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歷史解密 > 未解之謎 > 春秋時期的盛行車戰 最後爲什麼會沒落了

春秋時期的盛行車戰 最後爲什麼會沒落了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2.2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還不知道:春秋車戰的讀者,下面小編就爲大家帶來詳細介紹,接着往下看吧~

駕駛戰車作戰這種戰鬥方式最早應該出現於夏商之交。

到了商周之交的時候,我國歷史上車戰的戰鬥方式已經發展得非常完備了。

周武王率領4.5萬周軍遠征商紂王的時候,戰車部隊爲他打贏牧野之戰立下了汗馬功勞。

春秋時期的盛行車戰 最後爲什麼會沒落了

面對商紂王的數十萬奴隸大軍,周軍以重裝戰車爲前導,輕易就撕裂了商軍陣型,後續的步兵跟進,失去陣型的商軍根本就無力阻擋周朝重步兵的衝擊,結果紛紛倒戈,以至於牧野之外血流漂杵。

到了周朝時期,使用戰車作戰的方式有了進一步的發展,相對於牧野之戰單獨使用戰車實施攻擊,到了周朝時期逐漸發展成爲戰車和步兵配合作戰的方式。

這種方式雖然影響了戰車的機動性,但是由於有步兵配合掩護,加大了戰車的生存機率,同時也讓戰車在攻擊之後可以快速得到步兵的支援,這種戰鬥方式非常類似於二戰時期發展起來的步坦協同。

春秋時期的盛行車戰 最後爲什麼會沒落了 第2張

所以,春秋戰國時期戰車曾經一度作爲主流,戰車的多少是平價一個國家軍事實力的重要標誌。

不過,最起碼到戰國中期,駕駛戰車作戰的戰鬥方式就開始逐漸走向沒落了。

出現這一情況的原因是養馬技術的提高。

養馬技術的提高應該加大戰車的威力,爲什麼反而導致戰車的作戰方式走向沒落呢?

這是因爲,馬拉戰車進行作戰,是不得已而爲之,是因爲馬匹的體型過小,無法單獨使用。

一般情況下,自然界中的野馬體型都不大,跟驢差不多。

這樣的體型導致馬很難作爲優秀的騎乘工具,平常代步還可以,騎着這樣體型的馬衝鋒陷陣或者遠程奔襲,馬的體力跟不上,馱着100多斤的人也跑不起來。

下圖的目前世界上唯一的野馬種羣普氏野馬,是不是挺像驢?

春秋時期的盛行車戰 最後爲什麼會沒落了 第3張

所以,古代軍隊才使用馬拉戰車的方式作戰。

比如,我國春秋戰國時期戰車往往是4匹馬來拉着跑,保證車輛有足夠的動力和速度,才能形成強大的衝擊力。

隨着馬匹體型在人爲的干預下越來越高大,馬的力量也大大提高,所以就產生了騎兵。

中原地區秦國和趙國是兩個最早產生騎兵的國家,因爲這兩個國家養馬技術要超過其他諸侯國,同時國內有非常良好的馬場,例如趙國的北方代地,秦國的犬丘。

所以,早在春秋時期,秦國就已經有小規模的騎兵部隊進行作戰了。

不過那個時候規模不大,對戰爭的影響也不大。

真正決定馬拉戰車這種作戰方式走向衰落的是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或者說北方遊牧騎兵的興起。

說起來,趙國軍隊戰鬥力一直都不錯,但是在面對北方少數民族的時候卻經常吃虧。

因爲,此時北方的少數民族已經率先成功組建了大規模的騎兵部隊,這些部隊弓馬嫺熟,作戰的時候單人單騎,不僅目標小,而且行動快速靈活。

而戰車則極爲笨重,衝刺轉向都遠遠比不上弓騎兵,所以經常吃虧。

春秋時期的盛行車戰 最後爲什麼會沒落了 第4張

趙武靈王認爲,應該向北方的少數民族學習,所以開始了胡服騎射,結果很快趙軍的戰鬥力就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並且可以一次性指揮上萬騎兵作戰,不僅降服了北方的少數民族,而且滅掉了中山國,讓趙國成爲當時可以和秦國對抗的國家。

可見,養馬水平的提高,影響了古代軍隊的作戰方式,讓馬拉戰車衝鋒的作戰方式退出主流。

不過,戰車仍然是中原軍隊一個非常重要的兵種,在漢朝還有專門的車騎將軍。

此時漢朝的車兵已經和春秋戰國時期的車兵有了本質的區別,他們不再駕駛戰車衝鋒陷陣,而是由於養馬技術的提高,可以使用馬匹拉更高大的戰車進行作戰。

這樣的戰車,它的主要作用不是用來衝鋒陷陣,而是爲軍隊提供臨時性的壁壘。

一旦遇到敵軍,迅速將戰車圍成一圈,就能有效化解敵軍的突然襲擊。

並且,士兵可以踏上戰車,居高臨下與敵軍作戰,以少量人馬就能夠成功阻擊敵軍的攻擊。

同時,戰車上可以搭載重型弩箭,把馬拉戰車變成一個遠程攻擊武器,也提高了這種武器的機動性,便於隨軍事作戰。

但是,真正用於進攻的力量已經不是馬拉戰車,而是變成了騎兵部隊。

春秋時期的盛行車戰 最後爲什麼會沒落了 第5張

可以說,隨着養馬技術的提高,騎兵終於代替車兵成爲影響未來2000年曆史的重要兵種,直到第2次工業革命,機械化時代的到來才最終淘汰了這一兵種。請選中你要保存的內容,粘貼到此文本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創版權請告知,我們將盡快刪除相關內容。

歷史記事
歷史真相
未解之謎
世界史
歷史上的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