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明朝初期的收入如何 財政管理到底有沒有退步呢

明朝初期的收入如何 財政管理到底有沒有退步呢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6.3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明朝前期的收入如何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幾乎沒有任何歷史數據表示明初很富。在這裏,我只探討一下明洪武和永樂年間的狀況。

中國自古就是傳統的農業大國。但從宋元到明初乃至明末,中國農業並無大的發展。從在農業技術方面說,整個明代都甚少進展。元代忽必烈頒發了《農桑緝要》,內中圖釋的農具,幾個世紀之後再無增進。

明朝初期的收入如何 財政管理到底有沒有退步呢

在農作物引進上,也只是在明末纔有新的物種,如玉米、紅薯等引進。而這些引進的物種也沒能在明朝大規模推廣,因此,指望農業大發展給明朝帶來巨大財富顯然是不可能的,除了農業之外,能夠創造巨大利潤的海外貿易也一度被禁絕。

容易引起誤解的是明朝時期推行的朝貢貿易。有人認爲“萬國來朝”彰顯了明朝的富足。但朝貢貿易貫徹“厚來薄往”的原則,原來與海外華商做生意的海外各國紛紛加入朝貢行列。明中葉時,歲支不過三百餘萬兩。如此比較,始覺數字驚人。這還只是一部分,此外對大量外邦來朝來貢者,論級行賞,數字亦極爲可觀。

明朝初期的收入如何 財政管理到底有沒有退步呢 第2張

福建左參政楊南曾爲鄭和下西洋做後勤工作。他死後,大學士黃淮爲他撰墓誌銘。其中有一節提到“供之費動以億萬記”。黃淮長期入值文淵閣等處,又常侍御榻之左,與永樂帝商議重大政務。他所謂應是實情。

明朝時期的“萬國來朝”有兩次高潮,都是在明初,一次是明朝剛建立時,一次是朱棣開展鄭和下西洋之後。

明王朝以極其低下的社會生產力和經濟基礎來長時期地支撐耗費驚人而又虛妄的天下萬國對明朝的“朝貢”關係,是根本不可能的。

明朝初期的收入如何 財政管理到底有沒有退步呢 第3張

在此之後,“萬國來朝”的高潮逐漸趨於平靜,主要原因就是明廷無力支付高額的“納貢”費用,對其進行了削減。比如,讓前來海商自己建船回國,回賜物品價值縮水。這才平息了“萬國來朝”的熱度。

在當時的經濟環境下,明前期諸帝除了不惜巨資,招徠蕃商和小邦貢使外,萬邦來朝,四夷鹹服在,只不過是一廂情願的臆想和曇花一現的僞像。萬邦來朝之高潮的消失,四夷賓服之境況的遠逝,是明朝的社會生產力決定的,這纔是歷史必然性的體現。

朱棣時期完成了遷都、下西洋、北征等幾個“大事件”,有人想當然地認爲當時應該就富有。

明朝初期的收入如何 財政管理到底有沒有退步呢 第4張

其實,朱棣所做的一切不過是建立在壓榨民力上。永樂十七年遷都後,談遷的《國榷》記錄北方各省饑民情況:民至剝樹皮掘草根以食,老幼流移顛沛疲乏路,賣妻鬻子以求苟活……且徭役不息,征斂不休。

而顧炎武《菰中隨筆》記錄,即使富庶的江南其實也是“有田者什一,爲人佃者什九”,“至有今日完租而明日乞貸款者” 。到永樂後期,已經出現大規模農民起義。

至於洪武年間,明王朝建國前後,出身貧農的開國君主朱元璋施行重農抑商的政策。他欲圖構建一個定額化、以實物經濟和勞役爲主的經濟體制,學界有人乾脆稱之爲‘洪武型經濟體制’。這種經濟體制對於市場經濟的擴展是不利的。

明朝初期的收入如何 財政管理到底有沒有退步呢 第5張

明史》中對朱元璋有“治隆唐宋”的評價,其原因之一就是明初在農業生產恢復後,糧價一度很低。但過低的糧價反而透露出經濟裏的短板。清朝同明朝一樣,也是重農抑商的王朝,清朝對明初“治隆唐宋”的評價,反應了兩個王朝對商業一樣的短視。

終明一代,勞動力價格一直徘徊在“日薪三分銀”的水平線上下,即使在晚明,勞動力價格也未見明顯上升。而經濟發達的社會是會出現“高收入+高消費”的趨勢。

中國的農業,用人力耕田,取代了用牲畜,可見當時生產力之低。經濟衰微也體現在頂級都市的規模上,明清最大城市不過 80 萬,而唐長安、北宋開封、蘇州,南宋臨安,人口都過百萬,宋代還有武昌、泉州、建康等大批數十萬人口的都市。

明朝初期的收入如何 財政管理到底有沒有退步呢 第6張

最後用黃仁宇的話來作爲總結,(明)財政管理總的來說是倒退,而不是進步。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