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李旦到底是懦弱不堪還是唐朝歷史上最明智的皇帝呢?

李旦到底是懦弱不堪還是唐朝歷史上最明智的皇帝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李旦的故事大家喜歡嗎?今天小編就爲大家詳細解讀一下~

提及李旦,世人都知他是傀儡皇帝,面對武則天不敢有一絲一毫的反抗,因而覺得他懦弱不堪,可就是這位懦弱的李旦卻被稱爲是"唐朝歷史上最明智的皇帝"。

也許有人會覺得疑惑,從哪裏可以看出李旦是唐朝歷史上最明智的皇帝呢?其實李旦的明智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第一方面是李旦"知自己"。第二方面是李旦"知局勢",第三方面是李旦"知他人"。

清晰自己定位

李旦對自己有清晰的定位,他很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當然他也不是一出生就知道的,而是因爲他早年目睹了哥哥李顯的悽慘的經歷。

李旦到底是懦弱不堪還是唐朝歷史上最明智的皇帝呢?

在唐高宗駕崩之後,武則天立李顯爲皇帝,自己臨朝稱制。李顯對自己身處皇位卻沒有實權的現狀十分不滿,本就處處和武則天作對。後來李顯又決定奮起反抗,他任命韋皇后的家人爲官,想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勢力來和武則天抗衡。

但是後來因爲李顯欲立韋皇后的父親爲宰相的事傳到了武則天的耳朵裏,武則天當即下令廢除李顯的皇帝並貶他爲廬陵王。李顯被貶爲廬陵王后,不僅生活水平比在皇宮下降不少,而且還日日擔心被母親派人殺掉。

李旦發現哥哥李顯這個皇帝當的真是異常艱難,不僅沒有權利,還因反抗武則天而落得悽慘下場,李顯的反抗不僅苦了自己,更是連累了自己的家人。於是當時李旦就下定決心不能捲入皇權的爭鬥,只求全家性命無虞,生活富足即可。

李旦到底是懦弱不堪還是唐朝歷史上最明智的皇帝呢? 第2張

正是因爲李旦對自己有清晰的定位,所以他後來應對和皇權相關的人與事有了正確的準則,這個準則後來在很多時刻幫助他做出了快速而正確的選擇,恰好印證了李旦先爲自己找準清晰的定位是非常明智的。

所以,在政局動盪的唐朝,李旦能以哥哥李顯的經歷來審視自身,明確自己最想要的生活,即"知自己",正是李旦的第一個明智之處。然而在哥哥被貶後,他對當時局勢的清晰認知和應對又再次體現出他是一個明智的人。

清楚並順應了"武則天獨霸皇權的地位不可撼動"的局勢

正所謂,順勢者昌,逆勢者亡。李旦的第二個明智之處就是他知曉當時局勢就是"武則天獨霸皇權的地位不可撼動",所以每當武則天有新的動作時他都會積極配合。

當李顯被貶之後,武則天需要一個新的傀儡皇帝,於是武則天就找到了李旦。其實李旦自己絲毫不想捲入皇權爭鬥,可是他知道武則天此時很需要一個臺階,於是便欣然答應。

當李旦順利地登基之後,他不但沒有想辦法爲自己爭權,反而還用盡自己的各種辦法展現自己對"皇權"本無意的狀況。首先是他從不出宮,更不會去打探任何政聞,其次,就連國家的當中很小的事情,李顯也是會請武則天親自裁決,不參與任何政事。

李旦到底是懦弱不堪還是唐朝歷史上最明智的皇帝呢? 第3張

再到後來武則天稱帝已是衆望所歸之時,李旦知道唐朝已經不是李家的天下了,他很快就對局勢做出了反應,他不但上疏請武則天稱帝而且還請武則天賜"武姓"。

而當時也存在很多看不清"武則天獨霸皇權地位不可撼動"局勢的人,他們的悽慘下場更加印證了李旦的明智。比如在揚州起兵反對武則天的英國公徐敬業兵敗被殺,又比如趁徐敬業起兵之時反對武則天臨朝稱制的裴炎被武則天斬首。

看清"武則天掌控大權"的局勢並及時地給出了迴應,而不是逆勢而爲,便是李旦明智的第二個體現,而李旦明智的第三個體現就是他"知他人"。

能看透身邊有意爭權皇權之人的心思

可以說李旦把每一個圍繞在自己身邊且有爭奪皇權野心的人看的非常的透徹,他知武則天的意圖,知韋皇后的忌憚,更知太平公主與李隆基的野心。

他知武則天"試探"的意圖。其實武則天在稱帝之前,曾經向李旦表示過要還政與他,可當時李旦卻是百般推辭,外人可能會覺得既然武則天都說自己不想幹了,李旦雖然無心爭奪皇權,但是接受母親的美意不也是挺好的嗎?但是李旦是明智的人,他看透了母親的意圖,所以才堅持百般推諉。

其實我們結合一下武則天后期稱帝的舉動就可以看出來,她根本不是真的不想管理國家了,反而是正在勢頭上,而李旦雖不能知道武則天之後會稱帝,但是他卻能看明白母親的心思並做出順從他的心思的行爲。

他知韋皇后對他心存忌憚。神龍政變發生之後,李顯從武則天那裏奪走了皇帝的位置。而李顯因爲弟弟李旦在清除張氏和武氏黨羽中功不可沒,所以便一口氣給自己的弟弟連封了三個官職並且還賜予了"安國相王"的封號,甚至後來李顯還想封李旦爲"皇太弟"。可是李旦不但辭去了2個重要官職還堅決不接受被封爲"皇太弟"。

我們外人可能又會覺得,這是李旦自己的功勞換來的,他並沒有刻意去爭,他應當享有這些權力。可是明智的李旦在自己一連被封諸多官職之時,他就看到了"韋皇后"的野心並且發現了韋皇后對他"立功"之事是心存忌憚的,爲了遠離紛爭李旦果斷放棄了本應屬於自己的權利。

李旦到底是懦弱不堪還是唐朝歷史上最明智的皇帝呢? 第4張

而我們再去考察一下韋皇后在之後的行爲就會發現,韋皇后真的是野心十足。據說李顯就是被權慾薰心的韋皇后害死的,李顯死後,韋皇后擁立李顯16歲的小兒子李重茂登上皇位,臨朝稱制,雖然時間很短,但足以彰顯其野心。由此可見李顯當時的做法真的是明智之舉。

他知太平公主與李隆基的野心。而後李旦之子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發起唐隆之變,殺掉了韋皇后、安樂公主以及韋氏黨羽,然後請自己父親輔佐少帝李重茂,自己又派遣大兵控制了皇宮內外,而年少的李重茂自知無力與李隆基抗衡便請求李旦接替自己的位置。

李旦一開始依然是百般推辭的,但是在李隆基等人一致勸說之下,再加上身邊暫時也沒有可以威脅自己地位的隱患,李旦便登基稱帝。這一次他成爲真正擁有實權的皇帝,在位期間也爲國爲民做了很多的貢獻。

但是李旦登基不久之後,他便看出了太平公主與李隆基爭權的心思。兩個人斗的非常激烈,太平公主幹預到了政事當中,而李隆基也在被封爲太子後勢力逐漸增強。明智的李旦知道他們的鬥爭不可阻擋,於是並沒有干涉任何一方,而是在李隆基大敗太平公主之後,不等兒子說什麼,便把皇位傳給了李隆基,自己退居到太上皇的位子。

李旦對兩人爭權之事沒有進行任何干涉,所以不會招致任意一方的不滿,而後又主動退位,也避免了與兒子爭權甚至被兒子害死的可能,他的這個表現自然也體現出了他的明智。

正是因爲李旦對自己、對局勢以及對他人清晰且正確的認知,才使得他能夠在極其激烈又混亂的皇權鬥爭中得以獨善其身,並最終頤養天年,真的是當之無愧的"唐朝最明智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