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有水稻的?古代人主食都吃什麼?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有水稻的?古代人主食都吃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7.4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對上古時期的東亞地區而言,最重要的作物有三種:黍、粟、稻。黍,亦稱稷,就是現代人所說的糜子、黃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後有黏性。距今9000年到7000年左右,位於黃河中游兩岸的河南以及河北人開始種植,隨後的數百年時間裏,又擴散到山東、甘肅等地。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有水稻的?古代人主食都吃什麼?

粟,就是小米。在內蒙古赤峯的一處新石器時代早期村落遺址,有研究人員發現了1400餘粒炭化小米。在中國、加拿大和日本的測年結果一致顯示,它們距今已有7600餘年。內蒙古敖漢旗作爲世界小米起源地已被世界認可。粟由狗尾草馴化而來,它和黍有個共同點,就是產量不高,1畝地才產50公斤左右。

同一時期的南方就比較幸福了,因爲那裏可以種植水稻。考古人員曾在河姆渡遺址發現了120噸人工栽培的穀物,這些糧食主要由秈米和粳稻組成,距今已有7000年的歷史,證明江浙一帶早在那時就開始吃米飯了。而水稻最早的栽培歷史可追溯到約公元前12000~16000年前的湖南,之後西傳到印度,中世紀引入歐洲南部。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有水稻的?古代人主食都吃什麼? 第2張

水稻雖然歷史悠久,不過到了魏晉時期仍舊是產量不足,並不是所有人都能吃上一碗白米飯的。但吃上一碗米飯也不能說明你是貴族,貴族首先會精選顏值、身材俱佳的米,後用溫水浸泡、搓洗,冷水淘洗、再搓,直到米發白,再加上剁碎的蔬菜,一份高級主食就誕生了。後來到了南朝後期,水稻種植面積增加,普通人才能吃得上。

南方人喜食米,北方人愛吃麪,小麥亦是現代生活中最重要的主食之一。和水稻不同,麥子是個「外來戶」。兩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麥的地區,有學者表示,小麥是在夏朝以前通過還「未曾規劃」的絲綢之路傳入我國的。我國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已有「告麥」、「食麥」記載,《詩經·周頌》中「貽我來牟」的「來」便是麥子之意。

此後,麥子逐漸規模化種植,《左傳》還曾記載過這樣一個故事:景公生病時做了個惡夢,醒來後便召見巫師,巫師預言他吃不到新麥了。到了第二年麥收時節,晉景公令人獻上新麥,並指責巫師妖言惑衆,將其處死。然而晉景公準備吃飯前感到腹脹,便去如廁,卻不幸掉進糞坑中身亡。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有水稻的?古代人主食都吃什麼? 第3張

在小麥剛出現的時候,由於加工手段有限,人們吃不上饅頭、麪條。據考證,我國麪條起源於漢代,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東漢時期已經有了麥粉面條的雛形,當時所有的麪食皆稱爲「餅」,因要在湯中煮熟,所以又叫湯餅。早期的湯餅呈片狀,後來逐漸演變成條狀。麪條在進入魏晉南北朝時期,已基本形成。

菽,豆也,也是古代重要糧食的作物之一。戰國時代,大豆開始取代黍,成爲糧食的代名詞之一。到了隋唐,仍有百姓以大豆作爲主食,這也是家境貧寒的一種標誌。百姓會根據自己的經驗控制用量,否則會因爲過量食用引起腹痛和消化不良,甚至是中毒反應。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