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主父偃:漢武帝時大臣,提出了“大一統”的政治主張

主父偃:漢武帝時大臣,提出了“大一統”的政治主張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主父偃,漢武帝時大臣。臨淄(今山東臨淄)人。出身貧寒﹐早年學長短縱橫之術,後學《易》﹑《春秋》和百家之言。在齊受到儒生的排擠,於是北遊燕﹑趙﹑中山等諸侯王國,但都未受到禮遇。元光元年(前134)﹐主父偃抵長安。後直接上書漢武帝劉徹,當天就被召見,與徐樂﹑嚴安同時拜爲郎中。不久又遷爲謁者﹑中郎﹑中大夫,一年中升遷四次﹐得到武帝的破格任用。並向漢武帝提出了“大一統”的政治主張。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

主父偃:漢武帝時大臣,提出了“大一統”的政治主張

推恩令

漢武帝爲了加強皇帝的專制權力,在以丞相爲首的外朝官僚機構之外,另在宮中設立內朝。主父偃在內朝備武帝顧問,對當時的政治頗有影響。幾次上書,都能切中時弊。他認爲,漢初分封的諸侯國連城數十,還有相當的實力。

漢武帝的叔叔樑王出行,千乘萬騎,和天子一樣威風。他還自造弓箭數十萬,府庫的“珠玉寶器,多於京師”。這種情況對加強中央政令的推行不利。爲加強中央集權,他向武帝建議,允許諸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建立較小的侯國。從此諸侯國越分越小,加強了中央集權。

人物性格

主父偃這個人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他的人際關係特別不好。他當年在齊地遊學的時候,齊地的讀書人都討厭他,排擠他。他後來沒辦法跑到燕國、趙國、中山國去,到那兒後人家又討厭他,又排擠他,就是他走到哪兒人家都煩他,所以主父偃就待不下去了。

最後在元光元年,主父偃做了一個重大決定,西入函谷關。他去找誰呢,找衛青。他覺得衛青是皇帝的小舅子,如果有機會的話他可以通過衛青來得到重用。結果衛青雖多次向漢武帝進言,但是漢武帝不聽,所以主父偃到達京城後開始也不順。最後主父偃在京城落到一個什麼程度呢?誰也不待見他,帶來的錢也花完了,就是主父偃已經到了無法生存的地步了。主父偃最後只剩下一條路,鋌而走險。

主父偃:漢武帝時大臣,提出了“大一統”的政治主張 第2張

他那個鋌而走險就是他給漢武帝寫了一道奏章,這個奏章非常奇特,按照《史記》的記載,是朝呈暮見,早上呈報上去晚上漢武帝就召見他了。這就是主父偃的機遇了,這個奏章究竟是什麼內容《史記》記載得不詳,說奏章一共寫了九條,其中八條是關於法律的,其中有一條是關於對匈奴作戰的,這個對匈奴作戰的還是主父偃不同意對匈奴作戰的,最主要內容就是他不同意對匈奴作戰。

而這個意見剛好和漢武帝的意見相反,但是漢武帝並沒有因言廢人啊,漢武帝沒有因爲他的意見和自己的意見不對而生氣,反而召見了他。同時被召見的還有另外兩個上書的人,這兩個人也是反對對匈奴作戰的。

漢武帝見到這三個以後說了一句非常有名的話,“公等皆安在,何相見之晚也”。說你們這些人都跑到哪兒去了,爲什麼我和你們見面這麼晚呢?這個話說明漢武帝對這幾個人非常器重,當然,同時被召見的三個人中最受器重的是主父偃。

這個主父偃嚐到上奏章的甜頭了,於是就隔幾天一道奏章,隔幾天一道奏章,這個奏章一上來就中漢武帝的心思,所以漢武帝見一道奏章就提拔他一次,再見一道奏章再提拔一次,一年之中提拔了四次,所以主父偃迅速地飛黃騰達了,發達了。

人物評價

太史公曰:公孫弘行義雖修,然亦遇時。漢興八十餘年矣,上方鄉文學,招俊乂,以廣儒墨,弘爲舉首。主父偃當路,諸公皆譽之,及名敗身誅,士爭言其惡。悲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