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富弼是什麼人?宋仁宗時期的他爲什麼會被稱爲佼佼者

富弼是什麼人?宋仁宗時期的他爲什麼會被稱爲佼佼者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1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富弼是什麼人,是很多人要的問題?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解答。

說到宋朝,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那聞名於世的宋詞,想到名畫《清明上河圖》中宋朝那高度繁榮的市場。這些成就的取得,都離不開宋朝那些學富五車,才高八斗的賢相的功勞,正是他們的兢兢業業的付出,施政有方,讓宋朝成爲當時經濟水平遙遙領先同時代其它國家。

富弼是什麼人?宋仁宗時期的他爲什麼會被稱爲佼佼者

而在宋仁宗時,更是創造了宋朝歷史上經濟水平最高成就,而這些成就就有當爲宰相富弼的功勞。宋仁宗時,真是人才濟濟,富弼是怎樣成爲他們中的佼佼者呢?

劇照富弼出身低,與宰相子弟同學

富弼,字彥國,河南西京(洛陽)人,生於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史料記載,其母有孕時,做了一個吉兆之夢,隨後就生下富弼。《說文》:弼,輔也。

從這可以看出富弼的名字還是有深意的,不是隨便許的。如此有先見的父母,難不成地位顯要?非也,其父一位高官的賓客。富言者,蒙正客也。一日白曰:"兒子十許歲,欲令入書院,事廷評、太祝。"蒙正許之。及見,驚曰:"此兒他日名位與吾相似,而勳業遠過於吾。"令與諸子同學,供給甚厚。言之子,即弼也。後弼兩入相,亦以司徒致仕。其實人類如此。

富言即富弼之父,蒙正,就是呂蒙正,河南人,呂夷簡(呂蒙正向真宗舉薦)親伯父,在宋太宗、宋真宗時期三次爲相,地位顯赫,爲官清正廉潔、敢言諫諍、慧眼識才。

富弼是什麼人?宋仁宗時期的他爲什麼會被稱爲佼佼者 第2張

呂蒙正家安在河南洛陽,洛陽當時是宋朝的西京,而富弼之父富言正好是呂家的賓客。富家一家人就這樣在呂家生活。當富言向呂蒙正請求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像呂家子弟一樣進入書院學習時,呂蒙正看到還很小的富弼就感覺他其貌不凡,將來的地位將在自己之上,所以欣然讓小富弼與這羣富家子弟一起學習。

正是其父的先見之明,讓自己兒子能夠進入書院學習,爲他尋了一條通向成功之路。正所謂,要成爲什麼樣的人,就要與什麼樣的人爲伍,這一點作爲富言很明白,他不希望自己的兒子也像自己一樣做人家的賓客,這就是父愛如山。

范仲淹愛富弼才,讓仁宗設制科取士

范仲淹是有宋一代,少有的文武全才,因其耿直諫諍,經常告罪太后、仁宗和重臣,所以常常被貶到外地就職。范仲淹又是一位非常愛才之人,只要他覺得某人有真才實料,不管對方是窮酸寒士,還是貴族公子,他都會向朝廷舉薦。

有一次范仲淹被貶經過西京洛陽時,有幸結識了富弼,他們暢談經典、談古論今。對於時弊、民生等問題富弼都有獨特的見解,這讓爲官多年的范仲淹大爲吃驚,剛過了弱寇之年不久的富弼能有如此見識,讓范仲淹不禁說出“王佐之才也”。

范仲淹愛才心切,很快就把富弼所作的文章分別給到宰相王曾和有“神童”之稱的晏殊看,希望得到他們的重視和提攜。

富弼是什麼人?宋仁宗時期的他爲什麼會被稱爲佼佼者 第3張

爲了能儘快讓富弼早日爲朝廷辦事,走正常的三年一次的科舉考試肯定不適合,所以范仲淹向仁宗上了一個奏樂,希望能恢復制科選才。所謂制科,就是由皇帝親自下詔而臨時設置的科舉考試科目,又稱制舉,其目的在於選拔各類特殊人才爲國所用。仁宗複製科,仲淹謂弼:"子當以是進。"

很快在范仲淹的倡議下,仁宗皇帝就下詔恢復制科選才,范仲淹就對富弼說,你應該抓住這次這機會,以此進入仕途。而事實是,富弼對自己還是有些不自信,擔心自己過不了。爲此,范仲淹親自爲他準備了一間書房,把要考的內容的書籍都一應給予備好,對他說,你就在這靜下心來把這些資料學好就可以了。

富弼看着這位比自己大十五六歲的老朋友如此對待自己,心裏很是感激,狠下心來,一心聽從范仲淹的安排,最終通過茂材異等科的考覈,正式進入仕途。

在1033年劉太后去世後,范仲淹力諫被貶,富弼出於公心和對範仲的感激之情,上奏勸諫爲范仲淹鳴不平。

晏殊成名非常之早,他比范仲淹還小兩歲,十四歲的時候,就以“神童”與千餘名進士接受真宗的廷試,最後因表現出色,授予進士進入仕途。

一路順風順水的晏殊,不僅是著名詞人,還是朝廷重臣,范仲淹就得到過他的提攜。當范仲淹拿着富弼的文章給晏殊看時,德高望重的他很快也看出富弼確實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在范仲淹的多次和他談論到富弼和他自己全方面考察之後,深深被富弼的爲人、學識、品行等所折服,愛才及屋,把自己的掌上明珠的寶貝女兒許配給富弼。殊妻以女。

能得到晏殊這樣的大才子的器重,說明富弼本身的實力確是出衆。

富弼是什麼人?宋仁宗時期的他爲什麼會被稱爲佼佼者 第4張

富弼從一個賓客子弟,通過自己的努力,有氣度,得到宰相王曾的賞識,更讓范仲淹都極力幫助他,而晏殊更是把自己的愛女許給他。富弼也沒有讓看得起、幫助他、器重他的人失望,爲國興利敢於進諫,爲民謀福親身親爲,至和二年(1055年)登上宰相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