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燕國的實力並不強,爲什麼能熬過春秋時期成爲戰國七雄之一呢?

燕國的實力並不強,爲什麼能熬過春秋時期成爲戰國七雄之一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6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帶來燕國的故事,感興趣的小夥伴接着往下看吧。

燕國在戰國時期的歷史上,很顯然絕對是一個有名有姓的國家,作爲戰國七雄之一的燕國,再加上策劃了刺殺秦始皇的燕太子丹,讓燕國更加的有名了。不過燕國卻和秦國一開始一樣,都是很不起眼的小國家,而且還是邊遠小國若要論大國曆史的話,燕國是根本排不上號的。但是就這樣一個小國家,它究竟是如何躋身戰國七雄之一的呢?燕國究竟有着怎樣的發家史,它能夠強大起來的原因到底是什麼,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所謂“戰國七雄”,是秦、楚、燕、趙、韓、魏、齊的並稱,代表着戰國階段最爲強盛的七個國家。如果仔細對比就會發現,其中有件蹊蹺事兒。

齊國曆來就是東方大國,出過春秋五霸中的齊桓公;秦、楚同樣有着輝煌的歷史,也分別出過春秋五霸中的秦穆公、楚莊王;韓、趙、魏的前身是強盛無比的晉國,晉國同樣也出過春秋五霸中的晉文公。

唯獨這個燕國是個什麼情況?一箇中下游實力的小國,憑什麼能熬過春秋時期,並且成爲了“戰國七雄”之一呢?

燕國的實力並不強,爲什麼能熬過春秋時期成爲戰國七雄之一呢?

1、國土拓展,有了成爲大國的基礎

衆所周知,燕國能成爲諸侯國中的大國,離不開齊桓公稱霸路上的一次援助。這次援助的價值不在於燕國拓展了多少土地,而在於這塊土地對於燕國的發展起到了非同一般的作用。爲了更好地發掘這件事情真正的意義所在,我們還是要講一講齊桓公助燕的故事。

話說公元前664年,一個名叫山戎的遊牧民族南下,侵略燕國土地。山戎主要活躍在今天的河北省北方,又稱“北戎”,屬於匈奴的一支。公元前706年,曾經有過一次南下,侵入到了齊國境內,是當時的鄭莊公出兵救援,纔將其擊退,換來了30多年的和平。

而經過30年的修生養息,山戎再次南下,這回沒有去惹齊桓公治下兵強馬壯的齊國,而是將目標放在了弱小的燕國。燕國自然不是對手,於是向齊桓公求救。

齊桓公正在管仲的建議下施行“尊王攘夷”的策略,想要稱霸,但正苦於沒有一個契機取得各諸侯國的信任,恰巧接到了燕國的求援,面對的敵人還是山戎,新仇舊恨一起算,便決定出兵救燕。

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關鍵信息。山戎在河北一帶,那麼當時燕國的勢力就可想而知了,還沒有達到戰國階段那個大國的水平,和齊楚秦等國還不在一個量級上,屬於比較弱小的國家。當時的齊國有着稱霸的實力,自然不是山戎這種遊牧民族惹得起的,所以很自然地就被齊國趕出了燕國境內。

事情還沒完,齊桓公和管仲倆人一合計,萬一齊國撤兵之後,山戎又來了怎麼辦?索性好人做到底,幫燕國徹底解決了這一麻煩。於是,齊軍乘勝追擊,繼續追殺山戎。而山戎沒想到齊軍真的想要滅亡它們,沒做準備,被齊軍追得走投無路,不得不向孤竹求援。

這個孤竹是哪呢?孤竹國據說是商代分封在北方的諸侯,大概在今天的河北省東部地區,唐山一帶。但根據考古發現,孤竹實際控制的範圍着實不小,遼西一帶也曾出土過孤竹國的青銅器。

有學者推測,孤竹國在周初可能經歷過一次新的分封,屬於受燕國控制的國家。但周王室衰微,羣雄割據,從孤竹幫助山戎的行爲來看,其應該是早已脫離了燕國的掌控。因爲遠離中原,孤竹逐漸有了化爲夷狄的趨勢。這種現象並不罕見,就像匈奴也曾經是夏后氏的分支,源出姒姓。

孤竹想要幫助山戎抵禦齊國的進攻,其中還有處於今天河北省東北部的令支國也參與了這次戰爭,他們三個一起都被齊桓公滅掉了。

重頭戲就在後續的收尾。

齊桓公打下來燕國東北方向的三股勢力,爲了彰顯自己無私的精神,將這塊地盤無償地送給了燕國。燕國國君非常感動,送別齊桓公的時候,不知不覺地就送出了邊境五十里的地方。

齊桓公既然要“尊王攘夷”,那規矩就不能破,於是就以自古諸侯相送不能出國境這一慣例,將燕齊邊界以此地重新劃分,又讓燕國得了原屬於齊國的一小塊土地。燕國在此築城,名爲燕留,用以銘記兩國之間的友誼。

齊桓公割出五十里地其實並不算什麼,只不過是想借此機會向各諸侯表達他會尊重各方利益的涵義,燕國並不會因此就變得更爲強大。真正使其發生質變的,就是東北這一塊土地,也許齊桓公和管仲當時也沒有意識到,這一塊地盤的接手對燕國來說意味着什麼。

燕國的實力並不強,爲什麼能熬過春秋時期成爲戰國七雄之一呢? 第2張

2、因禍得福,偶然打通的東北交通

燕國得到了其東北方向的這塊土地,耕地與人口都有了發展的空間,國力自然是逐漸增長。但我們要把眼光再往外拓展一點,不要只盯着國內的歷史,還要看到當時我們和鄰國的關係。

這塊土地的背後和另一個國家相連,那就是朝鮮半島上的箕子王國。考古已經證明,在後來的時間裏,燕國與之取得了非常密切的聯繫。

朝鮮半島上的箕子王國是怎麼回事呢?這要從武王伐紂說起。據《漢書·地理志》記載:殷道衰,箕子去之朝鮮,教其民以禮義,田蠶織作。據說,箕子是身着白衣,佩戴冠劍來到了這片土地上,教授這裏的原住民中華先進的文明。所以朝鮮半島有“尚白”的傳統,“白衣之禁”歷來常有,但效果不大。而平壤附近也有一個衣冠冢,傳說是埋葬着箕子的冠和劍。

箕子在這裏建立的國家,是朝鮮半島上的第一個王國,史稱“箕子朝鮮”。這個王國和中原一直有聯繫,有記載說箕子還曾經回到過故土。但可以肯定的是,春秋時期,箕子朝鮮與中原諸國中的齊國有着非常密切的往來。

齊國之所以能發展迅速,離不開其繁榮的經濟貿易。從《管子·輕重篇》、《管子·國蓄篇》、《史記·齊太公世家》、《史記·管晏列傳》等等典籍記載來看,管仲是非常注重商賈對於國力提升的作用的。並且認爲,管仲是在穩定農業生產的基礎上,通過建立一系列商貿關係來使得齊國成就了霸業。

朝鮮半島上有一種貨物是在中原諸國大受歡迎的,叫做文皮,也就是虎豹之皮。《管子·輕重》十三所言:發朝鮮不朝,請文皮毤服而以爲幣乎?……一豹之皮,容金而金也。然後八千里之發朝鮮可得而朝也。

齊國所在的方位是今天的山東半島,它與朝鮮半島的交流主要是通過水路進行的。而燕國與朝鮮半島取得聯繫,卻是開闢了陸路交通,這條路被有些學者稱爲東部的“絲綢之路”。

燕國的實力並不強,爲什麼能熬過春秋時期成爲戰國七雄之一呢? 第3張

燕國與朝鮮半島存在非常密切的貿易關係,有着文獻記載和考古實證。《史記·貨殖列傳》中講述燕國的地理形勢,有這樣的描述:東綰穢貉、朝鮮、真番之利。

而朝鮮半島的西北一帶也曾出土過大量的明刀,這是燕國的貨幣。這種貨幣的分佈是從今天河北省、北京、河間、易縣,又經過了遼東半島一直延續到朝鮮北部,足以說明燕國與朝鮮的貿易路徑。

這條路在秦國滅燕之後被秦人接管了,所以平壤附近也曾經出土過少量的秦朝半兩錢。

總之,春秋時期的燕國原本的地位非常憋屈,東南面是強大的齊國,西面是同樣強大的晉國,而北方、東北、西北等方向上,還有着非常多的遊牧民族對其虎視眈眈,可以說以燕國弱小的國力,是被鎖死在了一個小區域之中。

齊桓公北伐山戎、孤竹的舉措,爲燕國釐清了東北部的邊患,並且從客觀上打通了與朝鮮半島的交通。而西北方向,晉國通過一系列改革也逐漸變得更爲強盛,吞併了赤狄、長狄等二十多個部族,解放了燕國西、北邊境。

此後的燕國曾經進行過一次遷都,當時燕國都城是在臨易,但戰國時期就已經變成了薊城,也就是如今北京地區,其重心明顯北移。

這一次遷都發生在何時沒有明確記載,但根據考古遺蹟等的發現,在春秋時期的可能性更大。而這些,都是發生在齊桓公助燕之後,有理由認爲其經濟、政治重心的北移和其在北方有了更好的發展條件有關。

燕國的實力並不強,爲什麼能熬過春秋時期成爲戰國七雄之一呢? 第4張

3、出身探源,燕國有着成爲大國的先天條件

燕國能成爲後來的大國,自然不能僅僅靠着齊國的幫助和東北方向的貿易等外力,如果翻開它長達八百二十二的歷史就能發現,燕國的過去也很不一般。周朝分封諸侯,得到分封最多的就是宗室,但是宗室之中的地位也有高低上下。

在武王伐紂的過程中,宗室裏有兩位功臣一直被後世稱頌,一位是鞠躬盡瘁的周公,另一位是公正無私的召(shào)公。在軍隊之中,周公執大鉞,召公執小鉞,說明都是周王朝權力核心的人物。而燕國恰恰就是召公姬奭(shì)的封國,姬奭也就是燕召公。

所以說,燕國在最初的分封時,其地位是很高的,被分封到北方邊境,也是爲了管控北方和東部的遊牧民族或者是一些偏遠小國,比如剛剛曾經提到過的孤竹等。

分封制很有意思,它不是簡單地劃分土地,諸侯國還有一個義務,那就是開疆拓土。也就是說,別看周王朝後來那麼大,其實在最初階段是控制不了那麼大地盤的,於是就像點墨水一樣,在王朝原有版圖上甩一些墨點,讓它們互相自由地滲透和擴張。

那麼,這些墨水的位置就有講究了。試想,在版圖中間地方的那些諸侯國,數量是非常多的,據說在初時受到分封的諸侯國就達到了七十一個,大部分都在版圖的中央位置。那麼隨着各方勢力的逐漸擴張,必然會出現重合的區域。

也就是說,那些在中部地區的諸侯國雖然在安全上會更好一點,但其發展在四面八方都會受到鄰國的限制,它們的前景是可以看到盡頭的。比如像陳國、蔡國、宋國、衛國這些國家,甚至曾經的強國魯國都是這樣,發展的空間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而反觀戰國七雄,他們所處的位置大都是邊疆地區,最少有一個方向是沒有限制的。這樣一來,當其他國家沒有了發展空間的時候,這些地處邊陲的諸侯國還在不斷地擴張,其實力還在不停地增長。

燕國的地理位置恰恰就處於北方的邊境上,這也就決定了它有着發展成大國的潛力,而這是其先天的優勢所在。所以說,燕國在春秋、戰國兩個階段裏,雖然其國力長時間都是處於中下游水平,但依然能成爲強國之一,和其先天的地理位置以及東北方向的助力有着莫大的關係。

這是運氣、機遇和實力的共同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