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寺廟一般都遠離人煙,爲什麼香山寺之前卻有一條買賣街?

寺廟一般都遠離人煙,爲什麼香山寺之前卻有一條買賣街?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1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消失百餘年的京西名剎香山寺,經過五年的修繕,已於11月28日對外開放。始建於唐代的香山寺是古老香山文脈的源頭,所以民間一直有“先有香山寺,後有靜宜園”的說法。千年古剎香山寺經歷了哪些滄桑?香山大永安禪寺爲何被譽爲“西山諸寺之冠”?肅穆莊嚴的香山永安寺前爲什麼會有一條買賣街?

寺廟一般都遠離人煙,爲什麼香山寺之前卻有一條買賣街?

香山寺始建於唐代

金世宗賜名“大永安寺”清高宗賜名“香山大永安禪寺”

香山寺始建於唐代,迄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香山寺因山名寺,幾經興衰,幾易其名。《香山永安寺記》稱:“香山在都城西北三十里,以山有大石如香爐,故名。蓋勝境也。永安寺創自李唐,沿於遼金,興廢莫詳,而遺址僅存……”《香山史話》則稱:“香山寺初建於唐代,時爲二寺,名香山、吉安,至金代合建爲大永安寺。”

歷代史籍中也有不少關於香山寺的記載。《金史·世宗紀》稱:“大定二十六年(1186年)三月,癸巳,香山寺成。(完顏雍)幸其寺,賜名‘大永安寺’,給田二千畝,慄七十株,錢二萬貫。”元皇慶元年(1312年)四月,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給鈔萬錠修香山永安寺,並改名爲“甘露寺”。《元一統志》記載:“鑿山拓地而增廣之,上院則因山之高,前後建大閣,複道相屬,阻以欄檻,俯而不危。其北曰‘翠華殿’……下院之前樹三門,中起佛殿,後爲丈室雲堂,禪寮客舍……”明正統六年(1441年),司禮太監範宏“捐貲市材,命工重建,殿堂、樓閣、廊廡、像設,煥然一新,規制宏麗,蔚爲巨剎。事聞,乃賜額永安禪寺”。

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西北郊開始營建皇家園林,香山寺一帶建成香山行宮。乾隆九年(1744年)成立香山工程處,次年開始營造靜宜園,香山寺爲重點工程之一。乾隆十二年(1747年)香山寺被列入“靜宜園二十八景”,乾隆皇帝賜名“香山大永安禪寺”並題記曰:“寺建於金世宗大定間,依巖架壑,爲殿五層,金碧輝映,自下望之,層級可數。舊名永安,亦曰甘露。予謂香山在洛中龍門,白居易取以自號,山名既同,即以山名寺,奚爲不可?”歷代修葺香山寺都是在原有建築基礎之上進行改擴建,只有清乾隆年間由著名的“樣式雷”繪製“地盤圖”,依照前街、中寺、後苑的格局,重新設計修建,至此,使香山寺達到鼎盛時期,被譽爲“西山諸寺之冠”和“西山三百寺之首”。

香山寺坐西朝東,沿山置景。入山門有泉流,當年名爲“甘露寺”即因此泉而得名,泉上架石橋,橋下是方形金魚池,過橋循石階而上,共有五層院落。進山門左右兩側有鐘鼓樓,中間是戒壇。第二層建築是正殿,面闊七間,殿前有一座石屏,前面刻有經文,後面刻乾隆皇帝御筆的燃燈佛、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像贊。正殿後的第三層建築是稱爲“眼界寬”的廳堂。第四層建築是分爲上、中、下三層的六方樓,每層有乾隆皇帝的御筆題字:“光明蓮界”、“無住法輪”、“詹匐香林”、“山巔樓宇”等。

寺廟一般都遠離人煙,爲什麼香山寺之前卻有一條買賣街? 第2張
  清代時香山寺成爲“西山諸寺之冠”

乾隆皇帝兩次爲生母崇慶皇太后辦“三班九老宴”祝壽

乾隆皇帝篤信佛教,瞻寺禮佛是他日常生活每天必修的“功課”。勤政之餘,還手抄佛經以示誠篤。每年正月初一,乾隆皇帝除了在宮裏祭拜、行禮外,還要到弘仁寺、仁壽寺、闡福寺拈香。所以,在香山修建靜宜園時,他特意重修香山寺作爲拈香敬佛之所。

香山寺建成後,乾隆皇帝常邀寺內外的高僧在此爲他講法論經,還與駐京的西藏、蒙古宗教人士在此商討宗教政務。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西藏六世班禪額爾德尼羅桑華丹益希來京,專程爲乾隆皇帝祝賀七十壽辰。乾隆皇帝與班禪大師攜手共同爲香山靜宜園內的班禪行宮——宗鏡大昭之廟舉行開光典禮。之後陪同班禪大師一起遊覽香山寺,並舉辦各種佛事活動。

乾隆皇帝還曾藉助香山寺這塊福地,爲生母崇慶皇太后舉辦過兩次規模盛大的生日慶典“香山三班九老會”。所謂“三班九老”即文班、武班、致仕之班,從當朝在職的文臣(文班)、武官(武班)和退休大臣(致仕之班)各選七十歲以上的九位老人(取長長久久之意),參加祝壽宴會。第一次是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皇太后七十大壽之時,第二次是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皇太后八十大壽之時。乾隆皇帝御賜的“三班九老宴”異常豐盛,宴後還與衆位大臣同遊御園,並將三班九老登山遊寺的情景繪製成圖以作紀念。

金代修建香山寺時,于山門內植有娑羅樹。娑羅樹原產於印度,被佛教視之爲“聖樹”,隨着佛教一同傳入中國。清乾隆八年(1743年),乾隆皇帝初遊香山時,就看到這裏種植的娑羅樹,遂令人在重修香山寺時小心管護。乾隆三十八(1773年),他再度遊覽香山寺時,驚喜地發現高大的娑羅樹依然茂盛,不由得大發感慨:三十年了,自己寫下讚美香山的詩歌已有數百首,而香山寺裏如此高大的一株娑羅樹竟從未吟詠過。於是,即興寫下了《娑羅樹歌》,並用滿、漢、蒙、藏四種文字刻在石碑上,立於樹前。乾隆五十年(1785年)又寫了一首娑羅樹詩,刻在“娑羅樹歌碑”碑首的下檐,詩曰:“香山寺裏娑羅樹,種自何年不得知。翠色參天葉七出,恰如七佛偈成時。”而今娑羅樹已無存,但御製“娑羅樹歌碑”保存了下來。

香山寺前設買賣街

體驗百姓“逛街”情趣

“商販”售賣假貨同樣要被嚴懲

買賣街作爲清代皇家園林中一個特殊的“世俗鬧市”,是供皇帝和後宮妃嬪等逛街行樂的“交易場所”,街上店鋪、商號、茶肆、旅館應有盡有。如果皇帝、皇后要逛街,太監、宮女等人就扮成商販、遊人。那麼,皇家御園中爲什麼要設買賣街呢?一是因爲皇帝每次出行,老百姓都得迴避,店鋪都得關門。在皇家園林中設個買賣街,皇帝可以多少體會點民間鬧市的生活意趣。二是那些長期生活在禁苑的后妃宮眷、阿哥公主們幾乎與世隔絕,有了買賣街,他們纔能有機會感受一下老百姓逛廟會、趕集市的樂趣。清代“三山五園”中曾有過六條買賣街,香山寺前的買賣街是其中之一,位於該寺山門前兩道牌樓之間。街上設有山神廟、財神廟、龍王廟及福壽齋、馨遠齋、萬興號、鑑古齋、天馥齋、廣源號、萬順號等數十家商鋪。

寺廟一般都遠離人煙,爲什麼香山寺之前卻有一條買賣街? 第3張

買賣街“開街”時間並不固定,每次“開街”多是帝后駐蹕之時。開市時兩個小太監擡着一面大銅鑼,自山門從西向東沿街而行,一邊敲一邊喊“開市囉!”各家店鋪的“掌櫃”聽到鑼聲立即開門迎客。“閉市”時則是小太監擡着大銅鑼,自東向西沿街而行至山門,一邊走一邊敲鑼喊“閉市囉!”

儘管買賣街上的各式人物都是由太監或宮女扮演的,但店鋪裏的各種貨物都是事先從外面商店採選賒購的“真貨”,每次開街時也是真買真賣熱鬧非凡。有一天,乾隆皇帝帶着最疼愛的固倫和孝公主(十公主)來到買賣街。乾隆皇帝進了一家茶館,臨窗而坐,品茶觀景,公主走進一家古玩店,相中了一對瑪瑙手鐲,於是花十兩銀子買了下來。不多時,乾隆皇帝與公主碰了面,看到公主手上戴着的手鐲便問是什麼貨色,多少錢買的。公主如實說了。對珠寶玉器頗有研究的乾隆皇帝看了看手鐲,斷定這是假貨,便找到那家古玩店。“掌櫃的”一見聖上駕到,慌忙跪在了地上,說這對手鐲不是什麼瑪瑙,是三日之前在御園外花五紋銀買的一對普通玉手鐲,帶進來想在買賣街上賺幾個錢,沒想到被公主買走了。乾隆皇帝聞聽又氣又恨,厲聲呵道:“以次充好,欺客詐財,實屬可惡!”遂令人將太監假扮的這個“掌櫃”重撻四十大板後轟出靜宜園。

香山靜宜園於咸豐十年(1860年)和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先後遭到“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兩次浩劫,大部分建築被毀,香山寺及買賣街也未能倖免,蕩然無存。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