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看似十不可能的計劃,五萬人打敗戰國七雄之一,竟然成功了

看似十不可能的計劃,五萬人打敗戰國七雄之一,竟然成功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春秋戰國時期,戰火紛飛,這個弱肉強食的時代,卻也是縱橫家們最好的時代。他們“一人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

“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這便是對縱橫家公孫衍能力的寫照。公元前325年,野心頗大的公孫衍因秦王重用勁敵張儀而離開秦國來到魏國。

爲了上位,他向魏王提出了用五萬人馬聯合齊國攻趙的計策,當時的魏國已經不復當初的霸主地位,內憂外患嚴重。

況且趙國還是戰國七雄之一,實力不可小覷,用五萬人就想打敗趙國,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這看似十分不可能的計劃,居然得到了魏王的應允和齊國名將田朌的配合,最後還成功了,這是爲什麼呢?

這就要分析一下各方當時的利益取捨。

看似十不可能的計劃,五萬人打敗戰國七雄之一,竟然成功了

首先,從魏王的角度分析:

魏王雖有野心,但他逐漸年老,而且由於之前幾次的決策失誤加上世仇秦國的崛起,使得魏國的國力開始走向衰弱,內憂外患嚴重,魏王急於提升魏國國力,這是其一;

其二,公孫衍在當時是各國都爭相求取的人才,是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魏王見識過公孫衍的能耐,認爲公孫衍這麼做一定有他的道理,於是欣然應允。

第二,從田朌的角度來說,他是齊國大將,一生征戰無數,當然不會像魏王一樣相信公孫衍所說的五萬人就能打敗趙國。

公孫衍知道,說服田朌這件事,明人不說暗話,於是便直言相告:“如果把這件事說得太難了,兩國君主就不會答應這件事,但是隻要我們出兵了,國君看見我們有危險就會派兵支援,到時候只要打了勝仗取得了成果,國君還會怪罪我們嗎?”

田朌雖是齊國名將,但時值齊國戰爭少了,他很久沒有立功的機會,聽公孫衍說的有理有據,也想趁機立功,於是便採納了公孫衍的建議。

第三,從作戰的角度來說,公孫衍和田朌都是不可多得的將才。

看似十不可能的計劃,五萬人打敗戰國七雄之一,竟然成功了 第2張

公孫衍在秦國時幫助秦國收復河西,並且作爲主帥率領秦軍打敗了魏國,使得秦國在秦魏戰爭中取得了多年未有的好成績,被人尊稱爲“犀首”,意思是說他像犀牛的角一樣是珍貴不可多得的人才;

而田朌則是齊國獨當一面的大將,屢立戰功,威震鄰國,齊威王曾對魏惠王說:“田朌就是齊國的國寶”;

一個“犀首”一個“國寶”,有他們齊齊坐鎮,在戰事上就具備了絕對的優勢。

第四,從趙國的角度分析,當時趙國剛剛經歷內亂,內耗嚴重,又沒有防備,被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戰爭的結果果然如公孫衍所說,一開始兩國攻打趙國頹勢明顯,兩國國君見狀派兵增援,加上公孫衍和田朌指揮得當,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

大敗趙國,魏王大悅,經此一役,公孫衍深受魏王信任與賞識,在魏國的地位也穩定下來,在短短時間內就從秦國的大良造轉變成爲了魏國的一把手,一時間風頭無兩。

不得不說公孫衍其人,他用能力撐起自己的野心,他就像犀牛的角一樣,攻擊敵人時鋒利又迅速,不負“犀首”之名。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