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唐睿宗李旦是史上讓位次數最多的皇帝?

唐睿宗李旦是史上讓位次數最多的皇帝?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姓名:李旦

唐睿宗李旦是史上讓位次數最多的皇帝?

姓別:男

民族:漢

職業:大唐帝國第五、第七任皇帝

生卒:公元662年~公元716年

工齡:6+2=8年

父親:李治

母親:武則天

王位繼承人:李隆基

最大愛好:清閒無事

最大特長:能讓則讓

最大缺點:沒有大志

最大優點:沒有野心

最大成就:成爲史上讓位次數最多的皇帝

最大錯誤:沒有得到犯錯誤的機會

最大快樂:終於將所有的權力位子都讓出去了

最大痛苦:被妹妹和兒子逼着當了回皇帝

最大仇人:沒有

大理想:平平淡淡過一生

最大妥協:讓出所有權力

最大武功:無

最大文治:無

當前住址:陝西省蒲城縣西北30裏處橋陵

【經典記載】

〖古文〗隆基、太平公主……等以爲宗廟不可無主,萬機不可暫曠,且從人望,因定策禁中……乃順衆望,蓋非朕本心,實乃鎮國太平長公主、皇太子、諸王、郡公之意也。(《全唐文·睿宗·付史館紀皇太子等勸進詔》)

〖今譯〗隆基、太平公主等人,認爲宗廟不可以沒有君主,國家萬事不可以暫時無人打理,且依從人們的盼望,在宮中確定政策……所以順應衆人的意思,絕不是朕本來的心意,實在是太平公主、皇太子、諸王、郡公的意思啊。

〖古文〗謙恭孝友、好學、工草隸,尤愛文字訓詁之書(《舊唐書·睿宗本紀》)

〖今譯〗謙卑、恭敬、孝順、友愛,愛好學習,用心於書法,尤其甚愛訓詁之書。

【人物故事】

〖三讓天下〗

唐睿宗李旦是唐中宗李顯的弟弟,他的廟號是個“睿”字。睿代表非常聰明的意思,那麼李旦憑什麼得到一個睿的稱號呢?

李旦和李顯一樣,都是武則天的兒子,都被武則天扶上帝位,而後又踢下帝位。但是與李顯不同的是,武則天始終沒有像對付李顯那樣對李旦採取“壓迫”。相反,相反,還賜李旦武姓,並且讓李旦做皇嗣,準備自己駕崩了那麼天下還是李旦的。

和李旦相比,武承嗣的、武三思等人是在謀求奪位,李顯最終復位也屬於意外,唯有李旦,從一開始就始終是武則天自願的想把皇位傳給他。爲什麼武則天對李旦這麼看好呢?

武則天是擺明了要奪李唐的江山的,可是卻容忍李旦在龍椅上做了足足六年,這又是什麼緣故呢。其實答案就是李旦的廟號——“睿”,這孩子太聰明瞭,聰明的到了大智若愚的地步了,他真正的看淡了權力和名位,真正的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他快快樂樂的生活,什麼都不爭奪,卻也什麼冤枉虧也沒吃過。人生給了他太多的波折和風浪,但他卻將這些磨難都一一化解,或榮或辱都保持平常淡定。

這不是大智慧是什麼呢?這不是睿又是什麼呢?

李旦最智慧的體現,就是他一生曾經三讓天下,從而成爲中國歷史上讓位次數最多的皇帝。

一般人一生都在爲一個名位去爭去搶,李旦卻三次得到天下,卻三次都輕輕鬆鬆的讓了出去,一讓母親、再讓皇兄、三讓兒子。

李旦第一次得到天下是在中宗被廢之後,武則天於同月立他爲帝。

睿宗即位之後,卻不像其兄李顯那樣,跟個暴發戶似的,又是寵信老婆,又是加封老丈人。皇帝之位,對於睿宗來說就好像不存在一樣,他依舊安靜的住在深宮裏面。練他的書法,讀他的書。

武則天於是對他的態度很滿意,也不急着把他廢掉,從而可以從容不迫的一步步登上皇位。可以說武則天可以順利成爲女皇,跟李旦的良好配合是分不開的,如果本旦有一點不配合,或者說不積極主動的認真配合,那麼武則天的皇帝之路,就會多許多麻煩。她當然可以用強制力讓李旦順服,就像對付李顯一樣,但是那樣對她又有什麼好處呢?畢竟他們是她的親生兒子。

李旦總是對母親的意思非常的體貼,能夠體諒母親的苦衷,處處順服,所以武則天不急於讓李旦下臺。相反,在條件不是完全成熟的情況下,她倒是很樂意李旦在位,因爲李旦纔是真正能夠配合好她的人。而到了武則天即位的條件成熟的時候,李旦不等武則天來要,自己就主動將皇位獻上,而且還要求賜自己武姓。這是李旦一讓天下。

李旦請求賜武姓這一着,實在是厲害,因爲畢竟他是武則天的親生兒子,武家的幾個侄子跟武則天的關係再近,總近不過親生兒子吧?既然皇帝可以是女皇,那麼兒子隨孃的姓,又有什麼不可以的呢。李旦此舉,讓武則天感到非常幸福——“這孩子還是當我是他親孃的,真理解我啊。”於是很愉快的答應了李旦的請求,一面接受了李旦的皇位,一面又賜李旦武姓,於是李旦就成了武旦(有沒有刀馬旦呀?),而且,作爲武則天唯一姓武的兒子(李顯心裏也只有自己的媳婦兒,跟武則天不一條心)武則天理所當然的讓武旦做了皇嗣,並且始終堅持不變。不管中間有過多少小波折,有過多少次危機,但是終究武則天沒有廢掉他皇嗣的地位。

武則天用心的保護着武旦皇嗣的位子,可是武旦最後卻自己把這個位子也讓了出去。

神龍政變之前,武則天已經把李顯重新召回了洛陽,要不他也政變不了啊(看來所謂政變,其實是老女皇自己放水!),結果李顯一回來,李旦就稱病不再上朝,堅持非要把皇嗣之位讓給哥哥。

這個事情我們應當看到李旦的聰明勁兒了。他爲什麼之前不說讓給武承嗣、武三思?因爲那不是武則天的意思。現在爲什麼要讓給李顯?因爲這正是武則天的意思。

那是不是說明武則天對他的態度變了嗎?不是,相反,武則天希望李顯繼承皇位,正是出於對李旦(或者說武旦)的一種愛護。武則天是深知李旦是真的對皇位沒興趣的,而且也從來不培養自己的朋黨。而李顯則不同,他這些年雖然表面上老老實實的待在房陵,但是他的老婆韋氏從來沒有真正放棄野心。朝中很多人,和他們都有關係。如果李顯即位,李旦不會有什麼反對,可如果李旦即位,李顯雖然不會爭什麼,但是韋氏和韋氏一黨,會放過他嗎?

再說,自己一天天老了,朝中當年基於懼怕自己而擁護武氏的人,越來越着要“拔亂反正”了,而李顯是正而八經繼承了高宗李治的皇位的,李旦卻是自己扶上帝位的。真要“恢復李唐”的話,顯然,對於那些擁唐派來說,李顯比李旦更有份量。那又何必把李旦放在火上烤呢?但是武則天也不忍心就奪了李旦的皇嗣之位,倒是李旦聰明一眼看出心思,主動要求把皇嗣之位讓給李顯。

於是,李旦二讓天下。

景龍四年五月,中宗李顯被毒殺,同年六月,睿宗第三子李隆基發動御林軍攻入宮中,討殺韋皇后及安樂公主、上官婉兒等。與太平公主一起擁立睿宗復位。然而李旦卻實在是對皇位沒什麼興趣,他甚至爲此專門發了一道《付史館紀皇太子等勸進詔》明確表達自己不願意做皇帝,完全是李隆基、太平公主的意思。

李旦復位之後,面對的朝中兩大勢力就是自己的兒子李隆基和自己的妹妹太平公主。李隆基是大唐自高宗以來難得的一個“純爺們”,全無優柔之疾。但是太平公主卻希望再演當年武后故事,當一把女皇。二者必然要發生衝突,而作爲皇帝的自己並沒有能力平衡這二者的關係。

李旦將這一切看在眼裏,深知李家難得出隆基這麼一個好男兒,如果得不到充分的發揮,大唐的男人以後就徹底沒機會了。

景雲三年(公元712年)李旦正式下詔,禪位給李隆基,從此徹底撤出了皇權的樊籬,享受自由生活去了。而李隆基,也不負李旦所望,稱帝后不僅迅速消除了太平公主勢力,而且任賢用能,開創了唐代,也是整個中國封建史上,最輝煌鼎盛的一個盛世——開元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