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故宮光修建材料就準備了11年 到底是誰建造了它

故宮光修建材料就準備了11年 到底是誰建造了它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0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故宮,舊稱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家宮殿,如今首都的著名景點之一。有俗語稱去北京“不到長城非好漢”。但是在許多人眼裏,紫禁城纔是造訪帝都的必去景點。 然而這樣一個歷經明清24代帝王的皇宮、著名的歷史地點,其建築設計者卻鮮有人知。今天,讓我們走近故宮,探索紫禁城設計的歷史之謎。

衆所周知,最初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是將明王朝的首都定在了應天府,也即如今的南京。那麼故宮緣何建在北京呢?這是因爲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在爭奪帝位的戰爭中(史稱靖難之役),取得了勝利,成爲了大明王朝第三位皇帝,也即著名的明成祖或永樂帝。

故宮光修建材料就準備了11年 到底是誰建造了它

網絡配圖

但建文帝的侄兒建文帝在火海中下落不明,再加上他登基不久後御史大夫景清在朝堂上意圖謀刺他,使得朱棣雖然坐上了龍椅,卻一直心中難安。之後不斷的噩夢與南京溼熱天氣帶來的身體上的不適,讓他漸漸堅定了要遷都的決心。

明成祖永樂四年,也即1406年,以丘福爲首的一干大臣,上書建議在北京修建一座宮殿。明成祖欣然同意。於是在這一年,以南京故宮爲藍本的北京故宮始建。從開始建設的1406年到1420年建成一共用了十五年。可是您知道,這十五年的建設裏,光是建設材料的準備就用了了十一年嗎?

古代建築材料以木石爲主。但既是建造皇家宮殿,自然需要使用最好的石料和木材。於是朱棣派人到崇山峻嶺去裏去尋找珍貴的楠木,很多人爲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留下了“入山一千,出山五百”的典故。開採和運輸修建宮殿石料的過程同樣艱辛。

據史書記載,保和殿後最大的那塊開採於北京房山的丹陛石,是由工人們在道路上每隔一里挖一口井,到冬季從井中取水澆築在道路上做成冰道,其後用了28天運輸抵達的。而宮殿使用的磚塊也是分別來自蘇州和山東臨清的皇家特供。因爲各地材料多是通過大運河運輸到北京,所以有了“先有大運河,再有北京城”的說法。

故宮光修建材料就準備了11年 到底是誰建造了它 第2張

網絡配圖

公元1417年,在所有材料準備妥當過後,朱棣從各地徵調能工巧匠,終於正式開始建造北京故宮。

北京故宮位於北京中軸線的中心,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爲中心,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被譽爲世界五大宮之首。人們不禁好奇,這樣一片宏偉的建築羣,其設計者到底是何方神聖?

據傳故宮的設計者是一位叫蒯祥的工匠。他是進京工匠中香山幫的頭領。香山幫的成員多來自江蘇吳縣香山,或是蒯祥的徒弟。其中也是有諸多能人巧匠。

蒯祥建築方面的造詣極高,他只需略加計算,便能繪出宮殿樓閣的圖樣,而且宮殿建成往往與圖紙上的尺寸分毫不差。明成祖對他極爲欣賞,常以“蒯魯班”稱之。關於蒯祥,還有一個廣爲流傳的故事。據傳朱棣曾下令將鄰國進貢的一塊珍稀巨木做成大殿門檻。然而負責的工匠在切割木料時發生失誤,鋸短了一尺多。

蒯祥大驚失色,趕忙跑去報告蒯祥。沒想到蒯祥看後卻讓他再鋸短一尺。其他工匠都詫異不已。蒯祥卻在門檻的兩頭各雕刻了一個人頭,還加上了一顆珠子,使得門檻可以安裝和拆卸。就這樣,他得到了永樂帝的讚賞,並創造出了“活門檻”。

故宮光修建材料就準備了11年 到底是誰建造了它 第3張

網絡配圖

蒯祥因出衆的才能,在建造故宮時得到了重用。在故宮建成後,也因才能和皇帝的欣賞擔任了工部左侍郎一職。蒯祥雖然身居高位,卻一直保持着謙遜儉樸的品行。同時他也非常熱心,樂於解答別人提出的建築方面的問題。據傳北京的蒯侍郎衚衕就曾是他的住處。蒯祥的子孫後代多數也繼承了他的記憶才能。因此直到晚清,還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香山”的說法。

但關於蒯祥就是故宮設計者的說法,尚存在許多疑點。有人質疑說1417年故宮初建,蒯祥尚不滿20歲。如此年紀和資歷擔此大任,實難服衆。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