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房玄齡和趙普經歷相似,兩人有哪些不同點呢?

房玄齡和趙普經歷相似,兩人有哪些不同點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房玄齡爲相長達二十多年,是貞觀時期的著名宰相。趙普是北宋初年的宰相,歷經兩朝,擔任宰相二十餘年。兩人在王朝建國方略、制度建設等方面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感興趣的讀者可以跟着小編一起往下看。

從君主信任度來看,房玄齡直接參與了玄武門之變,是玄武門之變中的重要謀士。趙普直接參與了陳橋兵變,是宋太祖的心腹智囊。加上兩人時代相隔不遠,因此具備比較的可能。

房玄齡擔任尚書左僕射時,既參與了重要制度和臺閣規模的建設,也曾經一度擔任度支,負責國家錢糧,既具備運籌帷幄的戰略決策能力,也具備立法、財政等具體行政能力。

房玄齡和趙普經歷相似,兩人有哪些不同點呢?

趙普在北宋軍事制度、官員選拔等方面,也是直接的參與者,甚至是決策者。房玄齡任人唯賢、逢才必薦,向李世民推薦了很多人才。趙普推薦人才剛毅果斷,凡是趙普認爲值得推薦的人才,如果太祖不用,趙普就繼續堅持,直到皇帝任用爲止。

房玄齡不僅參與了玄武門之變,也參與征伐高昌突厥高麗、突厥降衆安排、新立李治爲太子等重要軍國大事的謀劃。房玄齡能謀,是貞觀君臣的共識。

而趙普在北宋立國之初,也與宋太祖積極謀劃了先平北漢還是先平南方、如何消除藩鎮割據隱患、如何推行內重外輕的,國家安全措施等方面的重大政策。宋太祖臥塌之側,豈容他人鼾睡的名言,就是在太祖微服私訪趙普的家中說出來的。

後來,北宋統一中國,基本上是按照君臣二人所定方略實施的。房玄齡的公忠體國不僅表現在,平時爲國家鞠躬盡瘁,還表現在臨死前,還操心國家征討高麗的事情,擔心征討高麗於國家不利,反覆勸諫李世民。

趙普在宋太宗征討遼國燕雲十六州的時候,因爲王師久不歸,擔心戰爭意外影響國家安定,於是給太宗上書,核心意思是盛夏用兵、師老費財,希望太宗打得贏就打、打不贏算了,儘早班師回朝。

當然,趙普的進諫體現了,一種在國家安危上的保守思想,沒有爲國家長治久安着想。對北宋而言,燕雲十六州不收復,北邊沒有安全屏障,國家一日不得安寧。開國之君不收復失地,就是遺患後人。後來的歷史也證明了這一點。但總體來說,趙普當時的勸諫,出發點還是避免失敗影響王朝政權安危。

但房玄齡和趙普也有很多不同點,房玄齡豁達,趙普狹隘。房玄齡爲相二十多年,在朝與其他大臣基本沒有私怨,從來不利用手中的權力或與皇帝的親近關係,打擊其他官員。而是一心任用他人長處,幫助他人成就功業。

而反觀趙普,爲相期間,與朝中大臣相互攻訐鬥爭的事情不止一例,特別是與盧多遜等人相互攻訐,後來藉機將盧多遜貶謫南方,顯示其缺乏宰相雅量。

房玄齡一心爲公,趙普貪權戀位。房玄齡多次請辭封爵、尊位,常常深自謙退,懼滿懼盈。宋太宗即位後,爲與太宗親近,全然忘記對太祖的囑託,幫助太宗攻擊秦王廷美和太祖之子德昭,導致兩位宗室親王成爲皇權鬥爭的犧牲品。

秦王廷美、德昭對太宗的地位完全不形成威脅,趙普不能維護皇室團結,反倒爲了一己權位,促進皇室骨肉相殘,讓宋太宗的帝王形象沾染瑕疵,爲成爲後來史家所詬病,有違宰相之責,有損宰相之品格。

房玄齡和趙普經歷相似,兩人有哪些不同點呢? 第2張

房玄齡清廉,趙普貪濁。房玄齡曾被認爲屬於唐朝廉吏,雖然從歷史素材中,沒有更多關於房玄齡清廉樸素的資料,說明房玄齡的廉潔,可能比不上與其同時的戴胄和王珪等人,也比不上後世海瑞、于成龍等人,但是沒有房玄齡追求物質財富的表現。趙普則不同,追求物質財富肆無忌憚,並且多次利用宰相職權爲自己謀利。

比如,開寶六年,正值宋太祖致力統一江南時期,宋太祖偶然來到趙普家裏,發現了吳越王錢俶送給趙普,十個大瓶裝的貴重財物,因爲太祖來得突然,財物還來不及轉移,就放在屋檐下。

太祖當場命人打開,裏面竟然全是貴重的瓜子金。趙普連忙惶恐謝罪,表示不知情,當時國家尚未統一,趙普先收敵國財物,定一個裏通外國的罪名也沒有問題。況且,太祖偶然就能碰見,說明平時趙普也沒有少收,其他割據政權的財物。

趙普逐名追利還有更多表現。比如,以自己房子間的空地私自換取皇宮菜園,以擴大住宅,又親自主管和經營酒店客舍,來謀取商業利益。在朝廷禁止個人買賣秦隴地帶的大型木材時,親自派人都市場上去購買大木,並將巨木連成木筏運到開封,大肆建造房屋。

上樑不正下樑歪,底層官吏因此而偷買偷賣大木成風。趙普爲了追逐個人私利和享樂,公然違背朝廷制度和禁令,所幸太祖寬宏大度,否則,以趙普的所作所爲,很難得到善終。

由此可見,與趙普比,房玄齡更加有度量、有操守,更符合溫良恭儉讓的儒家士大夫形象。綜觀比較,房玄齡與趙普相比而言,房玄齡更端正,行爲端正、作風端正,從不謀個人私利,也從不耍機謀祕計。

房玄齡更溫和寬厚,從不與大臣爭權奪利,樂於成人之美,助人成功成名;房玄齡更仁民愛物,時刻把王朝長治久安放在最高位置,以上率下,以身示範,不做漁獵百姓、勞民傷財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