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伯夷和叔齊的故事是什麼樣的?伯夷和叔齊是什麼樣的人?

伯夷和叔齊的故事是什麼樣的?伯夷和叔齊是什麼樣的人?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伯夷和叔齊的故事是什麼樣的?伯夷和叔齊是什麼樣的人?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看一看。

伯夷和叔齊是商朝末期孤竹國國君的兒子,其中伯夷是長子,叔齊是三子。當時孤竹國國君是要把位置傳給三子叔齊,但叔齊此後卻把君主之位讓給了伯夷。他們二人之間的故事,一直是被後人津津樂道,甚至不少人都把伯夷和叔齊當做是聖人。他們兩位究竟夠不夠格當聖人呢?兄弟讓國在歷史上的確少見,不過當時的大環境也跟和平時期不同。伯夷和叔齊到底是怎樣的人?其實大家都可以來了解下。

伯夷和叔齊的故事是什麼樣的?伯夷和叔齊是什麼樣的人?

所謂“聖人”,是指思想可以影響一個國家甚至整個世界的大善之人。在中國傳統文化中,“聖人”指知行完備、至善之人,是有限世界中的無限存在。總的來說,“才德全盡謂之聖人”。最初出於對“至善”“至美”的人格追求,所以聖人的原意,是專門指向完美的。

商朝末年西周初年,有兩個人物備受推崇,被尊稱爲“聖人”。

孔子推崇他們爲“古代賢人”,“求仁得仁”;儒家推崇他們“仁孰大焉”;司馬遷專門爲這倆人寫了傳記;韓愈把他們的德行比作泰山,稱讚其“特立獨行,窮天地,亙萬世而不顧者也… …昭乎日月不足爲明,崒乎泰山不足爲高,巍乎天地不足爲容”。

這兩個人,就是伯夷與叔齊。

不過,在現在看來,稱他們爲“聖”可能有點過了,他們更像是商末周初“死讀書”人的典型。

那麼,關於伯夷與叔齊,都有哪些故事呢?

伯夷和叔齊的故事是什麼樣的?伯夷和叔齊是什麼樣的人? 第2張

第一件事,就是最著名的兩人推讓君位。本來,伯夷與叔齊都是孤竹國國君的兒子,伯夷是長子,叔齊是三子。最初,國君想要叔齊當繼承人,但遺囑還沒有立,就去世了。按照傳統的制度,應該由長子繼承王位,但是,伯夷尊崇父親的遺志拒絕繼位,想推自己的弟弟叔齊上位。

而叔齊覺得自己繼位不符合禮制,對不起兄長,也拒絕繼位。這樣的爭執不下,兩人最後都跑了,反而讓最沒存在感的老二繼承了王位。怎麼說呢,這樣推卸責任的行爲算得上賢嗎?讓一個沒什麼才幹的人當國君,這不是把國家與百姓置於水深火熱之中嗎?

所以說,這種逃跑之人,真的值得世人推崇嗎?

第二件事,就是伯夷與叔齊參政的事。商紂王執政時期,組織了一個使團出使周朝,其中,以紂王的兄長微子爲首,成員有膠鬲,伯夷,叔齊等。膠鬲和微子接受了周王滅商的建議,被策反,願意在商當內奸,而伯夷與叔齊則不願意接受策反。

但是,也沒有向紂王揭發,成爲了既不幫商也不幫周的“中間派”。這樣做的話,這種人能有什麼價值呢?

伯夷和叔齊的故事是什麼樣的?伯夷和叔齊是什麼樣的人? 第3張

第三件事,就是知道紂王無道,還勸阻武王伐紂。伯夷與叔齊告訴周武王,說:“你父親剛死,就動刀刃,是不孝;以臣子的身份來討伐自己的君主,是不仁”。聽完他們的話,周武王被氣着了,瞬間就想殺了倆人。這是在動搖軍心,怎麼能容忍呢?

最終,還是姜子牙的善心救了他們。既不能勸諫紂王向善又不讓武王伐紂,更不能救民於水火,伯夷與叔齊這麼做有什麼意義呢?

第四件事,就是在武王滅商之後,伯夷與叔齊不吃周朝的糧食,跑到山裏隱居吃野菜。長期這麼吃,身體肯定不好,這時候還偏偏來了一個催命鬼。這天,有一個叫王摩子的士大夫,進山遊玩。隨即,就看到伯夷與叔齊正在採野菜,便跟他們說:你們既然不吃周朝的糧食,爲什麼還要吃周朝的野菜呢?這天下的東西不都是周王室的嗎?二人聽後,無言以對。

普天之下,莫非王王,率土這濱,莫非王臣,既便是野菜,也是周朝的。伯夷與叔齊覺得王摩子說的有道理,只好不吃野菜。

那麼,他們吃什麼?

連野菜都不能吃,最終,只能活活餓死,白白丟掉性命。

伯夷和叔齊的故事是什麼樣的?伯夷和叔齊是什麼樣的人? 第4張

餓死雖然有氣節,但是,人都死了,還要氣節做什麼呢?活着的時候,不能做一些利國利民的事,反而白白浪費自己的生命,這種連生命都不愛惜的人,又有什麼值得尊敬的呢?

所以說,伯夷與叔齊是“聖人”,有點名不副實。然而,無法否認的是,他們肯定是品德高尚之人,他們愛好和平,但是,他倆的做法和思想,對於社會的進步,卻沒有一點用處。伯夷與叔齊都活在自己的理想之中,從來沒有提出過有利於國家和人民的政治主張。

這個時候,他們只是在空談“仁義”,又有什麼用呢?

雖然,伯夷與叔齊的氣節可嘉,但是,卻白白送命,這像極了孔子極力推崇的一個弟子,顏回。孔子讚揚他:“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最終,營養不良,活活餓死。

而空有一身才學,沒有得到施展,沒有造福人民,就爲自己所推崇的氣節丟了性命,這樣做,難道不可惜嗎?

所以說,氣節雖然重要,但是,也要在保存性命的基礎上,只有這樣,才能成爲一個對國家對人民有用的人。做人就要腳踏實地,不要去空想仁義,只靠仁義,不僅吃不飽肚子,活不下去,也沒法提出行之有效的政治主張,更沒有辦法救國救民,改變社會現狀。

所以,凡事都要懂得變通,這纔是生存之道。

伯夷和叔齊的故事是什麼樣的?伯夷和叔齊是什麼樣的人? 第5張

伯夷與叔齊兩人,就像魯迅先生筆下的一個書生——孔乙己。他也是死守書生的氣節,不願意謀求其它生路,最終,被活活餓死。對於這些人,世人只有佩服與可憐,佩服他們的氣節,但是,卻不能贊同他們的做法。不管怎樣,都要先學會生存,氣節之是次要的東西。

所以,在生死存亡之際,應該適當地放低一些底線,這樣才能保住有用之軀,發揮自己的才幹,成就所謂的“氣節”。

清朝詩人黃景仁,寫過一首《雜感》詩:

仙佛茫茫兩未成,只知獨夜不平鳴。

風蓬飄盡悲歌氣,泥絮沾來薄倖名。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莫因詩卷愁成讖,春鳥秋蟲自作聲。

伯夷,叔齊,顏回,孔乙己之類的人,完美的向世人演繹了,什麼叫做“百無一用是書生”,他們都活在理想的生活中,從來沒有過腳踏實地,最終,對社會也是毫無用處,更沒有發揮出存在的價值。縱使他們有再多的才華,也消失在了空想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