助理。他還將齊國分爲15個士鄉和6個士商鄉,各司其職,治國之道。

管仲認爲禮、義、廉、恥是國家得以維繫的精神支柱,稱爲“四維”,“四維不張,國乃死亡”。

管仲得以名列高位,最主要的原因是後人曾總結他的思想,並假託其名,寫的《管子》一書。

《管子》一書是先秦典籍中保存我國古代經濟思想資料最爲豐富的著作。現存的《管子》一書,是西漢末年間劉向從他所收集的564篇中刪除重複而編輯的,後又遺失10篇,實際僅剩76篇。

《管子》一書從政治、經濟到意識形態領域,爲新興的地主階級提出了管理國家,統治人民的理論和原則。“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是《管子》經濟思想的理論基礎,他主張“令順民心”,認爲“授有德”,“務五穀”,“養桑麻,育六畜”,是實現“國安”、“食足”、“民富”的主要途徑;認爲“政之室也”是對百性“予之爲取”,“量民力”、“不爲不可成”,強調要適應不斷髮展的社會分工,使民各爲其所長。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