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春秋五霸打敗對方既不奪財也不侵地的 他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春秋五霸打敗對方既不奪財也不侵地的 他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9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春秋五霸,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春秋五霸存在於東周的春秋時期,中國歷史上的周朝是由周武王姬發建立的,之後周朝分爲東周和西周兩個階段,東周與西周分界線就是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將都城從鎬京(今陝西西安)遷到洛邑(今河南洛陽)的標誌性事件,遷都之前的周朝就是西周,遷都之後的周都是東周。

東周又分爲春秋和戰國,分界線就是三家分晉和田齊代替姜齊,而春秋五霸就是生活在東周的春秋時期諸侯國之間的故事,想要了解春秋五霸形成的原因和存在的意義,就從得從周朝建國後開始說起。

周武王姬發建立了周朝,三年後就去世了,年幼的周成王繼位爲王,周成王年幼,由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輔政,周朝建立之初,實際了分封制,將所有宗室子弟、有功大臣、前朝貴族分封到各地爲諸侯,代替周天子鎮守四方。

春秋五霸打敗對方既不奪財也不侵地的 他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周天子

周朝的政治制度其實是一種鬆散的國家聯盟,每個諸侯國都是相對獨立的,擁有獨立的軍隊,獨立司法,獨立的財政,諸侯需要做的就是定時向周天子進貢,聽從周天子征伐四方的命令,維護周天子的統治,但是周天子如何來制約諸侯國呢?

當然第一個辦法就是維持強大的軍力,周天子的軍隊在天下是最強大的,擁有天子六軍,一軍是12500人,這是威懾諸侯的軍事力量,同時周公旦爲了威懾諸侯,維持統治,想出了一整套形成制度的辦法,這就是周禮,周禮就是一種以制度形式約束諸侯的禮儀制度。

周禮規定了大的諸侯國只能有三軍,中型諸侯國只能有二軍,小的諸侯國只能有一軍,這是規定了諸侯國所能擁有的最大軍力,在從制度上限制了諸侯國擴軍備戰的思想,同時周禮規定了諸侯由天子分封,大夫由諸侯分封,士由大夫分封,諸侯建立的是國,大夫建立的是采邑,士建立的就是家,這也就是國家的來歷。

春秋五霸打敗對方既不奪財也不侵地的 他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第2張

周平王東遷

周禮還規定了嫡長子繼承製,規定了天子、諸侯、卿大夫的繼承人只能是他們的嫡長子,有嫡立嫡,無嫡立長,這是周朝的繼承製度,此外,還有一系列關於禮儀的制度內容,維持了整個周朝封建社會森嚴的等級,也維護了諸侯國與周天子之間的從屬關係。

西周的時候,周天子的實力還很強,但越往後,實力開始慢慢減弱,到了西周晚期,經歷了周厲王的國人暴動和周幽王的犬戎之亂後,周天子的實力蕩然無存,一是因爲當初的天子六軍被打光了,二是因爲周天子因爲不斷地對外分封,直接歸屬周天子的土地和臣民越來越少,周天子是依靠土地和臣民的賦稅來生存的,一旦土地和臣民減少,那周天子的實力就越來越弱,到了西周晚期,周天子的力量甚至不如一箇中等的諸侯國,就更不用說與大型諸侯國相比了。

周平王之所以遷都一是因爲周天子的實力減弱,二是因爲來自西北的西戎不斷地威脅,所以從鎬京遷到洛陽,但是遷到洛陽之後,周天子又無力控制原來鎬京周邊地區,於是到洛陽的周天子實力就更小了。

周天子的實力一弱,諸侯國就開始強大起來,這個時候,原來用來約束諸侯的周禮就開始沒人遵守了,人是如此,國家更是如此,誰也不願意聽從一個實力還沒有自己強的周天子的命令,所以就開始出現禮樂崩壞的情況,也就是有諸侯國開始不遵守周禮了,實際上禮樂崩壞早從西周晚期就開始出現了,只是到了東周初期,也就是春秋時期就得嚴重。

這個時候,有一些實力強大的諸侯國開始站出來,代替周天子來行使周禮,這些實力強大的諸侯國就是春秋五霸,霸在當時的意思就是諸侯之長,也就是諸侯國中的首領,比王低一級,比諸侯高一級,但這個霸不是人人能做的,想做霸,就得有實力,實力強大了,才能代替周天子行使權力,所以,春秋五霸存在的意義就是:代替周天子行使權利,維護周朝的統治。

春秋五霸打敗對方既不奪財也不侵地的 他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第3張

春秋五霸

於是春秋第一霸齊桓公就站出來了,齊桓公在賢相管仲的輔佐下,成爲春秋的第一個霸主,齊桓公提出的口號是“尊王攘夷”,意思就是:維護周天子,打擊四方的戎、狄、蠻、夷,也就是周邊的胡人和少數民族勢力,維護華夏的正統。

齊桓公是第一任霸主,憑藉的是齊國的實力,有賢相管仲輔佐,成爲春秋早期天下第一個強大的諸侯國,在此期間,還發生一件事,顯出齊恆公身上還有深厚的周禮,這故事發生在公元前663年,山戎人攻打燕國,燕國向齊國求救,於是齊桓公發兵攻打山戎,打敗山戎人後回師,燕莊公爲表感謝齊桓公,於是一直護送齊桓公回國到齊國境內,而根據周禮,諸侯之間相送不能出境,如果出境表示不符合周禮,爲了維護周禮,於是齊桓公把燕莊公送到的齊國土地送給了燕國,還叮囑燕莊公要向周公旦學習。

齊國本來就比燕國強大,但齊桓公爲什麼還要送土地給燕國,他不知道土地的重要性嗎?

春秋五霸打敗對方既不奪財也不侵地的 他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第4張

春秋五霸

齊桓公當然知道土地的重要性,但他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名聲和霸主地位,這就是周禮制度在齊桓公身上殘留,雖然周天子在當時的實力不行了,但周禮已經深入人心,這是周朝能夠統治天下八百年的重要原因,齊桓公身爲諸侯,是維護周禮的諸侯,這種維護已經深入文化,就算是禮樂崩壞,那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

事實上,越往後,諸侯國之間越不尊重周禮,越往後更傾向於叢林法則,誰強大,誰就稱霸主,誰弱小,誰就被捱打,都說戰國時期都是滅國之戰,實際上絕大多數諸侯都是在春秋時期被消滅的,尤其是春秋晚期,比如晉獻公假道伐虢中的虢國,還有吳國被越國所滅,越國後來又被楚國所滅。

齊桓公之後的春秋霸主就逐漸開始變得不遵守周禮,基本上都是爲了稱霸而稱霸,偶爾是用周禮的,都敗得很難看,比如宋襄公,與楚軍交戰時,沒有趁人之危,在楚軍渡河時沒有半渡而擊之,反而等楚軍過完河列完陣再交戰,再戰宋襄公戰敗,第二年就去世了,從這個時候開始,周禮成了笑話,因爲人人都不遵守,周禮就成爲一紙空文,而堅守周禮的人,都成了笑話,宋襄公就是最好的例子。

春秋五霸打敗對方既不奪財也不侵地的 他們存在的意義是什麼 第5張

春秋諸侯國地圖

甚至後來出現的五霸之一的楚莊王從楚國率軍一直打到了周天子所在的洛邑,要向周天子的使臣問象徵九州的九個鼎的大小形狀,這就是問鼎中原的典故來源,楚莊王的野心已經在天下人面前顯露無疑,就是有稱霸天下的意思。

實際上到了春秋中後期時,周天子的實力完全淪爲看客,諸侯之間的戰爭也逐漸演變爲滅國之戰,像齊桓公那樣,打敗對方既不奪財也不侵地的行爲,已經沒有了,周禮已經完全崩壞,整個春秋中後期就充斥着各種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來打敗對方的戰爭行爲。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