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人物 > 帝王將相 > 創業難還是守業難?房玄齡和魏徵有不同的見解!

創業難還是守業難?房玄齡和魏徵有不同的見解!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4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創業難還是守業難?房玄齡和魏徵有不同的見解!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隋煬帝在位期間,爲滿足其驕奢淫逸之心,大興土木、搜斂無度,終於引得天下大亂,反抗暴政的農民起義此起彼伏。至李淵建立政權之初,掃平各地割據勢力的戰爭頻繁,整個大唐王朝依然處於國弱民貧、危機四伏的狀態。

雖然李世民依靠手下文武發動玄武門事變,成功上位,但這種成功並沒有給他多少喜悅。屁股在龍榻上還沒有坐熱,突厥人就打上門來,無奈之下只得忍氣吞聲與頡利可汗簽定了史稱“渭水之盟”的互不侵犯條約。名爲“渭水之盟”不過是史家的曲筆,實則爲屈辱的城下之盟。城下之盟,《春秋》恥之,熟悉歷史掌故、心雄萬夫的李世民自然心中深以爲恨。心中雖說恨得咬牙,無奈自從繼位以來蝗災旱災不斷,黃河以北千里茫茫,人煙斷絕。田裏顆粒無收道路蕭條,物價飛漲,“一匹絹才得一斗米”。小民生活不易,李世民這個大地主家也沒有一顆餘糧,國庫空虛。想與突厥一較高下,也是有心無力。

創業難還是守業難?房玄齡和魏徵有不同的見解!

忍辱負重到貞觀四年,趁突厥內外交困的天賜良機,李世民派出大將李靖率兵十餘萬主動出擊,於陰山北大破東突厥,一舉活捉了頡利可汗,終於一洗前恥。

李世民爲消弭邊患,在本該休養生息的時候不得不對外連年用兵,許多青壯勞力戰死疆場,田園荒蕪,人口銳減。史料記載,直到貞觀十一年,盛世大唐的總人口數仍不及隋王朝時的十分之一。

作爲親歷者,唐太宗曾目睹了隋末亂世百姓民不聊生的慘狀,也深知隋爲何會成爲短命王朝,二世而亡的,因此無師自通了“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爲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的道理。

李世民對隋王朝的興盛衰亡有着清醒認識,決心克己修德、勵志圖精,經過多年努力,終於有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貞觀盛世氣象。

創業難還是守業難?房玄齡和魏徵有不同的見解! 第2張

有了這樣值得傲嬌的優異治績,唐太宗並沒有因此沾沾自喜。貞觀十二年的一天,他突然若有所思的問身週近臣:“創業與守成相比,哪個更難一些?”

“臣以爲國家草創、秩序尚未建立,羣雄並起爭奪天下,而後逐一使之臣服,創業難。”見衆人沉默不語,宰相房玄齡只得清咳一聲率先開口。

“微臣以爲守成難!自古君王得天下莫不歷經苦難,而失之於安逸。”魏徵見唐太宗向自己望過來,侃侃而言道。

房玄齡有着深厚的道家、儒家文化根基,早年即“杖策謁軍門”,成爲秦王手下的頭號智囊,李世民視其爲“鄧禹”、“蕭何”一樣的人物。因爲有“定社稷之功”,輔佐李世民登上帝位,於貞觀初年任相至今,深受唐太宗器重。

君聖臣賢,房玄齡爲相多年,早就和李世民形成了高度默契,只要李世民一個眼神,房玄齡就會馬上明白皇上心底想的究竟是啥小九九。房玄齡認爲創業難,是在肯定李世民對大唐王朝的開創之功,而在李世民的內心,也是以大唐王朝的締造者自居的。

創業難還是守業難?房玄齡和魏徵有不同的見解! 第3張

魏徵,最早追隨的老大是史稱“隱太子”的李建成,因爲有膽有識、直言敢諫,玄武門事變後幸運地躲過一劫,搖身一變成了諫議大夫,主要做的就是雞蛋裏挑骨頭,專門負責批評監督皇帝李世民。

魏徵經常當衆敲打唐太宗,絲毫不顧及他九五至尊顏面,諄諄教誨李世民聽取不同意見纔是明君的範兒。現在當着朝臣,公然與宰相房玄齡唱反調,正是他直言不諱的一貫作風。

見朝臣面面相覷,各自一臉大便乾燥相,李世民當即接過話頭,侃侃而言道:“玄齡輔佐我取天下,百死一生,因此深知創業之艱辛;魏徵輔助我治理天下,常恐我生驕奢之心,聖人云‘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故知守業之難。二位愛卿都說得在理!只是創業再難,也已經成爲過去,唯有守成,應當慎之又慎!”

表面上,李世民是在和稀泥,其實他是贊成魏徵意見的。

居安思危,方能有備無患。已知的不足懼,唯其未知,一切尚未發生,故當保持謹小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