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漢宣帝劉詢在位期間真的讓西漢王朝走上了巔峯嗎?

漢宣帝劉詢在位期間真的讓西漢王朝走上了巔峯嗎?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漢宣帝劉詢,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看看。

漢宣帝劉詢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帝王,主要體現在幼年時期在監牢中度過,少年時期在民間長大,青年時期登上皇位,壯年時期勵精圖治,對內選賢任能,國家在他的治理下達到鼎盛,糧食價格位於西漢二百多年的最低水平,繁榮程度遠遠超越了文景之治,對外用兵得當,聯合烏孫國大破匈奴,匈奴單于率衆來朝稱臣,實現了漢武帝征伐一生都沒能實現的政治願望,平定西羌後正式將西域納入大漢版圖,由此西漢國土面積達到頂點,這一紀錄直到七百年後的唐朝才得以打破。

漢宣帝去世後安葬在杜陵,杜陵的陪葬墓多達一百多座,這些都是漢宣帝時期的王侯將相陵墓,這些大臣感恩漢宣帝的情誼,選擇將陵墓放在杜陵附近,希望在陰間也能陪伴在這位帝王的身邊,陪葬墓的數量僅次於西漢的開國皇帝劉邦的長陵。但就是這樣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帝王,知名度卻非常低,這是爲什麼呢?

漢宣帝的知名度低主要集中在普通百姓的認知中。中國的歷史非常的悠久,長達五千年的史書中王侯將相數不勝數,一個人窮盡一生都不肯能認全所有的歷史人物。因此選擇性的認識歷史人物屬於一種普遍性,那麼最先被大家認知的是哪種人呢?第一種人物就是爭議性非常大,比如歷史上有名的暴君秦始皇,有名的仁君唐太宗,有名的亡國之君隋煬帝,有名的奸雄曹操。他們的一生極具爭議性,可以說是譭譽參半。第二種就是電視劇和戲曲塑造的人物,比如桃園三結義的劉備、關羽、張飛,賣大餅的武大郎、潘金蓮,西天取經的唐三藏。這些人物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具有非常廣泛的認知基礎。第三種就是涉及到女性,比如昭君出塞中的王昭君,環肥燕瘦中的楊玉環和趙飛燕,斷袖之癖中的漢哀帝。

漢宣帝作爲有名的中興之主,爲了實現休養生息的國策,基本上很少折騰,國家非常的穩定,反觀歷史上有名的君主都屬於愛折騰,漢宣帝的祖父漢武帝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愛折騰,名聲也是譭譽參半。不愛折騰的漢宣帝在男女關係上也是非常的傳統,比如兒子漢元帝時期的王昭君、孫子漢成帝時期的趙飛燕在漢宣帝時期毫無蹤跡。戲曲和電視劇也很少青睞漢宣帝,只有《烏龍闖情關》比較出名。在普通百姓中毫無知名度的漢宣帝並沒有淹沒在歷史中,漢宣帝在歷代政治家中知名度非常的高,漢宣帝時期的吏治清明,百姓生活富足,邊境少事,萬國來朝,這都是歷代政治家們極力追求的,因此漢宣帝處理政務,治理國家的方式備受後人推崇。

漢宣帝知名度低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爲後世埋禍根。漢宣帝並不是開啓盛世的第一個人,西漢初期的漢文帝和漢景帝父子二人一起開創了文景之治,漢宣帝繼承了漢昭帝休養生息的基本國策,開創了西漢的第二個盛世—昭宣中興。漢宣帝治理國家與處理外部關係的手段基本上沿襲了前人的做法,在制度上少有創新。面對漢武帝留下的法律條文,漢宣帝選擇了繼承,但是漢武帝時期的法律條文多達百萬字,法律之間相互牴觸,一件事情可能有兩種處置方式。地方上的官吏就通過法律上的漏洞盤剝百姓,漢宣帝的處理方式就是設立複審機構—廷尉平,對大案要案進行集中複審,同時加大對官吏的管理,任用許多有名的酷吏。

漢武帝時期的酷吏張湯參與制訂了大部分嚴刑峻法

漢宣帝沒有直接修改法律條文,讓百姓清楚知道那些地方是法律禁止的,而是設立複審機構,這一行爲被後人譏諷爲畫蛇添足,漢宣帝依靠嚴格的吏治實現了國家的富強,但是沒有在制度上實現正常化,漢宣帝后面的三位君主都是有名的昏君,官吏繼續重操舊業,加大了對百姓的盤剝,西漢迅速的失去了民心。宣帝去世五十六年後,百姓一致推選王莽開創新朝,西漢王朝毫無掙扎的走向滅亡。

漢宣帝爲後世埋下的禍根不止一個,其中一個就是對太子的選擇上。中國有個非常有名的歷史典故—昭君出塞,昭君出塞講的是匈奴單于投降漢朝後,想要恢復與漢朝的和親,這個時候的匈奴已經不敢奢望漢朝出嫁公主,轉而求取漢家女子。漢元帝就在宮中命人選了一個侍女冊封爲公主嫁到匈奴,王昭君因爲沒有賄賂宮廷中的畫師,畫像被畫的有些平庸。遠嫁匈奴意味着一生再也無法回到中原,孤身呆在塞外草原,與異族生活在一起,這些悽慘的場景落到了毫無背景的王昭君身上。在冊封昭君的時候,漢元帝見到美貌異常的王昭君,一時爲之傾倒,但是生性懦弱的漢元帝連連嘆惜,最終將王昭君遠嫁匈奴。

漢宣帝劉詢在位期間真的讓西漢王朝走上了巔峯嗎?

昭君出塞

這一則簡單的典故卻反映了當時的漢元帝時期的政治生態,宮廷畫師因爲索賄不成,就將美貌異常的王昭君畫的十分平庸,沒能得到漢元帝的寵幸,宮廷畫師後來也沒有得到懲罰,皇帝的威嚴連一個畫師都不放在心上,更何談佔據權利中樞的重臣呢?漢宣帝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亂我漢家者,必太子也。”,但是顧念已經死去的許皇后,漢宣帝最終也沒能廢掉這位生性軟弱的太子,漢宣帝指定的皇孫也就是後來的漢成帝,是一位好色如命的皇帝,寵幸趙飛燕姐妹導致絕嗣。

漢宣帝以身作則,嚴管吏治,輕徭薄賦,最終締造了西漢的鼎盛時期—昭宣中興,但是漢宣帝一生因循守舊,沒有爲後世建立合理的政治制度,在繼承人的選擇上又犯下了大錯,最終導致王莽不費吹灰之力就滅亡了西漢。最後借用呂思勉對漢宣帝的評價作爲本文的結尾:宣帝是個舊勞於外的人,頗知道民生疾苦,極其留意吏治,武帝和霍光時,用法都極嚴。宣帝卻留意於平恕,也算西漢一個賢君。漢宣帝劉詢是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帝王,主要體現在幼年時期在監牢中度過,少年時期在民間長大,青年時期登上皇位,壯年時期勵精圖治,對內選賢任能,國家在他的治理下達到鼎盛,糧食價格位於西漢二百多年的最低水平,繁榮程度遠遠超越了文景之治,對外用兵得當,聯合烏孫國大破匈奴,匈奴單于率衆來朝稱臣,實現了漢武帝征伐一生都沒能實現的政治願望,平定西羌後正式將西域納入大漢版圖,由此西漢國土面積達到頂點,這一紀錄直到七百年後的唐朝才得以打破。

漢宣帝劉詢在位期間真的讓西漢王朝走上了巔峯嗎? 第2張

漢宣帝去世後安葬在杜陵,杜陵的陪葬墓多達一百多座,這些都是漢宣帝時期的王侯將相陵墓,這些大臣感恩漢宣帝的情誼,選擇將陵墓放在杜陵附近,希望在陰間也能陪伴在這位帝王的身邊,陪葬墓的數量僅次於西漢的開國皇帝劉邦的長陵。但就是這樣一位頗具傳奇色彩的帝王,知名度卻非常低,這是爲什麼呢?

漢宣帝的知名度低主要集中在普通百姓的認知中。中國的歷史非常的悠久,長達五千年的史書中王侯將相數不勝數,一個人窮盡一生都不肯能認全所有的歷史人物。因此選擇性的認識歷史人物屬於一種普遍性,那麼最先被大家認知的是哪種人呢?第一種人物就是爭議性非常大,比如歷史上有名的暴君秦始皇,有名的仁君唐太宗,有名的亡國之君隋煬帝,有名的奸雄曹操。他們的一生極具爭議性,可以說是譭譽參半。第二種就是電視劇和戲曲塑造的人物,比如桃園三結義的劉備、關羽、張飛,賣大餅的武大郎、潘金蓮,西天取經的唐三藏。這些人物貼近人們的日常生活,具有非常廣泛的認知基礎。第三種就是涉及到女性,比如昭君出塞中的王昭君,環肥燕瘦中的楊玉環和趙飛燕,斷袖之癖中的漢哀帝。

漢宣帝作爲有名的中興之主,爲了實現休養生息的國策,基本上很少折騰,國家非常的穩定,反觀歷史上有名的君主都屬於愛折騰,漢宣帝的祖父漢武帝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愛折騰,名聲也是譭譽參半。不愛折騰的漢宣帝在男女關係上也是非常的傳統,比如兒子漢元帝時期的王昭君、孫子漢成帝時期的趙飛燕在漢宣帝時期毫無蹤跡。戲曲和電視劇也很少青睞漢宣帝,只有《烏龍闖情關》比較出名。在普通百姓中毫無知名度的漢宣帝並沒有淹沒在歷史中,漢宣帝在歷代政治家中知名度非常的高,漢宣帝時期的吏治清明,百姓生活富足,邊境少事,萬國來朝,這都是歷代政治家們極力追求的,因此漢宣帝處理政務,治理國家的方式備受後人推崇。

漢宣帝知名度低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爲後世埋禍根。漢宣帝並不是開啓盛世的第一個人,西漢初期的漢文帝和漢景帝父子二人一起開創了文景之治,漢宣帝繼承了漢昭帝休養生息的基本國策,開創了西漢的第二個盛世—昭宣中興。漢宣帝治理國家與處理外部關係的手段基本上沿襲了前人的做法,在制度上少有創新。面對漢武帝留下的法律條文,漢宣帝選擇了繼承,但是漢武帝時期的法律條文多達百萬字,法律之間相互牴觸,一件事情可能有兩種處置方式。地方上的官吏就通過法律上的漏洞盤剝百姓,漢宣帝的處理方式就是設立複審機構—廷尉平,對大案要案進行集中複審,同時加大對官吏的管理,任用許多有名的酷吏。

漢武帝時期的酷吏張湯參與制訂了大部分嚴刑峻法

漢宣帝沒有直接修改法律條文,讓百姓清楚知道那些地方是法律禁止的,而是設立複審機構,這一行爲被後人譏諷爲畫蛇添足,漢宣帝依靠嚴格的吏治實現了國家的富強,但是沒有在制度上實現正常化,漢宣帝后面的三位君主都是有名的昏君,官吏繼續重操舊業,加大了對百姓的盤剝,西漢迅速的失去了民心。宣帝去世五十六年後,百姓一致推選王莽開創新朝,西漢王朝毫無掙扎的走向滅亡。

漢宣帝爲後世埋下的禍根不止一個,其中一個就是對太子的選擇上。中國有個非常有名的歷史典故—昭君出塞,昭君出塞講的是匈奴單于投降漢朝後,想要恢復與漢朝的和親,這個時候的匈奴已經不敢奢望漢朝出嫁公主,轉而求取漢家女子。漢元帝就在宮中命人選了一個侍女冊封爲公主嫁到匈奴,王昭君因爲沒有賄賂宮廷中的畫師,畫像被畫的有些平庸。遠嫁匈奴意味着一生再也無法回到中原,孤身呆在塞外草原,與異族生活在一起,這些悽慘的場景落到了毫無背景的王昭君身上。在冊封昭君的時候,漢元帝見到美貌異常的王昭君,一時爲之傾倒,但是生性懦弱的漢元帝連連嘆惜,最終將王昭君遠嫁匈奴。

這一則簡單的典故卻反映了當時的漢元帝時期的政治生態,宮廷畫師因爲索賄不成,就將美貌異常的王昭君畫的十分平庸,沒能得到漢元帝的寵幸,宮廷畫師後來也沒有得到懲罰,皇帝的威嚴連一個畫師都不放在心上,更何談佔據權利中樞的重臣呢?漢宣帝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亂我漢家者,必太子也。”,但是顧念已經死去的許皇后,漢宣帝最終也沒能廢掉這位生性軟弱的太子,漢宣帝指定的皇孫也就是後來的漢成帝,是一位好色如命的皇帝,寵幸趙飛燕姐妹導致絕嗣。

漢宣帝以身作則,嚴管吏治,輕徭薄賦,最終締造了西漢的鼎盛時期—昭宣中興,但是漢宣帝一生因循守舊,沒有爲後世建立合理的政治制度,在繼承人的選擇上又犯下了大錯,最終導致王莽不費吹灰之力就滅亡了西漢。最後借用呂思勉對漢宣帝的評價作爲本文的結尾:宣帝是個舊勞於外的人,頗知道民生疾苦,極其留意吏治,武帝和霍光時,用法都極嚴。宣帝卻留意於平恕,也算西漢一個賢君。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