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吳起變法之後楚國迅速崛起,爲何吳起的變法最後沒有改變楚國的境況?

吳起變法之後楚國迅速崛起,爲何吳起的變法最後沒有改變楚國的境況?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吳起變法的弊端,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原大國魏國進行李悝變法之後,國力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開始增強,迅速成爲戰國初期的第一強國。

此時南方的楚國,長期受到中原各國的攻擊,損兵折將,丟失土地,完全沒有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氣概和風采。處境艱難的楚國,也希望能夠進行一次魏國那樣的變法。

想啥來啥,瞌睡就有人送枕頭。正在楚悼王爲沒有變法人才而苦惱的時候,上天給他送來一位頂級人才——吳起。

吳起變法之後楚國迅速崛起,爲何吳起的變法最後沒有改變楚國的境況?

圖1|吳起畫像

這位大神可是在魏國全程參與過李悝變法的,而且變法當中軍事的那一部分,就是由吳起親自操盤。創建了威名赫赫的魏武卒,並且保持七十二戰不敗的戰績神話。

這麼一位有變法經驗的熟練工來到楚國,楚悼王是大喜過望,先是任命吳起宛城太守,負責楚國北方邊境的整體防禦。過了一年,就將吳起提升爲令尹,負責整個變法工作。

吳起變法之後楚國迅速崛起,爲何吳起的變法最後沒有改變楚國的境況? 第2張

圖2|楚悼王

在楚國,令尹這個職務比其他國家的相國權力還要大。對內,可以總領一國政務;對外,可以主導國家之間的戰爭,可以說集大權於一身。

吳起擔任令尹之後,也不含糊,立即着手開始籌備變法。第一步要做的規定動作,就是取信於民。吳起採用“倚車轅”的方法,即搬得動車轅的人,就能夠得到獎賞。後來商鞅的“徙木立信”,就是從吳起這兒學過去的。

吳起變法之後楚國迅速崛起,爲何吳起的變法最後沒有改變楚國的境況? 第3張

圖3|吳起變法立信

樹立了威信之後,吳起頒佈了具體的改革內容,主要有這麼幾條:

1、 制定律法,並且向官員和百姓公佈;

2、 取消貴族的世襲爵祿,將貴族安排到地廣人稀之處,充實人口;

3、 裁撤閒散官員,削減官員工資,用於補貼軍用;

4、 糾正官場中飽私囊的風氣;

5、 移風易俗,統一楚國的風俗。

從這麼幾條看,吳起的變法確實切中了楚國的病根。但也正由於吳起的變法過於剛猛,造成文武偏科,手段缺乏柔和,最終遭到楚國舊貴族的猛烈反撲。我們來品味一下吳起變法的不足之處:

01 文武偏科,過於強調軍事

吳起雖然擁有改革家的稱號,但是他最爲人稱頌的身份依然是軍事家。一部《吳子兵法》,閃耀千古。事實上,無論是在魏國參與李悝變法,創建魏武卒,打下秦國的河西之地,還是在楚國,向北抗衡三晉,向南拓展疆域。這些都基本上是軍事上的成就。

吳起變法之後楚國迅速崛起,爲何吳起的變法最後沒有改變楚國的境況? 第4張

圖4|變法過於偏重軍事

在這次變法中,吳起的核心思想在於裁撤行政費用,用於訓練士兵,“文”輔助“武”,保證給養。這在短時間內確實迅速增強了楚國的國力。但對於楚國內部長期的結構性和制度性改革,卻沒有太大的幫助,無法讓楚國進入國富兵強的良性循環。

02 沒有培養新的集團

歷史上的變法,想要獲得成功和延續,都必須要在原有的舊勢力之外,樹立起一個新的利益集團,這樣才能保證在變法者本人不在之後,變法本身能夠延續下去。而那種變法者單挑整個利益集團的變法,其結果一定是人亡政息。

例如李悝變法,雖然打破了奴隸貴族對於官職的壟斷,但也鼓勵舊貴族開墾荒地,積極向地主階級轉化,利用新興地主階級的力量與舊勢力博弈。

再比如商鞅變法的二十等爵制度,雖然將舊貴族全都得罪了,但是依靠變法興起的功勳貴族集團會本能的維護變法,成爲推動變法繼續下去最強大的力量。這就是爲什麼商鞅亡故後,秦國的變法卻一代代傳下去的原因。

圖5|變法需要新興階層支持

楚國自周天子分封以來,就一直處於最南方,不被中原地區的主流文化所認同,楚國的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制度也不如中原國家完善。在春秋戰國交際的社會轉型時期,楚國的封建化進程相比於趙、魏、韓等國,是相對滯後的。換而言之,楚國的舊貴族勢力要比李悝在魏國遇到的強得多。

而吳起恰恰沒有重視這一點,一上來就用重錘,將楚國貴族的特權統統砸碎。卻沒有扶持新興的地主階級來與舊貴族抗衡。在吳起最重視的軍事方面,雖然沿用了魏武卒的訓練方法,卻沒有學到李悝變法中,軍功晉爵的精髓。導致整個變法中沒有新的階級勢力崛起,被舊貴族輕易反撲。

03 持續時間太短

變法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時間的積累。李悝的變法持續時間在二十年以上,申不害的變法時間約十五年,而商鞅主持變法的時間也將近二十年。相比之下,歷史給吳起的變法時間實在是太短了。從公元前386年到前381年,滿打滿算不過六年時間。如此短的時間,不足以改變楚國這個龐大的國家。

圖6|變法戛然而止

公元前381年,支持吳起變法的楚悼王去世,諡號爲“悼”。中年夭亡爲“悼”,也許歷史也在同情這一位改革之主,如果能有更多的時間,也許吳起變法的結果會變得不一樣。

總而言之,吳起變法沿襲了李悝變法的全面性,但是過於注重軍事方面,導致文武偏科。加上缺乏靈活的策略,變法沒有取得深刻的進展,隨着楚悼王的故去而戛然而止。

帝王將相
後宮人物
近代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