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古代臣不比奴才高級嗎 清朝爲什麼以自稱奴才爲榮

古代臣不比奴才高級嗎 清朝爲什麼以自稱奴才爲榮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0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很多人都不瞭解清朝奴才榮耀,接下來跟着小編一起欣賞。

奴視中人少,庭機左戚難。

“奴才”在當今是一個罵人的高級詞彙,不拿髒話不說,也讓人感到無比慚愧。但在一些清代劇作中,往往出現“奴才真心戲”、“奴才服從命令”、“奴才離開”等詞語。你不必說這一次真的要追溯到清朝,清朝堪稱至高無上的榮耀。

古代臣不比奴才高級嗎 清朝爲什麼以自稱奴才爲榮

也許有人會好奇,“臣”難道不比“奴才”高一等級嗎?而且這兩個詞語的褒貶程度一目瞭然。“臣”略顯高尚,“奴才”則略帶侮辱,如此粗鄙的污言穢語怎麼可能出現在正式場合?歷史發展到現在上千年都以“臣”作爲和皇帝的稱謂,這到清朝怎麼還變了味?

當時滿清從入侵中原之後,爲了鞏固自己獨特的地位,專門去設立這些稱謂以此來打擊他族人民的自尊。在我們的印象中,“奴才”不應該纔是最卑賤的那一級嗎?殊不知這些想當然的說法,根本經不起推敲。

近代文學家魯迅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在清朝,旗人自稱“奴才”,漢人只能自稱“臣”。也就是說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稱自己爲奴才,只有旗人才可以。滿清的統治之下,“奴才”二字好像還略顯尊貴,最起碼是在卑微的“臣”之上。

關於這兩個字的明顯劃分還是在清朝康熙時期,當時內庫郎中尚吉圖在呈送給康熙的奏摺中,自稱“奴才”。因爲當時這兩個詞語還沒有明確規定,民間也都是混用。後來這在八旗出身的文官和總兵以上的武官成爲了一種定式,他們也習慣了這樣的自稱。

古代臣不比奴才高級嗎 清朝爲什麼以自稱奴才爲榮 第2張

這康熙文件剛一下達,沒想到在雍正時期就出了幺蛾子。朝廷上的一些大臣認爲“臣”和“僕”兩個字連用,語義看起來並沒有很大的差別,可“臣”和“奴才”有着天壤之別,而且他們認爲這樣稱呼十分低賤。隨即下令:上奏時,不可自稱“奴才”。

誰知到了乾隆時期,“奴才”卻成爲一個馭下的好工具。在和臣子們交談時,還對他們強調,在呈送關乎綠營和私事的奏章中應該自稱“奴才”。後來乾隆更是直接頒佈詔書:滿族出身的大臣在奏摺中要稱“奴才”。

古代臣不比奴才高級嗎 清朝爲什麼以自稱奴才爲榮 第3張

到後來已經發展成爲一種趨勢,甚至連宗室子弟和皇子也漸漸以此自稱。某種程度上來看,“奴才”基本上取代了“臣”的存在。當然這也只是對於滿清的人,如果他族民衆自稱“奴才”,乾隆還覺得很是反感。

在這樣的風氣之下,“奴才”自然也成爲了一種榮耀,因爲這隻有後金人才能使用。漢族普通大臣無論對朝廷做了多大的貢獻,也只能以“臣”自稱。這樣的場景並不陌生,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和珅和紀曉嵐都是皇帝身邊的“紅人”,但和珅是滿族,自然稱自己爲“奴才”。

當然也不排除那些故意將“臣”寫成“奴才”的,這在雍正時期可能他會將“稱謂”改過來。如果這在當時可是大忌,是對他們滿族人民的不尊重。輕則會被流放,重則會連累到自己家人的性命,一般也沒有人去冒這個險。

後來清廷式微和近代憲政意識傳播,乾隆也明確規定了這兩個字的使用場合:大臣在公事奏章中自稱“臣”,而在請安、謝恩和一般奏章中自稱“奴才”。可即便如此,但也從根本上反映了一點:他們時時刻刻在提防着漢人。

古代臣不比奴才高級嗎 清朝爲什麼以自稱奴才爲榮 第4張

皇太極建立清朝之後,他們就吸取了之前的教訓,開始着手強化皇權。不管是“奴才”還是“臣”,這也反映了他們封建巔峯時期的君臣關係和尊卑制度。沒有人願意去貶低自己,但統治者永遠希望你恪守“奴才”的本分。如此不平等的朝代,自然也是滅亡的代名詞。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