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史學文史 > 春秋戰國時期,爲什麼幾乎沒有將軍謀反?

春秋戰國時期,爲什麼幾乎沒有將軍謀反?

來源:飛飛歷史網    閱讀: 1.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是非成敗轉頭空。今天小編來說說春秋戰國的故事。

春秋戰國時期在我國古代的歷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了,作爲大一統王朝誕生之前的時代,這一時期可以說各個諸侯國並立,相互之間也是爭鬥不休的,不過這一時期在諸侯之間有各種各樣的爭鬥,卻似乎很少聽說過有將軍謀權篡位的情況發生。我們知道在歷史上很多時期,都可能會發生有手握大權的將軍謀權篡位的情況,因爲他們手中握有兵權,這是造反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條件。然而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個國家的大將也有不少,但爲什麼卻很少有將軍篡位的情況呢?

1、爲何春秋戰國很少有將軍謀反

春秋戰國其實可以說是分開兩個時期,但是他們的分水嶺,就是在文章提到的三家分晉和田氏代齊這個階段。

可以說縱觀整個中國歷史春秋戰國時期,確實是將軍領兵謀反的比較少見,但是爲什麼會有這個情況發生,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春秋戰國是在西周的分封制度發展下來的。可以用現代話來比喻,就是諸侯國就是西周在當時中國的代理分公司,給了你一個職位和一些人,你就自己去到當地發展和管理人口。可以說當時的很多諸侯國都是小國家比較多,而管理下的人口並不像後世統一後的廣大,有些國家地方最多等於現在一個市而已,而且當時的人口也不是很多,對外需要開拓土地和蠻族對抗,對內則需要耕作公田進行糧食儲備,軍隊的結構是部分貴族子弟爲軍事指揮官,老百姓軍隊輔助,職業軍人是比較少的,而集結模式也是戰時纔會集結,不像後世一樣有職業軍人跟着將領同住同吃,造成變成自己的私兵謀反。

第二:西周到東周,名義上各地諸侯的軍隊是有限制的,例如對各諸侯國的軍隊人數是有嚴格的規定,不同的諸侯等級不同擁有的軍隊是不同。諸侯動用軍隊,是在戰時需要才進行集合和發放武器裝備。諸侯王還有一個義務,就是在周王需要的時候,集合起來去勤王。這種的模式,其實很大限制了將領擁有自己部隊的可能性。

春秋戰國時期,爲什麼幾乎沒有將軍謀反?

第三:由於當時大的諸侯還會分封自己的土地給部曲去管理,而這些管理者也就成了土皇帝,他掌握下的土地和人口,又組合成軍隊幫助自己的諸侯王戰鬥,而由於常備的部隊不多,諸侯之間打仗還需要約定時間,集合部隊,並且還需要進行廟算和占卜,最後,纔有各個掌權家族抽出一些精英,經過國君的授命才帶部隊去打仗。很多時候,部隊調動是需要國君的信物纔可以調動,可以在竊符救趙的故事中體現出來。部隊如果沒有國君的信符,可以拒絕調動,和後世漢唐宋明清那樣,將領有對軍隊有着巨大的掌控力完全是不同的。

第四:當時的戰役戰爭時間都不算非常的長,到了戰國後期,像李牧帶兵守邊,還有長平之戰的那樣的長期帶領部隊的不多,所以戰爭以後,很多部隊會迴歸到社會,繼續自己需要的耕作和日常生活,等到有了戰事再度集中。在吳起以後魏國纔出現了一批魏武卒,但是在全國的軍隊比例上看,這隻特種部隊的人數不是很多,對於謀反會相當困難,因爲這些軍隊的補給都是來自於國君如果沒有了國家的支持,這隻常備的職業部隊,就會失去了根基。

第五:來自當時的社會思想,當時是一個以道義和道德爲準則的社會,在周朝的禮教管理下,忠君愛國是標杆,社會對那些忠於自己國君的人,哪怕這個國君已經滅亡,也是

極度推崇,因爲這就是當時的社會風氣。而如果一個將領帶着軍隊謀反,那麼是會遭到各個諸侯國和人民的唾棄,很難在社會立足。

春秋戰國時期,爲什麼幾乎沒有將軍謀反? 第2張

2、將軍不會謀反的原因

一方面是在那個時代,許多將士都講究一個“忠”字。這樣的文化氛圍薰陶下,更是有許多士人、將士被一種“士爲知己者死”的思想引領着自己的行動

從《史記》的刺客列傳中的四大刺客就可以看出,春秋戰國時期十分重視“忠義”。雖說春秋戰國禮崩樂壞,但整個周朝八百年的文化早就浸潤在了這些士人心裏。“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返。”更是描寫的當時荊軻去刺殺秦王,爲救燕國的悲壯場面。

在《荊軻刺秦王》中,有這樣一段描述: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曰:“秦之遇將軍,可謂深矣。父母宗族,皆爲戮沒。今聞購將軍之首,金千斤,邑萬家,將奈何?”樊將軍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於骨髓,顧計不知所出耳!”軻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國之患,而報將軍之仇者,何如?”樊於期乃前曰:“爲之奈何?”荊軻曰:“願得將軍之首以獻秦,秦王必喜而善見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則將軍之仇報,而燕國見陵之恥除矣。將軍豈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進曰:“此臣日夜切齒拊心也,乃今得聞教!”遂自刎。

樊將軍爲了感念燕王收留之恩,說自殺,就立即揮刀結束了自己的生命。在這樣一個“重情義輕生死”的文化氛圍之下,自然很少會有手握重兵的將領去選擇謀權篡位,這樣風險十分高的行爲。

另一方面,在做這樣一個謀權篡位的決策時,自然會權衡收益、成本和風險。如果作爲將領,在春秋戰國時期謀權篡位成功,那麼恭喜,他成功地坐上了王位。但接踵而至的將是周圍國家的乘火打劫。

要知道,周圍虎視眈眈的國家盯着這樣一個朝局動盪的好時機可十分不容易。說輕了,向這位剛坐上王位的大王敲點竹槓;說重了,隨便舉起一個旗幟都可以讓這個國家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隨時都有被其他國家瓜分的危險,王位這樣一個快活位置又能坐穩多久呢?倘若失敗了,那自然是身敗名裂,毀掉一世英名。

況且,這是在亂世,又不是太平盛世。一個將領就算成功篡位成功,他也沒有把握能在這場“逐鹿中原”的軍備競賽中勝出。

文化的薰陶和收益成本的不協調決定了在春秋戰國時期謀權篡位是一個非常不划算且很難遇見的事。因此春秋戰國很少有將軍會謀反篡位。

春秋戰國時期,爲什麼幾乎沒有將軍謀反? 第3張

3、爲什麼三家分晉會成功呢?

這個其實,就和分封制度有關係了。有當時的制度是爲分封制度爲主,而國君例如晉國,會把一些土地封給有社會有貢獻和戰功的臣子,臣子對土地有着非常大的管理權力,並且到了歷代的發展,有些家族自己地方的實力上越來越強,並且最後影響到了自己國君的地位,最後國君的被自己的臣子架空,實力越來越弱,成爲了像東周君一樣的名義上的君主而已,特別是晉國在幾代晉君的騷操作下,宗室的實力大減,而臣子的實力很強,變成在幾家相互達成協議以後,三家分了晉國。

所以當時根本不會存在將領謀反,指存在諸侯奪權。