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崔浩:北魏第一名相,太武帝最重要的謀臣之一

崔浩:北魏第一名相,太武帝最重要的謀臣之一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3.52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們知道崔浩的故事嗎?接下來小編爲您講解!

南北朝之際,北方曾出現過一個一統的王朝——北魏,與之前的曹魏不同,北魏是由鮮卑的拓跋部建立,是典型的鮮卑族政權。他們利用前秦瓦解的機會,成功在亂世中建國,在拓跋燾的努力下,成功一統北方。與前秦非常相似,北魏的一統多虧拓跋燾的雄才大略,也多虧他手下的一位傳奇名相崔浩。

《魏書》中記載:“崔浩,字伯淵,清河人也。白馬公玄伯之長子。少好文學,博覽經史。玄象陰陽,百家之言,無不關綜,研精義理,時人莫及。”崔浩他出身名門,在後來清河崔家成爲隋唐時期的大門閥,歷史上有名的七宗五姓之一,崔家的興盛與崔浩的崛起有着很大的聯繫,他很早就進入到北魏政權,給北魏的開國皇帝拓跋珪做祕書,此後崔浩在朝中不斷升遷。

崔浩:北魏第一名相,太武帝最重要的謀臣之一

太武帝拓跋燾繼位之後,崔浩的仕途也發展到了巔峯,拓跋燾能繼位,也是多虧崔浩的幫助。在崔浩輔佐下,北魏連續消滅了北燕,北涼這些政權,順利把北方統一,還打敗柔然坐穩了江山。崔浩在這個過程中運籌帷幄,他不僅有着出色的軍事謀略與外交才能,而且治國理政更是一把好手,雖然崔浩常常自比張良,但我認爲他應該是屬於張良蕭何的結合體。

備受寵信

崔浩在朝中非常受信任,拓跋燾不僅公開表示,朝中任何的事情大家不能決策的,都先問問崔浩的意見。

根據《魏書》記載:“ 世祖每幸浩第,多問以異事。或倉卒不及束帶,奉進疏食,不暇精美。世祖爲舉匕箸,或立嘗而旋。其見寵愛如此。於是引浩出入臥內,加侍中、特進、撫軍大將軍、左光祿大夫,賞謀謨之功。 ”

崔浩:北魏第一名相,太武帝最重要的謀臣之一 第2張

崔浩能自由進出宮廷,皇帝也常常進入他家裏談事吃飯,這是莫大的恩寵,在朝中只有崔浩能有這個待遇,之後崔浩更是掌握了國內大部分的權力,比如《資治通鑑》就記載道:“魏司徒崔浩,自恃才略及魏主所寵任,專制朝權,嘗薦冀、定、相、幽、並五州之士數十人,皆起家爲郡守。”可以說朝中的政務,官員任命這些大權都掌握在崔浩的手中。

正所謂:水滿則溢,月盈則虧。崔浩在仕途達到巔峯的時候,也因此就出現了一件改變他命運的事情,那就是北魏著名的國史案件。其實這件事並不複雜,拓跋鮮卑在鮮卑部裏面也是非常落後的一個,和宇文部這些有先進文化的部落不一樣,在建國之後,拓跋皇族就感受到了壓力。

他們也想要讓自己的江山穩固,因此就想盡了辦法要改變拓跋鮮卑的落後局面,修史書就是其中的一種方法,利用編修史書,讓自己部落的文化歷史能一直傳承下去,歷朝歷代都非常注重史書,可北魏當時朝中沒有幾個人有能力修史書,因此崔浩就來負責這件事。

他處理得倒是非常好,把拓跋部早期到現在建國大部分的歷史都很詳細寫了出來,可崔浩主持編修的史書,引發了朝中鮮卑貴族們的不滿,他們瘋狂攻擊崔浩,一向信任崔浩的拓跋燾看見這部史書,更是異常憤怒,直接就下令殺掉崔浩,並且把崔浩的家族連同有姻親關係的家族全部滅掉,這就是北魏著名的國史事件。

國史事件的真相

其實皇帝掌握着生殺大權,但皇帝不是想殺誰就殺誰的,歷朝歷代一些掌握大權的臣子被皇帝殺掉,大多都是謀反,結黨這些罪名。幾乎是沒有人因爲修史書被殺掉的,更何況崔浩是三朝老臣,國家的支柱,就這麼被殺掉,很難讓人相信拓跋燾之前還那麼信任他。

國史案件官方的說辭是,崔浩他們修著的史書有些太直接,拓跋部早期一些不太光彩的事情,或者是一些值得避諱的事情都被記錄下來,還流傳到了民間,大家都來點評拓跋家族的這些歷史,這件事讓拓跋燾與鮮卑貴族們非常不滿,這纔對崔浩下了殺手

其實我認爲,這就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崔浩他的死亡並非是國史修得有問題,而是北魏政局中,漢人士族與鮮卑貴族之間矛盾激化的結果。拓跋燾剛剛繼位的之後,明明崔浩有着擁立大功,結果卻被他免職,這是因爲崔浩在朝中的作爲,引發了這些鮮卑貴族的不滿,他們不甘心讓漢人位居高位,後來主導殺掉崔浩的,也是這些貴族們。

把崔浩送上死路的改革

崔浩主持國家的改革,他本身就是漢人士族,自然就想要恢復當初由漢人士族掌握朝政的局面。可當時拓跋鮮卑爲主的這些皇族,貴族們,本身就還處在部落文化中,他們仍然堅持着原始的這一套,對於漢人士族有着本能的敵視。

崔浩自己覺得有這麼大權力,朝廷要想維持也必須要靠着漢人的力量,因此他在改革方面就有些過於激進,這也導致他最終的死亡。根據《資治通鑑》記載:崔浩欲大整流品,明辨姓族,表弟盧玄勸阻他說:“創制立事,各有其時;樂意做這件事的人,能有幾人!請你要三思。”

可惜他沒有聽自己表弟的話,一力推行漢化,他的漢化與孝文帝的不一樣。他是強行要扶持以自己家族爲代表的這些漢人士族,想要讓朝中大權都掌握在漢人士族的手中。我認爲這就是根本矛盾的體現,也是拓跋燾動殺心的原因。

崔浩這麼做,肯定也是爲了國家着想,漢化本身是沒有錯誤的,可他精通陰陽說,居然沒有想過平衡的道理。漢人士族掌握國家的政權,這在鮮卑族政權中是很難出現的,原本崔浩在朝中當政,就已經引發了鮮卑貴族們的不滿,偏偏他的這些政策改革,幾乎是把鮮卑貴族的利益給剝奪乾淨,因此他們就藉助國史事件,對崔浩展開反攻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