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歷史上的唐宋八大家,爲何宋仁宗時期就出了六人?

歷史上的唐宋八大家,爲何宋仁宗時期就出了六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跟大家分享一下唐宋八大家的故事。

我們都知道,韓愈、柳宗元、歐陽修、王安石、蘇洵、蘇軾、蘇轍、曾鞏,被譽爲“唐宋八大家”。

歷史上的唐宋八大家,爲何宋仁宗時期就出了六人?

雖然說在當時是以散文水平作爲衡量標準,但是我們不難發現他們在文學、思想、政治、改革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建樹。

並且我們發現唐宋八大家其中有六位都出現在北宋,更驚人的是這六位都生活在同一時期。歐陽修、王安石、蘇軾、蘇轍、曾鞏、蘇洵都曾經在宋仁宗時期就同朝爲官。

是宋仁宗個人有問題,還是說那個時代有問題?怎麼會如此巧合呢?

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 三朝可以說是名人輩出的時代,除了我們今天要說的八大家,這一時期還出現了像范仲淹、晏殊、柳永、秦觀、黃庭堅這樣的大文學家和大詞人。 出現了像司馬光這樣的史學家。 像張載和周敦頤這樣的大思想家,以及像沈括、錢乙、王唯一這樣的科學家和醫學家。

真的是開了光了,不知該說是這些名人有福, 還是該感嘆這三位皇帝有福了。

我們看到的是那一時代的繁榮,但是卻沒有看到繁榮背後的景象。

物質足夠充裕

歷史上的唐宋八大家,爲何宋仁宗時期就出了六人? 第2張

我們說經濟基礎是上層建築,高水平的文化繁榮肯定是以足夠的物質基礎做支撐的。

聯想一下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在人們食不果腹的情況下又有誰會有閒情逸致去寫詩作賦呢?

而宋朝,尤其北宋,恰恰是一個經濟水準很高的時代,宋人孟元老的《東京夢華錄》詳細記錄了宋徽宗時期東京汴梁城的繁華景象。

寶馬雕車香漫路,酒樓茶館林立,金翠滿街,管絃樂曲遍佈煙花巷陌,四海八荒的奇珍異寶都能在集市上買得到,吃得到。

當人們物質水平達到了,纔會去追求精神生活的豐腴。

市井文化盛行

歷史上的唐宋八大家,爲何宋仁宗時期就出了六人? 第3張

在宋朝以前,商人必須在固定商業區做生意,而且商人的戶籍叫市籍,是被人看不起的,而在北宋,市籍被取消,徵收交易稅的機關也被移到了城門,於是整座城市都變成了商業區,所有城內居民都在理論上成爲了“市民”。所以城市變得空前繁榮。

當時勾欄瓦舍等娛樂場所的興起,使得北宋的市井文化非常盛行,詩人詞人的詩作和詞作成爲流傳於勾欄瓦舍酒樓茶館的歌詞,成爲市井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載體。 而且文人們也不覺得給歌女填詞有失身份,奉旨填詞柳三變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連做到宰相的晏殊都是寫歌詞的。

所以說是大環境影響了這一羣人。

文人地位崇高

如果說在那個時代作詞人連工作都找不到,飯都吃不飽,還會有人去做嗎?有,但是少之又少,那可能就是真愛了吧!

北宋是有名的重文輕武, 北宋對待文人的禮遇程度給了文人極大的自信和使命感。北宋祖制不殺文官,因此北宋的諫官和宰相們都是非常敢說話的,中書門下可以駁回皇帝的詔書,大臣面聖時甚至經常對皇帝拉拉扯扯。

而文人幾乎都能謀的上個一官半職,這一時期的八大家另外還有范仲淹、司馬光等等都是朝廷中數一數二的大臣。

士人階層風氣清正

總的來說,在徽宗時代以前,北宋士人階層的風氣還是比較清正客觀的,公是公,私是私,絕對是分開而論。

這也給了文人活路。 即便在范仲淹之後,因爲政見不同產生了不同的派別,但在總體上還是保持了文化的多元化,理論的多元化。

對於主張變法的王安石和反對新法的司馬光,雖然二人在朝堂上面爭得你死我活,但是王安石去世後,司馬光非但沒有對他落井下石,還要求朝廷對其厚葬。

《王安石贈太傅》節選(北宋)蘇軾:

使其名高一時,學貫千載;智足以達其道,辯足以行其言;瑰瑋之文,足以藻飾萬物;卓絕之行,足以風動四方。

而且,那時的文人都有提攜新人的傳統,像歐陽修、蘇軾、司馬光等等這些大家都有諸多門生。

所以說,一個時代孕育一代人,環境是一個大染缸,我們着身其中,難免會受其影響。 也希望我們會有更多的人重視文化,創造更多的有利於文化發展的氛圍和局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